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胃炎?中国人的胃到底怎么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丁香医生 Author 魏玮

来源:丁香医生(DingXiangYiSheng)
作者:魏玮

前不久,「上海白领体检异常比例升高达 99%」成了热门新闻。看过新闻的胃镜医生们可能会相视一笑:「这说明有的上海白领体检没有做胃镜检查。」

毕竟只要做过胃镜,肯定诊断慢性胃炎,那就百分百体检异常了。


资料图 杜巍巍 摄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胃炎


十个做胃镜的人,十个会被诊断「慢性胃炎」。

有过胃镜经历的你一定很能理解这句话。好像没有哪个人,没有哪一次胃镜,能逃开「慢性胃炎」这个诊断。

怎么就全民胃炎了?被诊断出了胃炎,会恶化吗?

其实,胃镜中发现「胃炎」不代表你的胃很糟糕,反而可能代表没啥大事。因为普通人理解中作为疾病的「胃炎」,和胃镜医生诊断的「胃炎」,不太一样。

作为一种疾病,胃炎要有胃黏膜细胞的炎症改变:


  • 狭义的胃炎,主要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两大种;
  • 广义的胃炎,还包括了酒精、药物等其他因素引起的有轻微炎症反应的胃黏膜病变。

想要准确识别出黏膜正处于炎症期,光有胃镜可不够,是需要做病理检查的。但大多数人只是做了一次胃镜,根本没做过病理化验,就直接获得了胃炎结论。

那胃镜查出的是什么「胃炎」呢?
胃镜医生一直传承下来的习惯是,用「看到什么」来评估胃炎。从出生到现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我们的胃看上去实在不可能像婴儿那样粉嘟嘟了,多少有些红斑、糜烂、皱襞变化……在传统胃镜医生眼中,这就是胃镜下的胃炎了。
但从现有的研究数据来看,这些肉眼看到的变化,并不能简单提示病理角度的炎症。
所以,胃镜报告上的胃炎只是说明「你的胃长大了没有原来好看了」,不等于就有了炎症疾病。

资料图:某医院门诊楼。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关注胃炎,更应该关注幽门螺杆菌

因为大家的胃都不好看,所以胃镜之下,人人皆是胃炎。其中有些是被冤枉了的假胃炎,当然也有不少是真的胃炎。

这主要「归功」于常见的幽门螺杆菌感染。

如果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基本上都有胃黏膜层面的慢性炎症。自身免疫性胃炎等特殊胃炎在中国不常见,所以中国的真胃炎跟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比例差不多,也应该有六成左右。
这个比例好像也超出了我们的认知,并没有那么多胃不舒服的人啊。
这里又有另一层认识差异:幽门螺杆菌胃炎并不会带来胃的不舒服。它发生之后,黏膜细胞会慢慢发生一些细微变化,不过变化既不会影响胃的正常功能,也不会带来不适的感觉。
它更像是种未来预测,告诉我们这里发生的胃炎,未来有一定变成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癌的风险。
但我们关注「幽门螺杆菌胃炎」,重点应该放在可以处理的「幽门螺杆菌」上,而不是「胃炎」。不然的话,治疗完幽门螺杆菌,再去检查胃镜,仍然会得到一个胃炎的结果……
相比于做胃镜去查幽门螺杆菌胃炎,呼气法、粪便抗原法等无创的幽门螺杆菌筛查方法更为直接。
胃镜检查出了「胃炎」,也不用慌,正确处理就好:
如果你没有什么不舒服,只是体检胃镜看到了胃炎,就不需要有什么胃生病了的包袱,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就治疗幽门螺杆菌,没有就完全没关系。
如果你是因为胃不舒服去做胃镜只看到胃炎,那除了治疗幽门螺杆菌之外,还需要追溯下真正的不舒服原因,比如常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40 岁之后,建议做胃镜筛查胃癌


我们不需要过于担心胃镜看到的胃炎,因为人人检查人人有;我们要通过治疗幽门螺杆菌来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炎,并不一定需要胃镜检查。


看起来,胃镜好像没有用了啊?
错!胃镜其实还是很重要的,但关键要用对:

  • 40 岁之前没有胃部不适,一般不需要常规体检胃镜检查。检查治疗可能存在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就是胃健康的重要措施。

  • 如果有胃部不适,交由医生评估是需要胃镜检查还是检查治疗幽门螺杆菌。胃镜检查如果只发现胃炎不用在意,确保治疗清除幽门螺杆菌就好。

  • 40 岁之后,尤其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0 岁之后,需要定期胃镜检查筛查胃癌。一定需要病理等精细检查明确胃黏膜具体情况,评估胃癌风险性,再决定后续的干预治疗措施。


40 岁之后的胃镜检查,要求非常高,医生一定要精细观察胃黏膜、及时识别胃癌癌前变化,不能只是随便看看就给个胃炎诊断打发的。精细检查方式常见的是病理检查,分辨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等变化,有时候还要多处活检取样病理检查避免管中窥豹的局限。
在更专业的胃镜室,医生会用更好的胃镜机器,通过电子放大、染色技术仔细观察胃黏膜来给出整体性的胃炎程度判断,并用日本的竹本胃炎分级来描述。
看到胃镜报告上写的是「胃炎 O-2 级」,那就是这种日式分级了。C-1 最轻,C-2、C-3、O-1、O-2、O-3 逐渐加重,不同分级就对应不同的复查要求。
如果你和家人过了 40 岁,不妨去做个胃镜检查下吧。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胃炎,有的真,有的假。想要个健康胃,得懂点儿识别和应对。

合作专家 魏玮

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科学审核 徐勤伟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Redéen S, Petersson F, Jönsson KA, Borch K. Relationship of gastroscopic features to histological findings in gastritis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a general population sample. Endoscopy. 2003 Nov;35(11):946-50. doi: 10.1055/s-2003-43479. PMID: 14606018.[2] 房静远, 杜奕奇, 刘文忠,等.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J]. 胃肠病学, 2017.[3] Mark Feldman, MD, MACP, AGAF, FACGPamela J Jensen, MD. 胃炎和胃病的分类和诊断. UpToDate临床顾问.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gastritis-etiology-and-diagnosis(Accessed on Mar 2, 2020).


原标题:《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胃炎,中国人的胃到底怎么了?》

本文授权转载自丁香医生(DingXiangYiSheng),二次转载或合作请联系 WeChat:DingDangDXYS。有温度、有知识、有态度。丁香医生,新一代大众健康品牌。

编辑:丁宝秀


樱花树下再相逢!武汉大学对抗疫医护的承诺,兑现!


带伤夺金创历史,谷爱凌:我还行!


去领证不?3月14日多地婚姻登记窗口“为爱加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