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rtChina 现场 | 纤维艺术三年展 | 织物之上

2016-09-27 单增 艺术当代

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时间:2016.8.25-10.25

地点:浙江美术馆

 
沈烈毅作品《空游云行》

织物之上

Hangzhou Triennial of Fiber Art 2016

/ 单增 Shan Zeng


    织物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现有考古发现可知它早于原始陶制品甚至史前洞穴壁画。枝条藤蔓的生长与蜘蛛织网的形态或许为人类的织物奠定了线性思维的基因。织物的线性思维与经纬结构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承载了重要的线索和文本。而伴随着不同区域种族的文明发展历程,无论在人类学、考古学、还是艺术学的视角都会发现其织物本身、之外、背后的很多故事。无论是远古时期的结绳纪事还是史前陶片上的织物网纹,木乃伊的织物包裹,游牧民族的织毯,织女的神话、耶稣的裹尸布,还是现代科技的外太空航行面料,以及生物纤维以及智能面料,脱离了人的存在,这些材料似乎都无关紧要。


展览现场

    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2016年8月25日预展在浙江美术馆悄然揭开面纱,开幕式于9月26日正式举行。本次展览由艺术总监施慧带领年轻策展人刘潇、许嘉以及担任过首届策展人的阿萨杜尔·马克洛夫策划。与2013年首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主题“纤维,作为一种眼光”(Fiber visions)不同的是,第二届并非从历史与未来的大视阈延续,而是首先回落到材料本身,更强调织物的存在理由。“我织我在”(weaving and we)作为本届主题,表面上可以看得出更为强调织物本身以及作为织物艺术的形而下行为,更为注重织物形成的过程,在艺术的视觉逻辑中回归纤维艺术的基本元素。词语的解读似乎会使读者局限于语言的范畴所限定的语法逻辑的诠释。因为“weaving”在西方语言系统中的定义只是“织”的概念,它与编、绣、缝、拼贴有着不同的语意,没有交叉无所谓织的概念,但是,在词语的背后或前缀,它的艺术语境显而易见。展览以“针言·箴言”“身体·身份”“织造·铸造”“现场·现象”四个板块呈现。宏观的织物艺术概念界定通过不同艺术家的作品被策划团队进一步确认和研究,从多个层次展示了对主题的回应。此外,以蚕、丝为媒介的艺术家梁绍基个展作为平行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展览现场

     作为展览框架,无论是从材料本身还是艺术呈现的技术手段,抑或是艺术家或从艺者个人身份或驾驭这些作品的体能或匠心,试图去触及神经的末梢去连接心性的律动,作为纤维艺术的多维特质,在造型与场域的载体,在空间的转换中呈现回归编织艺术的时间维度。

 “织”本是个动词,在经纬线的绞缠中,在上下前后的交织中通过手的劳作和文化的积淀中隐逸织者的智慧!绰丝染色,通经断纬,盘绕摘绒,美仑美奂的织物绣品饱含着男耕女织的社会考古学信息。特别是勤劳的女性为主体的织女历程、女红的历史在不同族群中所沉淀出文化的经典。中国的绣品源远流长,派别多样,从北方的汴绣到江南的苏绣、瓯绣、湘绣、蜀绣、粤绣、苗绣、黎绣等都承载着文化与自然的符号密码。梁雪芳的《荷韵》试图在传统中破茧出新意,惠干源则把民间吉祥图案的纹样与当下日常或风俗的故事通过手工刺绣的方式呈现在展厅。如果说波兰的编织艺术家沃兹米尔兹·西根开启了圆形编织的先河,那保加利亚的阿德里娜·珀尼德尔瓦的荨麻编织影像更有张力。她的作品源自童话《黑天鹅》,故事中女王把伊丽莎白的二个哥哥变成了天鹅,而她必须用会刺伤手指的荨麻编织成衬衫给哥哥才能将他们变回人形。在荨麻的采集和编织的行为中,流动的画面虽然无法呈现荨麻这种会引起皮肤触碰产生的疼痛肿胀的感受,但事实上在痛苦的编织中伴随着的是痛苦和琐碎的付出,更阐释爱的主题、愉快与痛苦的共同体。


展览现场

     现代性的进程工业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手工艺大都被归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工业化的产品。越来越少的人从事传统的手工艺。匠心独韵被批量化的产品所替代。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对手艺、时间、心性的尊重,在一针针的缝纳与一根根纬线的穿行编织中呈现的不止是时间的度量,同时呈现了心性的空间概念和生命中的耐性。


展览现场

 散落置放于美术馆正厅的一团团彩色棉线犹如彩云也宛若浮云。这件作品是现代纤维艺术中重要的艺术家希拉·席克斯前些年的作品变体《纤云》。作为现代纤维艺术变革中旗帜性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这位已八十高龄的艺术家亲自从巴黎远赴杭州现场考察。她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南美印地安的编织中找到创作的灵感,对于编织艺术的传承与现代性演绎作出过特别贡献。晚年的她试图寻找一种织物与人,作品与观众的亲和力。《邻近》是意大利艺术家克劳迪亚·罗希将中国古老神话中的动物加以融合杂糅,缝制出一堆奇特诡异的生物造型,隐喻的手法表达出大千世界语序中生物的相互适应性。


展览现场

     “我织我在”呈现的既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群体的体验和社会变迁的历程,同时也是空间与时间的交叠与延展。许江&袁柳军的《山水离歌》将来自诸暨的一个小镇大唐的淘汰废弃织袜机进行包裹缠绕,这个小镇的袜子生产量占到世界百分之七十,曾经满城机器几乎二十四小时轰鸣,但在以代工为主体历史的叠进中,对于创新与创造的潮流,小镇的生产经历了整改整合的转型。正如作品介绍所书“作品不仅是对乡镇早期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织袜机的凭吊,以及过往生涯的追怀,也是在交织着乡愁情怀中诗话的转型”,幽暗的展厅中呈现出肃穆的氛围增添了些许悲壮。陈界仁早期的作品《加工厂》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台湾制衣女工重回被荒弃的工厂车间工作的场景。失落与无奈从社会低端蓝领工人的层面剖解资本社会的产业化情感。生于哥伦比亚的英籍艺术家奥斯卡·穆里洛《频率》是个长期计划,艺术家以编织为隐喻,从中国东部沿海到西部偏远省份六座城市的十所学校,把帆布覆盖在10-16岁学生的课桌上,让孩子们自由涂绘,它们真实记录每个参与者的生活学习的点滴心情,通过这种互动参与的方式把中国东西部交织在了一起,将儿童的视野带入了社会差异性叙述。使用各色垃圾袋编织的已经消失的国家的十六片旗帜是海蒂·芙欧特的社会政治学与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图像解读,它呈现的是一定时间的悲悯,伴随着伤感和失落。施慧说,纤维艺术最终打动人的是时间,柔性材料和反映在作品中的劳作都跟时间有关,这种关系生发了某种精神,它体现了艺术家投入的虔诚度和精力。


展览现场

本届展览强调互动体验式的纤维装置,纽曼小组的《管道》把美术馆变成了游乐的天堂,网状的通道呈现的不仅是攀趴的可能,更多地是在被织网包裹限制的囹圄体验,如昆虫被网缠绕般的感受。沈烈毅的《空游云行》运用江南竹编的形式呈现在西湖边,观众也可以攀趴在林间云端。玛德琳娜·福赛拉与圣地亚哥·博加的《破碎的风景》则运用玛雅符号强调建筑、编织、文本三者的关系。万曼先生曾说:“纤维艺术有着自身独特的语言,同时也找到了与现代建筑恰当联系的方式。”现代纤维艺术独特的魅力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在与现代环境的亲和中,它内涵丰富、风格独特,易塑多变的形态特征烘托着与环境的和谐氛围,能彰显出独具韵味的视觉和触觉的艺术魅力。


展览现场

   2013年首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展出十六个国家和地区近五十位艺术家的作品,对于中国了解现代纤维艺术建构了直观的高端平台,两个月吸引了十五万观众。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来自二十个国家六十位艺术家,他们的纤维作品为我们带来什么?策展组在展前做过海量的“纤维艺术是什么”的社会调研,当然回答多种多样,但“纤维艺术已在我们生活中”是无须争辩的事实。纤维艺术不管是其材料特质本身,还是其历史的演绎与跨领域的多维度可能,它的存在无法回避。纤维艺术呈现的不是封闭的宝藏,而是连接着图像学或诠释学及庞大的知觉空间、视觉空间,其陌生性的存在、矜持的缄默,不需要通过词语去辩解,它所具有拓垦性需要我们一定的宽容态度。它是关乎于知觉的洗礼,必能促使知觉的原力来催燃、导致图像。正如弗兰克·斯特拉的名言:“你看什么就是什么!”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