查看原文
其他

均分92.6,专业第一,这名大工姑娘矢志科研,步履不停!

大工招生 2023-02-23



张璐鹏,软件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本科后继续在大工读研深造,研究物联网方向中的安全难题,累计已发表论文4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在审论文专利3项。入学以来必修课程均分92.6,综合排名专业第一,并担任软硕2002班班长、学院科研创新部部长,服务学院学生科研创新工作发展。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张璐鹏陆续获得国家奖学金、研究生一等奖学金等优秀类学生奖学金及大连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芳华待灼,履践致远,在探索科研的路途中,张璐鹏始终不忘初心,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行。


水滴石穿,勤且益坚——

“执着、真实、勤奋”


从最初的科研探索一路走来,张璐鹏由第三作者、第三发明人到如今第一作者和第一发明人,“执着”与“认真”这两个关键词与她密不可分。在遇到没有思路、代码出错等难题时,张璐鹏首先会自己多查找文献与资料,进而与同学进行探讨,如果实在无法解决,就会向老师们请教。“难点”的出现,在张璐鹏看来,正意味着研究做到了关键环节,而提出问题则是做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在逐步探索的过程中,一点点看到问题被解决,更是她坚持不懈的动力来源。

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张璐鹏也逐渐养成良好的科研方法。“争取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在读论文写代码的时候就能够提高效率;另外还可以先做一些相对容易的工作,等状态更好的时候再去攻克一些问题。”除此之外,平时多思考并整理记录想法、善于联想拓宽学术视野,都是她日常的科研习惯。而生活中的张璐鹏也利用空闲时间进行放松,看看喜爱的电影,自己尝试剪辑视频,或者和课题组的同学聚餐郊游,成员之间融洽的氛围也共同助推着彼此进步。

立足实践,朝夕不倦——

“合理安排时间,提升做事效率”


在硕士期间,张璐鹏曾先后获得教育部教指委主办的网络技术挑战赛国家级特等奖、高校区块链技术应用大赛国家级第一名等20余项国家、省、校级奖项。与系统的学习研究相比,实践类赛事更倾向以原理介绍、实际演示以及答辩来进行科研成果呈现,虽然方式有所不同,但理念一脉相承,也更能从实践中收获不同的体验。

在日常和实践当中,张璐鹏担任班长、学院科研创新部部长以及创新中心助管的职务。从传达息通知,到组织学术活动开展,再到审查繁复的申报材料……对她而言,同时担任三项社会工作职务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锻炼。张璐鹏也不断向周围人请教,以期更好地平衡学习与工作。首先还是需要安排好时间,同时根据事情的紧急程度来进行处理。其次,在做工作的时候,会想办法将一些事情与流程优化一下,以此来更好地服务大家并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专心实践,文体并重,张璐鹏还在校史知识竞赛中获得优秀答题奖,获得学院开展的简历制作大赛一等奖等好成绩,另外更是积极参加五四青年海报设计活动、图书馆美图征集活动、趣味足球活动等,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收获多样的经历。


志存高远,不忘初心——

“未来继续发光发热”


大三期间便提前加入实验室接触学术研究,让张璐鹏对于基础的理论和实验操作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并通过参加比赛获得了保研深造的机会。目前她的研究方向是通过密码学、区块链等技术来实现物联网安全的架构,比如在高噪声的工厂环境下通过物理层信息提取对称密钥,从而保障数据传输安全。在逐步成长的过程中,她也始终将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与周围人的帮助感念心中,并且将此化为科研深造的动力。她已申请硕博连读,学习知识、专心科研是张璐鹏攻读博士学位的初衷;寻找有趣且有实际意义的科学问题,通过新颖且扎实的方法逐步解决,是她对于未来博士生活的期望。

在矢志科研的道路上,张璐鹏希望在更远的未来能够成为一名大学老师,“读博士然后争取做一名大学老师一直是我的理想,无论是在讲台上传授知识并分享自己的体会,还是进行科研探索,都会让我觉得实现了人生价值。”


获得优秀研究生标兵称号,这对张璐鹏而言不仅是一种认可与肯定,更是促使她不断探索的动力。在现阶段,张璐鹏认为自己更需要戒骄戒躁,静心沉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话也伴随着她在科研途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也许在人生的每一段征程中,都会出现无法预料的困难与压力,但正是身处其中所经历的考验与锻炼,让我们有所收获,而张璐鹏也将带着一如既往的热爱与坚定的信念,在未来的道路上为实现梦想书写最美的诗篇。

图文来源 | 大连理工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