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China 新刊 | 《艺术当代》2017年第2期
本期精彩推荐
■ 个案 ARTISTS
程 然
《狂人日记》:程然的纽约光影印象
黄卓凡
不同于早期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的中国艺术家们,程然极少依赖中国艺术传统或政治身份,反而汲取了大量欧洲电影与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艺术及文学运动的影响,以自信的姿态加入到跨国界艺术创作的探讨中。
熊 宇
沉淀无声——与熊宇的对话
文 鼎
今天我们更关注的是绘画的本质问题,而不是今天这个时代我们看到的那些吸引眼球的新东西。我们可能会变得更关注艺术的自由和个体的表达,这种东西,我觉得可能会变得更重要。以前可能很多东西都会吸引和影响我,但现在,逐渐认识到:拒绝一些不必要的影响更为重要。
刘 曼 文
情感时空的图像
徐 虹
一直在追索人物形象之感情内涵的刘曼文,有着独特的对摄影图像的表达观念,尤其擅于利用摄影加绘画的方式给图像增添或减弱某些内容,以获得客观平实又具有形式感的表现效果。
■ 视点 FEATURE
参与式艺术的关键词
周彦华
任何一种新的艺术现象之所以引发批评界的关注,缘于它有着与既有艺术形态别样的面容,这种新面容丰富而独特的情状激发了批评家鉴赏阐释的冲动,令人吊诡的是,批评家既有的理论根本不敷使用,于是面对这样的“艺术事件”,一度激发起批评家不断且持续探究的热情。今天我们之所以谈论参与式艺术,其缘由莫过于此。
■ 现场 REVIEW
詹姆斯·特瑞尔回顾展
王 薇
2013 年,我去探望远在纽约留学的女儿。闲暇时,我们总爱去各大美术馆参观。恰逢古根海姆博物馆(The Solomon R.Guggenheim Museum)举办詹姆斯·特瑞尔的展览。在踏入展厅的瞬间,我就被深深地打动与折服了—特瑞尔用光赋予了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设计的圆形大厅崭新的生命!没有半点迟疑,我和女儿一致认为特瑞尔就是我们所寻找的,可以完全掌控龙美术馆空间的优秀艺术家,并下定决心要将他的展览带到中国。
另一种选择
全球当代艺术新地带
黄 笃
第三届今日文献展主题选择以几种语言并置方式:法、英文“BRIC-à-brac :The Jumble of Growth” 和中文“ 另一种选择”,聚焦和探讨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蓬勃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变革,以及参与其中的艺术面对复杂而严峻的社会发展和变革如何做出反应、介入、参与和表现的议题—经济政治版图的碰撞会加剧新文化的产生。
王广义:叛逆的先行者
俞 可
“存在于超验”源自于王广义对康德“自在之物”这一哲学命题的思考,其中也包含着他的艺术原则和态度:反对艺术仅仅只是作为提供一般观感上的愉悦感而存在,强调艺术作为人类“生命内驱力”的超验性品质。
对话方立华:我们重构了什么?
吴 蔚
公共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其实是需要经过一个时间段的积累和沉淀后慢慢体现出来的。一方面是对于社区居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城市性格的塑造作用。如果放在艺术史的坐标上看,这种致力于公共艺术的持续性实践,对于艺术家和艺术史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生态 SCOPE
冬日的卡塞尔
林 深
如果你来到卡塞尔,你就不可能错过卡塞尔文献展。因为,那些是橡树,它们可以存在很长时间。
空间的人格化
李贝壳
空间曾被认为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被看作是固定的、无法移动的一个外壳。相反,时间则被认为内涵丰富、具有生命力,而且是辩证的。但是随着结构主义的兴起,认知论等级结构的不断改善,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人们开始转向对空间的分析。
《艺术当代》2017年第2期目录
■ 资讯 | NEWS
■ 书虫 | BOOKWORM
■ 个案 ARTISTS
12 《狂人日记》:程然的纽约光影印象 | 黄卓凡
16 沉淀无声——与熊宇的对话 |文鼎
20 情感时空的图像——刘曼文作品 | 徐虹
■ 视点 FEATURE
24 参与式艺术的关键词 | 周彦华
28 当代艺术的参与式实践:无法定义的现实图景 | 李竹
32 当代视野中的美术馆体制批评 | 吴毅强
36 审美的历程:参与艺术社会性的历史考察 | 任海
40 纽约画派是怎样炼成的:读莱杰《重构抽象表现主义》 | 王鲲
■ 现场 REVIEW
44 詹姆斯·特瑞尔回顾展 | 王薇
48 另一种选择—— 全球当代艺术新地带(节选) | 黄笃
52 王广义:叛逆的先行者 | 俞可
58 以协商之名行策展人之实——关于第三届CAFAM双年展的几点思考 | 叶诗雨
62 让我们折断地缘的“双桨”不再出海 | 肉豆蔻 cardamom
66 对话方立华:我们重构了什么?——回顾上海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 | 吴蔚
70 “谈话”何以成为展览? | 蒋涛、方立华
72 对话的余地 | 吴蔚
74 一场对斯芬克斯之谜的思考 | 肖浪
76 钟云舒:阅读麻烦制造者 | 杨扬
78 恶之花——刘芯涛作品展 | 段君
81 异闻别考——王鹏杰个展 | Viviane BIAN
84 意象再造——第十六届“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 | 丁设
88 “静·物”摄影五人展 | 徐明松
92 我自为政 | ArtChina
■ 生态 SCOPE
94 未来已来,用美学成就互联网黄金时代 | 陈又
97 对物性“隐”和“显”的冥想和抽象艺术表现 | 谷粮 Gu Liang
100 互联网时代下的行为艺术 | 蔡屿汀
102 李淜:再现的“现实” | 韩子仲
104 冬日的卡塞尔 | 林深
107 空间的人格化——探索总体装置作品与美术馆空间的关系 | 李贝壳
110 大家——悼念叶毓山先生 | 焦兴涛 Jiao Xingt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