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西问 | M·M·卢尔:南非与中国葡萄酒文化交流为何将成亮点?

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2022-03-17

尽管南非葡萄酒对华出口有所增加,但进入中国市场仍面临许多挑战。
中新社记者:王曦
全文字数:2532
预计阅读时间:7分钟

南非葡萄酒在世界范围享有极高美誉。但种种原因导致南非独有的葡萄酒文化当前在中国少有人知,这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一个缺憾。
 
长久致力于中南两国葡萄酒文化交流的南非著名葡萄酒鉴赏家的M·M·卢尔先生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表示,随着两国关系,特别是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两国葡萄酒文化必将成为一大亮点。


南非葡萄酒庄园。中新社记者 王曦 摄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葡萄酒是南非标志性产品,请您介绍一下南非葡萄酒的起源。
 
M·M·卢尔:南非的葡萄酒酿造历史悠久。17世纪中叶,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开普——也就是今天开普敦所在地区——建立驿站。起初他们的目的是为其商船补充食物。但是后来情况的发展完全超出预期,这里成为重要的商埠,促进了葡萄酒业的发展。

南非葡萄酒酒窖。中新社记者 王曦 摄

1655年开普首任总督里贝克在这里种下第一株葡萄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并于1659年用这批葡萄酿出葡萄酒,推动了葡萄在该地区的大面积种植。但由于荷兰本国并没有酿造葡萄酒的传统,因此南非葡萄酒业其实是在1680至1690年大批法国胡格诺教徒逃亡开普后才得以繁荣。这些胡格诺教徒最依仗的是他们的葡萄酒酿造技术。
 
1679年史戴尔继任总督后,南非葡萄酒的酿造水平上升到新境界。史戴尔对葡萄栽培和酿酒充满热情且造诣不凡。他在康斯坦夏的农庄建起葡萄种植园,并首次酿造出高品质葡萄酒。从此康斯坦夏成为一个品牌。只要谈到南非的世界级葡萄酒,人们就会想到康斯坦夏。

位于南非开普敦的葡萄酒种植园。中新社记者 王曦 摄

中新社记者:南非葡萄酒有哪些独特之处?
 
M·M·卢尔:总体来说,南非葡萄酒体现了南非多元的风土人情,并兼具历史和创新。目前,南非主要葡萄酒生产区分布在开普地区,该地区处于非洲顶端地带,属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具备大规模种植优良品种酿酒用葡萄的绝佳条件,因此南非葡萄园主要集中在山谷两侧和山麓的丘陵地区,使得葡萄种植能获益于多山地形和不同地质所带来的多样的区域性气候。
 
高低错落的地势以及山谷坡地的多样性,以及印度洋、大西洋两洋交汇的特殊条件,尤其是本格拉洋流向北流经西海岸减缓了暑热对于葡萄生长的影响,造就出地形差异和区域性气候条件,共同创造出葡萄品种和品质的多样性。
 
此外,开普敦地区还是世界上六个植物王国中面积最小,但植物品种最丰富的一个,这片区域内共有超过9600种植物。这些独特的植物资源,也赋予了开普敦葡萄酒的独特口感和韵味。
 
开普敦的地中海气候适宜优质葡萄品种生长。中新社记者 王曦 摄

中新社记者:中南两国葡萄酒文化交流的基础在哪里?意义是什么?
 
M·M·卢尔:南中两国葡萄酒文化交流的基础在于两国人民对美酒的热爱。早在中国唐朝时期,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就有诸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诗句,可见中国人对葡萄酒的热爱由来已久。
 
南非人同样热爱美酒,虽然历史不如中国悠久,但热爱却不输任何人,包括葡萄酒在内的各种美酒已成为南非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在餐桌、宴会、仪式等场合下,无论是中国还是南非,都可以看到优质葡萄酒。葡萄酒特有的优雅文化气质受到两国人民共同喜爱。
 
如今,南中两国关系日益密切,特别是文化交流日益深入。作为两国文化和贸易交流重要组成部分的葡萄酒正成为两国交流的重要纽带。例如在两国定期举行的各种规格的葡萄酒品鉴会,既让南非葡萄酒更好更快地走进中国,又让中国人民体会到南非葡萄酒文化的热情奔放,优雅中蕴藏真挚热烈,这符合两国人民共有的内在气质,从而能成为文化交流最好的桥梁之一。

2019年,香港,众多行家参加葡萄酒品酒会。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中新社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中南两国葡萄酒文化的交流现状以及问题。
 
M·M·卢尔:南非葡萄酒业协会目前共有520家成员单位。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南非的葡萄酒产量占全球葡萄酒总产量的4%,是世界第八大葡萄酒生产国。
 
目前南非出口的葡萄酒大部分销往欧洲,在中国市场销量涨势良好,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已成为南非葡萄酒的重点市场,南非葡萄酒期待通过扩大销量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加强两国葡萄酒文化交流。南非葡萄酒业十分看重中国,南非葡萄酒业协会已于多年前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正如南非葡萄酒业协会首席执行官茜奥班·汤普森所说,两国葡萄酒文化交流对于南非葡萄酒的未来发展十分重要。
 
但是,两国的葡萄酒文化交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19年,从南非进口的葡萄酒仅占中国葡萄酒市场份额不到1%,与排名前三的澳大利亚(35.4%)、法国(28.5%)和智利(14.2%)相比微不足道。相比之下,中国是南非葡萄酒出口的第四大目的地,占南非葡萄酒总出口的4%。
 
究其原因,一是南非葡萄酒文化和品牌在中国影响力还远远不够,这主要是因为南非葡萄酒业在宣传、交流等环节的欠缺,使得中国人民对于优质进口葡萄酒的认知目前还略显片面。二是中国葡萄酒文化还未广泛形成。中国是一个热爱酒的国家,但中国的酒文化目前主要以本土的白酒为主,对于外来的葡萄酒尚未达到熟识和普遍认可的程度,对于品牌影响力不足的南非葡萄酒更是如此。因此南非葡萄酒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失为一种极好的补充。

2013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南非商品展上,消费者了解南非葡萄酒品质和市场情况。中新社记者 潘旭临 摄

中新社记者:中南两国葡萄酒文化交流的未来何在?
 
M·M·卢尔:过去一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但南非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情况整体向好。南非葡萄酒业协会希望进一步增加对华出口,使中国成为南非葡萄酒排名前三甚至第一的出口市场。特别是2020年12月,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葡萄酒出口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5%,南非葡萄酒业迎来了机会。
 
尽管南非葡萄酒对华出口有所增加,但进入中国市场仍面临许多挑战。出口商必须克服的障碍包括运输物流、海关程序、中国法规要求以及文化和语言差异。

2021年4月,四川成都,第104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上,进口葡萄酒吸引参观者。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 摄

一是如果南非可以就其葡萄酒对华出口达成类似降低关税等协议,将有助于南非生产商克服主要的成本障碍,促进出口,更多的南非葡萄酒进入中国,将极大推动两国葡萄酒文化交流。
 
其次是提高南非葡萄酒在中国的多渠道曝光率。如今,应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在中国超市货架上增加南非葡萄酒产品。只有得到更多中国人民知晓,两国葡萄酒文化交流的纽带才能真正形成。
 
三是两国葡萄酒文化交流活动应持续增多。受疫情影响,2020年、2021年两国大型的葡萄酒文化交流数量极其有限,希望随着疫情好转,两国正常的文化交流可以尽快恢复,而作为文化交流重要组成的葡萄酒文化交流必将受益匪浅。

受访者简介:


M·M·卢尔,南非知名红酒鉴赏家,南非红酒协会成员,曾先后六次来访中国,对于中南两国红酒文化建设贡献巨大。


图片编辑:苏丹
文字编辑:李玉素
责编:罗攀

东西问·解密 | 走进中国共产党“翻译国家队”:第三个历史决议是如何翻译的?


东西问 | 茹秀英:奥林匹克教育的全球推广与东方模式如何共系“同心结”?


东西问 | 刘敬贤:为何说“满汉全席”是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