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千冰鞋刀刃被磨平!冬奥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这是一座有着
“中国冬奥冠军之乡”美誉的城市,
杨扬、王濛、范可新
这些闪耀在冬奥和世界赛场上的名字,
都来自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从这里走出的运动员
共获得冬奥会金牌6枚,
占中国目前获得冬奥会金牌总数的近一半。


近日,
记者来到七台河市,
采访过程中也体会到了
深植的冠军文化对这里人们的滋养和激励。


01

“一穷二白”的开创年代


在七台河市桃山湖畔有一座8层的短道速滑冠军馆,这里记录了当地40多年来的速滑发展史。

在展馆一楼的一侧,记者看到了一面由上千双冰刀鞋组成的墙面,讲解员关厚焱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小队员们用旧的,已无法再使用的冰鞋,刀刃已经被磨平,像这样的冰鞋当地有数以十万计


说起七台河短道速滑运动的发端,这里的人们会自然的想起孟庆余,作为上世纪70年代七台河的第一代教练员,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创了这里的短道速滑事业。

冠军馆二楼展厅的一幅幅图片记录着当年的画面,在一处复原其当年工作场景的展厅内,讲解员在孟教练结婚时用过的一面镜子前讲起了一段往事。

“这镜子在家没挂几天,他把它拿到队里去了,让小队员照镜子练动作,说这个大镜子当年也不好找,能照全身。拿到队里让小队员用,就觉得队里能用得到,然后他就都拿到队里去了。”七台河短道速滑冠军馆讲解员关厚焱说。


02

奋勇争先的新一代


走过了一穷二白的年代,如今在现代化的训练场馆内,改变的是训练条件,不变的却是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

今年15岁的刘璇瑶,接受短道速滑训练已有7年时间,现在她的最好成绩是500米用时47秒,下一步要争取滑进46秒甚至45秒,说起这个目标时,年龄不大的她眼神中满是坚定。她告诉记者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去为心中的梦想努力。

好好训练,不能偷懒,每天都要认认真真地完成训练计划,一步一步的往上走,就是想成为世界冠军,冬奥冠军,为国家争光。”刘璇瑶说。


03

冠军影响下的爱好者们


训练场外,在七台河市的一处室外滑冰场,66岁的范录和正和一众爱好滑冰的老伙计热火朝天的换着装备,还带着自己6岁的小孙子走进冰场,他对记者说身在“冠军之乡”,经常有冠军下场与他们切磋互动。

“我们有世界冠军董教练跟张杰,经常跟我们在一起切磋,来到我们这个冰场,互相互动,有不会的指导我们,我们非常高兴啊。”滑冰爱好者范录和说。


采访中记者还遇到了带着妹妹来滑冰的小学生于亿涵,虽然技术还不太娴熟,但是两人却同样在冰场内收获了快乐,谈到练习滑冰的原因,他说是这里走出的冠军们让他对滑冰产生了兴趣。

“我就是看见王濛他们滑,就感觉特别帅,然后我就也想滑冰,还有一点,就是滑冰锻炼身体,能让我身体更好,免疫力更强。”于亿涵说。


对于冠军的向往和追求,
对于冰雪的热爱和执着,
让这座“手握秒表的城市”时时洋溢着
“敢为人,勇争一流”的冠军精神,
我们也期待着在今年的冬奥赛场上
他们能再创佳绩,再夺桂冠!

转载请注明
来源:中国新闻社(ID:cns1952 综编梳理:梁静)
综合自:中新视频(李蒋铭 周志博)
编辑:梁静
责编:张楷欣

本土新增23+2!河南新增本土确诊降至个位数


直播妇科手术医生被刑拘,注销执业医师资格证


四季都能滑的“旱雪”到底是啥?运动员为啥在“金针菇”上训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