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手在民间!我们拿米煮饭,他用米还原消失70年的绝活


公鸡、天鹅、亭台楼阁……一个个以米为线缀连成的福州高楼米线作品玲珑洁白,栩栩如生。8月2日,在福建省福州高楼米线非遗传承基地,记者看到了福州高楼米线代表性传承人陈国锐的作品。


  图为陈国锐展示制作的福州高楼米线作品



高楼米线,是福州市长乐古槐镇高楼村独有的民间技艺。据查,它出现的历史已有上百年,由于各种因素,期间断档与空白近70年时间。后来,“80后”青年陈国锐将消失超过半个世纪的民间技艺摸索着重新恢复,目前,他是高楼米线的唯一代表性传承人。


福州高楼米线作品。 吕明 摄


陈国锐与高楼米线的不解之缘还得从一位海外回来的老华侨说起。

  

2016年,一位年近九旬的老华侨从海外回乡过春节,跟高楼村村民们聊起了高楼米线的故事。聊天中,老华侨感慨道,现在,高楼米线就这么销声匿迹了,年轻人都不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很可惜。他希望高楼村有人能够挺身而出,将高楼村独有的民间技艺继续传承和延续下去。


陈国锐正在修缮作品。 吕明 摄

  

“在这之后,我的家人聊起这事儿,我觉得自己本身是美术相关专业毕业的一个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把村里的优秀传统技艺传承下去。”有了想法的陈国锐便主动去拜访这位老华侨,询问高楼米线的做法和技巧。

  

查阅文献,根据仅有的资料和老一辈的口述进行反复探索、更改,陈国锐终于将在历史舞台上曾销声匿迹数十年时间的高楼米线技艺拾起,让高楼村曾经非常鼎盛的特色祭祖景象重现。


陈国锐正在挑选合适的米粒。 吕明 摄

  

据悉,高楼米线的起源可追溯至清朝末年,民国时期最为鼎盛。当时每年正月,高楼村几百户人家,家家都要制作一件米线作品放在祠堂祭祖。而后,诚心祭拜祖先、祈求丰年的行为逐渐演成为富有风情的民间技艺展览。久而久之,高楼村的正月祭祖声名远播。

  

2017年,高楼米线的知名度再次打响,祭祖时,海内外乡亲纷纷慕名而来,就为了看一眼这失传已久的老工艺品。“能容得下上万人的陈氏祠堂,那年我自己都挤不进去了。”陈国锐回忆。


陈国锐与高楼米线作品《雄鸡报晓》。 吕明 摄

  

在陈国锐的工作室,有一个高楼米线作品是一匹正在奔腾的骏马,由于小朋友的不小心,作品被破坏,陈国锐正在修缮。一手拿着作品,一手拿着一个夹子,轻夹一粒米,轻沾糯米制成的浆糊,然后粘接,每一个动作都需要格外小心、细致。


  

陈国锐表示,现在他选用的是市场上颗粒比较长的泰国茉莉香米,因为它整体比较洁白,长度大于7毫米,比较适合制作成高楼米线作品。

  

“买回来的米,还得再筛一遍,大米里断掉的、有裂纹的、短的、不透明的米粒都不适合。”在陈国锐看来,历史流传下来的步骤要尽可能保持原汁原味,挑选的米粒比例一定得完整,作品呈现的效果才会好。


陈国锐与高楼米线作品。 吕明 摄


  

完成一个作品,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陈国锐介绍,以作品《雄鸡报晓》为例,整个作品从选择米粒到完成,每天平均用8个小时制作的话,将近一个月才完成。“制作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高楼米线带给我的匠人精神,可以让浮躁的心慢慢静下来,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

  

在陈国锐的努力下,高楼米线于2018年正式列入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福州“古老又年轻”的非遗项目。


陈国锐与福州高楼米线作品。 吕明 摄

  

陈国锐认为,仅有他一人会做高楼米线,远不能让高楼米线长久留存。后来,在多方的推动配合下,古槐中心小学成立福州高楼米线传习基地,陈国锐担任这一技艺的传承教学老师。现在,当地的小学生不仅了解了这一传统,孩子们还创意地将色彩带入到高楼米线的制作当中。

  

陈国锐表示,为了推广这一技艺,他还会多参加一些省内外的展会,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技艺的存在。海外的话,高楼村有很多在外的华侨,他们有考虑通过海外同乡会去联络,把这一项技艺带到海外去展示。

  

2020年6月,福州高楼米线非遗传承基地被评为“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示范基地”。但是,高楼米线的传承、发展之路依然路漫漫其修远兮。

  

陈国锐说:“身为家乡的一分子,我有必要去传承这项技艺,再苦再难也要扛起来。”


福州青年重拾失传高楼米线绝活 米粒造景千变万化。视频:中新视频



小新推荐

作者:叶秋云、吴晟炜、吕明、彭莉芳

编辑:李玉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