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孤独的另一面是爱:郎平指导,58岁生快!

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2022-08-03

作者:邢蕊


当你每天忙的脚不沾地,周末还要费尽心思提升自己,但有时候站在人来人往的十字路口,你是否还会感到孤独的冷风扑面而来?


当你被工作,爱人,孩子,朋友包围,看似热闹非凡,但每当夜深人静,你是否会觉得自己仍旧是在凡俗中游走的孤魂?


颁奖典礼上的郎平,一袭红裙,美艳动人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有人说孤独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一种是精神上的。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主人公在小船上漂流了227天,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他在物质上是孤独的。


英国小说《月亮和六便士》的主角思特里克兰德,明明有着画家的灵魂,却每天和金钱打着交道,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才在孤独中实现了灵魂的自由。


不同与连基本物质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少年派,思特里克兰德的独孤是源于对绘画的热爱。就像周国平曾经说过的:“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感到孤独。”


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在世界排球领域,有一位功勋卓著的教练,她将人生的四十余载奉献给了最痴迷的运动。她就像寒风中一匹孤傲的狼,漂泊半生,仍然初心不改。孤独是她的宿命,也是她的魅力


她就是今天迎来自己58岁生日的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将近花甲之年,本应享受天伦之乐,可郎平终究与这样“岁月静好”的日子无缘。从宣布退役,踏上美国留学之旅开始,她的一生就像是漂泊的风帆,每一次的靠岸,都是为了迎接下一段更远的旅程。


郎平正在接受采访 中新社发 张道正 摄


当年功成名就之时,郎平选择了激流勇退。站在了人生的巅峰,她将一切荣誉清零。


初到美国,经济窘迫。为了养家糊口,郎平重新出山,前往意大利的俱乐部打球。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冲突,与丈夫两地分居,还有输球后老板难看的脸色……郎平第一段的留洋之旅,想必寂寥而又心酸。


也许是因为聚少离多,郎平与丈夫八年的婚姻走到尽头。这段缘浅情深的感情成为她不愿触碰的伤疤。离婚后,年幼的女儿成了郎平永远的牵挂,她也成为女儿心中的至宝。


郎平在赛场指导比赛 中新社发 张道正 摄


郎平,祖国真的需要你。”但就是这样一句话,“铁榔头”又义无反顾的抛下了幼女,回国拿起女排教鞭。


经历了90年代的滑坡,中国女排在郎平的带领下又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绽放光彩,虽然只拿到了银牌,但是郎平的到来又让国人看到女排复兴的希望。


当所有人都在歌颂女排精神,谁又能想到奇迹的背后,是郎平无数个日夜呕心沥血的孤独背影。


幽默的郎平和弟子在一起 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身心俱疲的郎平在1999年结束了国家队的执教生涯。没能陪伴女儿成长,这让郎平愧疚不已。身在美国的女儿白浪曾经撇着小嘴说过:“为什么妈妈一定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在家门口的麦当劳找份工作不好吗?”


2005年,郎平终于找到了比在麦当劳当服务员更好的工作。为了弥补对家人的亏欠,她接受了美国队的邀请,担任美国女排主教练。


这一现在看似无可厚非的选择却在当时招来非议。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和平之战”更让郎平成为某些球迷眼中的“叛徒”。


生活中的郎平,时常面带微笑 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直到中国女排兵败伦敦,行至命运的十字路口,这支承载无数国人希望的队伍急需一位领路人。没有人比郎平更合适了,但是多年的操劳让她伤病缠身。深思熟虑过后,年过半百,怀揣赤子之心的郎平再度临危受命。


2015年世界杯,中国女排时隔11年重返世界之巅。2016年,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问鼎冠军,郎平也成为排球史上在球员及主帅时期均获得奥运金牌的第一人。


会议中的郎平 中新社发 张道正 摄


哲人尼采曾讲过一句话:“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不是因为他喜欢孤独,而是因为在他身边找不到同类。”可以说,郎平的一生,陪伴她最久的,就是这个给她带来荣誉,快乐,泪水和伤心的小小排球。


里约奥运会后一年的时间,手术和康复成为郎平生活的重心。即便如此,倔强的“铁榔头”依然决定带领女排姑娘们走向2020年。


古来圣贤为何皆寂寞?正是因为对事业的执着,对中国女排的厚爱,让郎平在风光背后依然坚守着那份孤独,或许只有她自己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毕竟孤独的背后,是沉甸甸的爱。


小新推荐


目击巴黎新一轮大规模示威:气氛相对缓和,政府控制局面


对话《奇葩说》冠军陈铭:马薇薇口中的“标准人”


“双12”将至,你“双11”的花呗还完了吗?



编辑:张燕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