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村口看戏!约吗?

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2020-10-14

作者:张婧


你有多久没有看过皮影戏了?


搭棚子、支影窗、挂皮影、调试器乐

 

三弦、二胡、板胡、锣鼓声起,吹吹打打好一阵……

刘国天双手各执皮影,一口满是乡音的唱词高亢、苍凉。班社八九人在幕后吹拉弹唱,好不热闹,幕布前围坐着村里的男女老少,每当艺人唱到精彩片段时,台下的观众就拍手称快。


通渭影子腔传承人刘国天向记者展示影件。张婧 摄


受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影响,如此“唱大戏”的乡村民俗文化在农村地区逐渐消失,但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的各个乡镇传唱至今,甚至当地还流行春戏和秋戏两种,分别有祈祷风调雨顺和庆贺农业丰收之意,通渭农村人每年有一半以上时间过着“晚饭后村口看戏”的日子。
  

皮影,又称“灯影戏”,是一种借灯显影、配音演故事,并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古老戏曲艺术,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通渭皮影戏的专用唱腔被称为“影子腔”,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是陇中皮影戏的典型代表,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40载皮影人生,从幕后“偷艺”开始


从古至今,皮影班社总是走村串巷。“哪个村子发出邀请,担任‘协戏’角色的人就去跟对方商量演出费,谈拢了,我们去唱戏,对方便可以听戏……”出生在通渭县马营镇锦屏村的刘国天现年67岁,他凭借一副“影子腔”的好嗓音,闯荡甘肃40余年。正是因为像他这样的民间艺人“走南闯北”,影子腔不仅在通渭县,还在周边市县广为传唱。


因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唱大戏的乡村民俗文化在农村地区逐渐消失,但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仍然传唱至今。通渭县文化馆供图

  

影件、器乐、影棚支架、幕布……清点完毕,刘国天一班人马就可以出发了,这些皮影家什从扁担两头挑,到自行车、摩托车托运,再到汽车装运,期间,他也从戏台角落的看戏学徒,到器乐配角,再到戏班“台柱子”,如今带领一班人马,甚至还手把手教出传承人。
  

少年时期的刘国天每次看戏,都会被这具备千年历史的皮影所深深吸引,除了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他更喜欢影件表演的光影视觉,以及影子腔带给他的听觉享受。


刘国天带领班社成员表演现场。(资料图)通渭县宣传部供图

  

屡次拜师、屡次被拒的刘国天不错过任何一场演出,从台前观戏挪到幕后“偷艺”,还时不时找机会搭讪戏班领队,有时也给主唱递上卷好的旱烟套近乎,终于,混了脸熟的刘国天如愿以偿,开始在幕后光明正大地学习师傅捉线子、吼唱词……


一口唱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一方寸白布的舞台上,通过手指拨动竹签使尺把长的小人在幕布上舞动,就叫‘捉线子’。”刘国天说,一台戏中,涉及人物、动物、房屋、植物等大大小小的影件,多则数十件,少则十余件,凡是在幕布上有所呈现的,都得靠双手“捉线子耍出来”,忙碌时一只手要捉好几个影件。


刘国天(左二)在表演现场挂皮影。(资料图)通渭县宣传部供图

  

“捉线子是手上功夫,人物之间一两个回合的打斗过程,我得苦练上百遍,有时借助太阳光在自家院墙上练习。”刘国天坦言,“事实上,最考验艺人皮影技法的并非捉线子,而是影子腔,唱出来不难,难的是要频繁变换声道,假扮女声、牲畜等不同音色。”
  

所谓“一口唱尽千年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灯光皮影六尺台,千古奇闻离合调”,正是对皮影戏千年风韵的表述。
  

皮影戏借煤油灯的光芒投影在幕布上,主唱双手绕过灯两侧,犹如环抱于胸前,所以被称为“抱灯”。刘国天回忆说,由于师傅常年做“抱灯”,口鼻距离其较近,呼吸道感染严重,最终因剧烈咳嗽而无法继续担任主唱。彼时,刘国天便以得力门生的身份接替了“抱灯”,成为这个戏班的台柱子。


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


第一次带着班社人马接戏表演的经历,刘国天至今都忘不了。“紧张致使唱词吭吭哧哧,很不连贯,中途还不断擦汗,3小时时长的剧目,我却用了4个半小时才唱完。”他说,即便如此,村民们仍旧兴趣浓厚地看到了结束,还吆喝“再加个戏”。受到鼓励后的刘国天更加刻苦钻研唱腔技巧,同时,还加强了皮影影件的雕刻制作。
  

目前,通渭县文化馆摄录影件照片8000余张。通渭县文化馆供图


通渭皮影的制作以小黄牛牛皮为原材料,影件包括影人及其佩件,配之以桌椅和景物造型等,其中,影人头部的制作最为复杂,以侧脸为主,有“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之说,这也最见艺术功底。

通渭影子腔传承人刘国天收藏影件逾千件。通渭县文化馆供图

  

制作皮影时,要先将牛皮在清水中泡软,铲去肉层,除净牛毛,打孔穿绳,绷于木制架子上拉紧,木棍捶打使其松开张大,再拉紧捶打,如此反复多次,以皮质匀薄透明而止,然后剔净余毛、铲光内层、洗净,定皮待干备用。
  

图为刘国天收藏影件展示。通渭县文化馆供图


通渭县文化馆馆长丁相宏介绍说,定好的皮要经过画谱、镂刻、渗色、发汗、压平、串联等多道工序,影件虽然是表演道具,但经过这一漫长的制作过程,已经成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美术作品。


“方寸光影”植根黄土地:花式显新样


千百年来,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祖祖辈辈在黄土地上唱尽苍凉与悲欢。因此,部分乡下戏曲爱好者坚持吹拉弹唱,并以此为营生。通渭影子腔也在代代相传中有了些许变化。


刘国天举例说,原来用的白纸幕布薄脆易损,一旦艺人技术不好就很容易将其戳烂,如今选用透光性较好的布料;长时间在煤油灯旁烟熏火燎,不光影响“抱灯”的健康问题,还会将影件熏黑,所以,煤油灯也被电灯泡或灯管所取代。
  

图为通渭县文化馆征集的民间皮影戏演唱本。(资料图)通渭县宣传部供图


后来,刘国天认为影件单一,他就手动改良,使影人“既能张口,又可眨眼”,至今共收藏影件逾千件。同时,他还创编100多个新剧目,以脱贫攻坚、农村生活、文化风尚为主题。为扩大影子腔的影响力,他还当起网络主播,发出“村口看戏”的邀约。
  

坊间传言“影子腔传孙不传子”,隔代相传。时至今日,子孙都传,外姓人也传。近年来,当地部分班社还加入专唱旦角的女演员,“女性心灵手巧,雕刻影件技术高超。”刘国天说,自己手把手教出来的女徒弟如今已成为一名影子腔的传承人。
  

但是,在长期口耳相传的过程中,民间影子腔艺人受文化程度限制,剧目的传唱普遍存在情节混乱、剧本残缺、唱腔板式生搬硬套的问题,影响着影子腔剧目的推广和普及。对此,通渭县文化馆组织影子腔传承人开展记录、整理和修订工作。
  

目前,该县文化馆摄录影件照片8000余张,记录、征集民间皮影戏演唱本100余本,同时,还排练传统剧目45台,通过录制保存的方式,让其在完整存档的同时,还能实现线上传播和推广。丁相宏说,当地现有影子腔班社16家,从事影子腔演唱的艺人在200人左右。



小新推荐

编辑:丁宝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