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下岗姐姐只有初中学历,但不耽误她们用指尖“乘风破浪”

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2020-10-14


她是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的下岗女工

她是一文化旅游公司创始人

她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现场制作绣品 受访者供图


她有很多的“传奇身份”,但当她拿起针线坐在绣架前,便只是一个专注的绣娘。你看,银针轻舞,丝线摇曳。你若凝神静听,便可听到针牵着丝线穿过丝绸的声音...


绣品制作中 受访者供图


和刺绣结缘

1970年,俞兰出生在青海东北部的互助县,由于父亲的去世,母亲一个人辛苦地拉扯着8个孩子,她的出生,让这个本就贫穷的家庭更显艰难。


那时的青海的农村仍坚持着男耕女织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在这里,妇女们世世代代传承着古老传统的民族刺绣艺术,俞兰的母亲和奶奶也是其中之一。


为学员做示范 受访者供图


她们的刺绣技艺精湛,远近闻名,一件件绣品,从穿针到引线,从针脚到线尾,皆幻化成美丽的艺术品。耳濡目染间,河湟刺绣艺术在便俞兰小小的心里扎了根。


俞兰制作的“大美青海”系列刺绣香包 马铭言 摄


只是生活的艰辛让她暂时无暇去和刺绣结缘,1984年初中毕业后,她还因为家庭的贫困辍了学。


“民族团结”系列刺绣作品 受访者供图


当小工、搬水泥、做保姆,她努力的在把苦难的生活熬成了幸福的样子。


直到1991年,她被招到青海棉纺织厂上班,上9天休3天,闲暇时间她终于能够绣绣花,用着母亲曾教过的花样,纳鞋垫、绣荷包。用针线绣着属于自己的美好日子。


作品展示 受访者供图


只是好景不长,2001年,俞兰为之奉献了十年青春的棉纺织厂破产了,她成为一名下岗工人。


但是生活的重担压得她来不及失落彷徨,下岗后她开过饭馆,也开过棋牌室。但无论在哪里,她都没有扔下过手中的针线。周围热闹非凡,她却沉浸在刺绣创作带给她的快乐中。“他们在娱乐,我就想好好还是做我的刺绣。”


创作中 受访者供图


她还自己买了提花机织毛衣,然后再毛衣上绣花,她的小创新,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生意做得热火朝天。


立体绣手套欣赏 受访者供图


时间转眼到了2008年,“那时候十字绣的风刮了过来,我趁机开了一家十字绣装裱店。”她似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我帮别人装裱作品,自己也会绣一些作品。”


青绣鞋子想来一双么?受访者供图


此时的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刺绣,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艺,她开始四处拜师傅学习,“我先到苏州学习苏绣,又到湖南学习他们的湘绣,还到江西学习了夏布绣。在青海,我也拜了一位教我河湟刺绣花样的师傅。”


青绣《疫情防控》系列作品  受访者供图


学成归来后,她的伊人绣坊正式营业,她拿起了针和线,把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绣进了绣品。“刺绣是精细活,绣起来虽很辛苦,但比起从前,冒着严寒、顶着酷暑,出去打工挣钱的日子,我觉得我幸福多了!”


讲解青绣技艺 受访者供图


大胆创新 提升刺绣技艺


“我会经常去参加展会和比赛,一是为了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去,想要给自己进行一个提升;其次,我想去学习一些更先进的经验和技术。”


发扬工匠精神,传承青海文化 受访者供图


她不满足于对传统河湟刺绣图案的简单复制,她认为只有通过创新,将传统与现代艺术审美相融合,才能更好地传承、发展河湟刺绣艺术。她多次参加各种文博会和展览会,作品多次获省级奖项。


大美青海绣品 受访者供图


她在题材上大胆创新,创作有“大美青海系列”、“环湖赛系列”、“情系玉树系列”等作品。从人物、山水、到动物,一个个原创生动的形象,展现于绣面之上。


绣品完成,拍照留念 受访者供图


她设计的“情系玉树,抗震救灾”系列作品更是在2015年被玉树藏族自治州博物馆收藏。


“情系玉树,抗震救灾”系列作品 受访者供图


此时的俞兰,因其式样精美、做工精细的河湟刺绣已声名在外,订单如雪花般的飘来。


作品展示 受访者供图


“虽然河湟民间刺绣是我们河湟地区的艺术瑰宝,但单一的刺绣无法满足市场大众的需求。”基于这个原因,俞兰开始尝试起了其他形式的旅游产品。“在传承工艺的同时,我们也要延伸新的作品,要贴近生活,要适合市场销售,要与时俱进,还要有传统的滋味。”


俞兰展示刺绣香包 鲁丹阳 摄


于是她通过书籍、电脑、找师傅学习,查资料、画图纸、就地取材。采用家禽羽毛为原材料,制作出了羽毛画;


羽毛画作品 受访者供图


捡来农村里随处可见的麦秆,浸泡、加工处理后,制作出惟妙惟肖的麦秆画作品;


麦秆画作品 受访者供图


在巴音河的河床上捡起圆圆扁扁的石头,制作石艺画...


俞兰正在制作河湟石画 鲁丹阳 摄


学习一门新的技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她却说:“学习和创作时虽然很累,但心却是静的,完成一幅作品时非常有成就感。”她常常一个人待在工作室,从清晨到深夜,“最初制作时,先从小幅的做起,一幅作品要画十几天的时间,但只有不停的尝试,熟能生巧,最后才能得心应手。”


将麦秆剖剪成片 李隽 摄


学习、传授和引导


每每学会一门新的技艺,她便会毫无保留的交给徒弟们,或是开设培训班,免费教给员工和对这门技艺感兴趣的人。


麦秆画制成的扇子 李隽 摄


河湟刺绣团扇作品 受访者供图


“我以前生活困难的时候,受到很多人的帮助,我非常的感动。我自己生活好了以后就想让更多的人也好起来,我赞助过失学儿童、孤寡老人,也经常跟我们的志愿者协会去偏远的山区搞活动,我觉得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我最快乐!”


向客人介绍刺绣作品 受访者供图


2012年开始她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花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免费培训一些下岗女工、无业在家的妇女和残疾人,“通过产业化发展青海民间手工艺品,让技艺变成养家糊口的技能。让她们能像我一样,既能照顾上家庭,又能挣钱自给自足。”至今已经吸纳带动当地妇女同胞300多人,带领她们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绣制作品 受访者供图


“这个公司的创立是为了生活,也是为了让我有更多的资金来帮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我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她们做出来的这些东西我们进行现场销售,再教给她们技术,她们有了家庭的收入,生活也越过越精彩。”


她常说:“我们这些下岗职工,不能只是向政府等、靠、要,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的明天。”


教徒弟一个小技巧 受访者供图


目前,俞兰依托自己的公司——河湟刺绣传承基地,作为非遗传承基地的代表,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帮助下,邀请了多位省级传承人来授课。“我们开设了为期10天的“河湟刺绣”培训班,而且会在当场和绣娘们签长期加工生产合同,做出来的绣品合格的当场收购,让指尖艺术”秒变经济收入。”


麦秆画和刺绣香包的碰撞 马铭言 摄


杨冬梅便是其中之一,谈起这次培训,她竖起了大拇指“好!这个活动真好!支持我们这些没事干的人学个手艺。”在参加这次培训班之前,她从没接触过刺绣,“老了没干头,只能哄哄孙子,我下了决心要学个手艺,让生活变得更好。”


“这次的培训,很多人来自河湟新区。刚搬迁来新区时,大家住上了宽敞的新房,生活质量比搬迁前提高了很多,生活一点儿也不愁。但大部分妇女离开田地之后,便整天闲在了家里。”平安宣传部工作人员赵桂蓉说,“我觉得这样的培训不但能改善他们的生活,也能提升他们的精神追求,我觉得挺好的。”

“我想通过培训,提高大家对“河湟刺绣”的认识水平和手工技能,提升绣品质量,我再去拓展订单途径、数量,做一些设计青海的一些风光的作品,让别省的人来就感受一下青海的文化,让更多的人就是爱上青海,走进青海。”俞兰说这是她未来唯一要走的方向。


俞兰为学员做示范 受访者供图


你看,培训仍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幸福的笑容挂在现场每一个人的脸上…



小新推荐

编辑:白嘉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