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国家的孩子”变成白发老人,他这样说……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爱平 春华


“来到草原,我有了温暖的家,我真的很幸福。”于连福说起如今的生活,非常激动。

图为于连福 春华 摄
  
这位如今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老人说,作为一名“国家的孩子”,没想到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
  
20世纪60年代初,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全国粮食供应缺乏,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几十个孤儿院里,大批孤儿面临粮食不足的威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将三千多名南方孤儿接到大草原。
  
这三千余名孤儿,后来被外界称之为“国家的孩子”。今年65周岁的于连福就是其中一员。
  
前几年已经退休的于连福,之前供职的单位是西乌珠穆沁旗蒙古族第二小学。
  
“如今我也儿孙绕膝了,没事就去看看在锡林浩特市上班的孩子们。”于连福如是表示。
  
在他内心深处,对养父母于茂贵、高宝华更有着永不割舍的亲情,这也使得他在采访中多次落泪。

图为于连福年轻时与妻子和儿子的照片。本人供图
  
于连福犹记得,1961年的春天,懵懵懂懂的他乘火车、换汽车,从青山绿水的南方来到了人烟稀少的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草原。
  
他被西乌珠穆沁旗乌兰哈拉嘎公社皮毛厂的工人于茂贵和高宝华夫妻抱养。当时的他营养不良,又瘦又小,看着就让人心疼。
  
“养父有制作加工皮毛的技术,母亲是蒙古族,有一手能裁能缝的手工绝活。”于连福回忆说。
  
于连福小时候有些顽皮,为此他还被父亲揍了一顿。
  
“当时我所生活的乌兰哈拉嘎苏木有一口古井。一次,我爬在这口古井边伸头往里看,父亲看见了,着急把我抱起来,打了一顿。”于连福说,“父亲急眼打了我,是怕我掉进井里,说明他很爱我,在乎我。”

图为于连福与妻子年轻时的照片。本人供图
  
“没有地域关系、没有血缘的一家人和谐幸福生活在一起,这种超越亲情的人间大爱始终萦绕在这个普通工人的家庭里。”于连福回忆说,上中学一年级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是“国家的孩子”。
  
“虽然一家三口没有血缘关系,但丝毫不会影响我们的亲情关系,依然是心连心,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于连福说到这里潸然泪下。
  
1977年高中毕业后,于连福到西乌珠穆沁旗乌兰哈拉嘎苏木皮毛厂工作了两年。
  
1979年,西乌珠穆沁旗教育局招聘代课老师,于连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从此他开始了漫长的教书生涯,直至退休。
  
值得提及的是,作为“国家的孩子”,于连福不仅在草原上深深扎下了根,还延续了生命。他的两个孩子于国民、于国庆,大学毕业后均在锡林郭勒大草原工作。
  
对于养父母的恩情,于连福说:“他们用自己绵延的爱为我点亮了希望之光。”



原标题:《探访“国家的孩子” 于连福:养父母点亮希望之光》

编辑:苏亦瑜

十六年来最具悬念大选将启,谁会“接班”默克尔?


被拐男子因爱吃螺蛳粉怀疑身世?警方:他未说过相关内容


湖南省通报公务员考试违纪情况:73人违纪10人答卷雷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