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短评:当冬残奥会遇上中国两会

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 2022-03-06
作者:崔白露
全文字数:731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3月4日,中国两会之政协大会,与北京冬残奥会同日启幕。这一天,还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
 
中国政治生活的大事遇上世界残疾人体育运动的盛事,既是一种巧合,也有内在联结。从全球人权发展视角看,中国两会与北京冬残奥会一道,成为保障残疾人权益、展现其风采的重要平台。

3月4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雪容融正式“接棒”冰墩墩。图为中国代表团入场。

目前,全球各类残疾人数量达10亿,约占总人口15%,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少数群体”;在中国,8500万残疾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21%。受客观条件限制,残疾人往往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要实现每个个体的平等、自由和全面发展,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人权目标,自然不能排除残疾人这一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

资料图:人民大会堂前红旗飘飘。

在中国,每年两会都通过制度安排为残疾人提供平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2021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涉及残疾人的提案、议案就多达40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其中。据统计,中国直接涉及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有80多部、行政法规50多部。

北京冬残奥会则是一场世界人民共享的盛会,为各国运动员展现自立自强、积极乐观、拼搏奋进和团结互助的精神风貌,改变人们的固有印象和偏见提供了舞台。近期发布的《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和权利保障》白皮书表示,残疾人体育让社会大众深入了解“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会价值,认同无障碍理念,增强平等融合意识,对残疾人事业各项工作更加关注和支持。

图为“冰立方”看台上的无障碍席位。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中国两会与北京冬残奥会上,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不再仅仅是被保护者和被动接受者,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者、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两会和北京冬残奥会的举办已超越政治生活和体育运动本身,将促进不同群体间团结包容,推动世界人权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编辑:李玉素
责编:张楷欣

短评:“不著一字”,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何“尽得风流”?| 东西问


东西问 | 短评:中国同中亚五国30年合作成功密码是什么?


东西问 | 短评:汤加火山爆发引何“冷”思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