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了这个德国小城,感觉自己过了个假年?


资料图:1998年2月,一名男子装扮成“中国皇帝”,在迪特福特市政厅前的花车上迎接他的“子民”。


德国南部一个6000来人的小城每年都会有一天变成“中国”, 作为一名“中国人”,是非常令他们骄傲的事情。


放鞭炮、跳龙舞、穿唐装,
兴致勃勃地上街游行……
你以为这是中国哪个地方在过年?

这是浓浓的中国年味儿漂洋过海,
来到了德国南部一个6000来人的小城
——迪特福特,
这里每年都会有一天变成“中国”。
当地的人们身穿对襟袄、打着太极拳,
花式装扮成“中国人”,
庆祝“中国狂欢节”。

作为一名“中国人”,
是非常令他们骄傲的事情。

迪特福特民众庆祝“中国狂欢节”。图片来源:迪特福特城市官网

 “皇帝”驾到是狂欢节的高潮:
龙车上,
身穿龙袍的“皇帝”高高在上,
前面有“卫士”鸣锣开道,
两旁是“御林军”护卫,
后面紧跟“太子”“公主”“嫔妃”,
浩浩荡荡,煞是威风。
“皇帝”在众人簇拥下登上高台,
接受“臣民”朝拜,并发表告臣民书,
祝福国泰民安。
这时,
全场沸腾,
乐曲震耳,
欢歌笑语在整座城市中回荡。

迪特福特民众庆祝“中国狂欢节”。图片来源:迪特福特城市官网

“中国狂欢节”自1928年开始举办,
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如果说,“中国狂欢节”的节日地位,
超过了西方传统文化里的圣诞节,
也许并不过分。
 
该市除“中国狂欢节”外,
每年夏天还会举行一个“中国周末”。
 
没有人能够准确地解释,
从什么时候开始,
迪特福特人有了“中国人”这一外号。

迪特福特的“高皇帝”。图片来源:中国驻德国大使馆
 
该市的市志里从未有过这个提法,
但零散的日历和一些文献中,
比如1869年的神父杂志里,
提到过迪特福特地区是“中国人区”,
类似唐人街的说法。
这说明,
迪特福特的“中国人”外号,
当时就已广为人知。
 
1928年,当地人的狂欢节里,
第一次有了中国元素。
吹奏班的乐手们首次穿着唐装公开演奏。
纳粹德国期间,
尤其是最后数年历经战乱,
小城失去了狂欢的劲头。
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人们才又恢复了庆祝狂欢节的传统。
而每次,
都有“中国人方阵”参加。

迪特福特的“小中国人”。图片来源:中国驻德国大使馆

人们在1954年狂欢节的“胡闹星期四”,
第一次选举了一名“中国皇帝”。
此后,迪特福特的狂欢节“胡闹星期四”,
就摇身一变,
成了“中国狂欢节”。
 
如今,
“中国狂欢节”已成为迪特福特
最具特色的民间活动。
 
迪特福特的城市官方网页上,
专门有一个名为“巴伐利亚中国”的栏目,
介绍这个城市与中国多元化的交流。

迪特福特因疫情原因取消2022年“中国狂欢节”。图片来源:迪特福特城市官网
 
2022年,因为新冠疫情,
该网站还发布通知
遗憾地宣布取消“中国狂欢节”,
希望晚些时候再共同庆祝。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
狂欢节的中国色彩越来越浓,
名气也越来越大。

迪特福特的城市官方网页上,专门有一个名为“巴伐利亚中国”的栏目。图片来源:迪特福特城市官网
 
不仅是“中国狂欢节”,
在迪特福特,一年四季都可以体验到,
“巴伐利亚的中国”的特殊风情。
 
迪特福特人曾说,
他们热爱、敬仰中国文化,
他们喜欢“中国狂欢节”,
更为家乡拥有
“巴伐利亚的中国”的称号而自豪。 

原标题:《看了这个德国小城,感觉自己过了个假年?》
来源:未昏新青年(whxqn2021)
作者:何路曼
编辑:梁静
责编:张楷欣

新晋顶流“冰墩墩”有多难抢?亲身体验,上线即秒没


广西百色市:第一轮核酸检测初筛阳性98人 待复核87人


“小栓子”晋级了!中国队又创历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