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少奇为什么被称为“刘九书柜”?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杨喆

刘少奇是开国元勋及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其有了解的人或许听说过,刘少奇有个外号叫“刘九书柜”。这一称呼因何而得?这要从他早年求学读书的历程开始谈起。

刘少奇生于湖南一个农民家庭,少时便展现对读书的热爱。一个冬天,因看书入迷,刘少奇竟未发觉被炭火烤着的棉鞋,被笑称为“小书柜”。很快,他“读书狂”的名声就远近闻名,由于在家中排行第九,被同学和乡人称作“刘九书柜”。

参加革命后,尽管环境险恶,但只要有时间,刘少奇总是手不释卷。用他自己的话说:“没有文化,就搞不好革命工作。”正是以一生都秉持的“学习、学习、再学习”精神,刘少奇从农民家庭出身的学子,成长为贡献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其间从未停止对知识的探求。

对于读书、学习的热衷,不是只专属于刘少奇的特质。毛泽东读书不分场合时间,床上也常堆满书,撤离延安时,即使丢下其他物件也要带着大量书籍转战奔波;周恩来出身书香门第,精读和涉猎中外思想家著作,病重体衰之际依然坚持读史;邓小平读书不死记硬背,注重融会贯通,着眼于联系实际问题进行思考。

重视读书、善于学习,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流淌在血液中的传统。从延安时期“改造我们的学习”,到执政之初“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从改革开放后“认真建立学习制度”,到新世纪的“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再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学习,克服‘本领恐慌’”,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总是号召全党加强学习,不断自我提升、与时俱进。

实际上,早在1940年,中国共产党就将每年的5月5日设立为“学习节”,足见其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当外界惊叹于中国如何由“一穷二白”到取得如今惊人的发展成就时,“学习”二字,或可提供某一维度的解答。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原标题:《【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刘少奇为什么被称为“刘九书柜”?》
编辑:丁宝秀

罗瑞卿为什么有那么多“绰号”?


为什么网上会传天安门广场国旗只升至28.3米?


多位开国将帅为什么要改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