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潮州
到广不到潮,
枉费走一遭。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
是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港口城市,
也是中国著名侨乡,
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享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美誉。
市民在牌坊街骑行游玩 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在潮州,古朴街巷、古牌坊比比皆是,
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到古早岁月。
藏匿在犄角旮旯里的潮州美食,
更是让许多游人寻味而来。
在潮州,一定要去看这些古迹美景!
广济桥是潮州的必打卡地,
它横跨韩江之上,
至今有八百多年历史,
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并称“中国四大古桥”。
航拍广东省潮州市广济桥 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广济桥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中间浮桥由十八只梭船连接而成,开启时可供船只通行,关闭时可让行人过江,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在广济桥不远处,坐落着广济楼,它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一座宫殿式三层歇山顶阁楼,屋面铺双层大青瓦,各层出檐均嵌蓝琉璃勾头滴水,雕栏画栋。登楼四望,但见韩水北下,长桥卧波,远山如黛。
穿过广济楼,就来到了位于古城中心的牌坊街,主街长约2公里,23座石牌坊鳞次栉比、傲然屹立。牌坊街的牌坊,是潮州历史的一个缩影。
唐宋以来,潮州人才辈出,古牌坊就是当时为表彰名贤而设,明清最为兴盛。清末,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引入广东,太平路、东门街也逐渐改造成骑楼式商业街,与明清石牌坊共存,中西合璧的侨乡风貌独具特色。
如今的牌坊街,已成为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
潮州人才济济,
离不开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韩愈曾担任过潮州刺史,在短短八个月的任上,他兴学育才,对后代影响至深,因此潮州尊韩风气尤盛。
位于韩山西麓、韩江东滨的韩文公祠,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纪念韩愈的祠宇。“韩祠橡木”,为潮州八景之一。
相传,当年韩愈所植的橡木就在祠前,
但花不常开,200多年后,30棵产自韩愈故乡的橡木被移植到主祠右侧新辟建的橡木园中,重现了“韩祠橡木”这一盛景。
潮人建祠堂,始于韩文公祠,宋元以后形成了“望族营造屋炉,必建立家庙”的风气,明中叶以后出现了“聚族而居,族必有祠”的现象,清代建祠之风更盛。
位于潮安区龙湖镇护堤路旁的龙湖古寨,是广东十大最美村落之一。
寨内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富绅豪宅有100多座,这些古建筑,荟萃了木雕、石雕、贝雕、嵌瓷、彩绘等潮州民间工艺的精华,堪称“潮州古建筑博览”。
除了龙湖古寨,你还可以在潮州城南的“十大名巷”,一览富贾官绅的府第建筑。潮州古城的格局,昔有“北贵南富,东财西丁”之说。“南门十巷历史街区”,实属集“富”之地。
在潮州,一定要品尝这些美食!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州菜,
潮州菜,是广东菜三大菜系之一, 在天南地北落地生根的潮州人,把潮州菜带向海内外的同时,也促进了侨乡美食的兼容并蓄。
以五谷杂粮作主要原料的粿品,是潮州地区历史最为悠久、最具地方特色的小吃。
一年四季,潮州几乎到处可见卖牛肉粿条的小吃摊,嫩嫩的牛肉片,加上那入口滚烫的粿条,碰撞出让人念念不忘的口味。
沙茶酱和粿条也是种绝妙搭配。一碗沙茶粿,一碗肉丸汤,潮州人将这种组合称为“碗干碗湿”。
沙茶,原是印度尼西亚的风味美食,潮州人取其辛辣的底味,结合当地的大众口味揣摩创新,制成更适合潮州口味的沙茶酱。
在潮州,有牛肉的地方必有沙茶,经过调制的沙茶,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成了牛肉火锅的经典蘸碟。
在众多粿品中,甜粿也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它形似满月,寓意团圆,做甜粿,是当地庆贺新年的一种传统。
以前,潮人过番要带三件宝,一只竹篮,一条水布,一块甜粿,甜粿经久耐放,曾是潮人漂洋过海必带的干粮。
向海而生的潮州人,食蚝的历史相当久远,唐代韩愈初到潮州,吃完第一餐便写下“蚝相粘为山,百十各自生”的诗句。现代大部分生蚝都需要经过人工养殖才能获得,其肉质肥美爽滑,营养丰富。
吃蚝的方法多达几十种,无论蒸、煮、烧、烤,蚝体都会脱水缩小,鲜味往往丧失,蚝烙是少数经过烹饪之后,仍然保存鲜味的美食。
潮州菜中著名的卤水鹅有口皆碑,它最大的特色,在于选用世界上最大的鹅种之一狮头鹅。这种原产饶平浮滨溪楼村的狮头鹅,有“世界鹅王”的美称。
狮头鹅肉质细嫩鲜美,无腥味。每逢年节,潮州人家都会制作卤鹅,各乡各里口味不同,咸香甜软各有所好,唯有南姜,是撑起潮州卤鹅的味觉灵魂。南姜,微辣中夹着甜味,浓辛里透出清凉,既可去腥,又能增香。
潮州传统饼食小吃,还有腐乳饼。它外形虽小,但用料奇特多样,新鲜出炉的腐乳饼,柔润清香,咬一口,念念不忘。
烤乳猪,对于广东人来说,称得上是十足的“源远流长”,中国饮食界历来就有“南猪北鸭”的说法,“南猪”即盛行于广东的烤乳猪。与粤菜的做法不同,潮州“金牌烧乳猪”烤工更加考究,在众多名菜中独占鳌头。
在潮州,一定要去看非遗!
潮州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潮绣发源并流行于今潮汕一带,以富有立体感的垫高绣法、浓烈的地方色彩、金绒相配的刺绣特点傲然于中国刺绣的众多流派中。
潮绣一般以龙凤、花卉、飞禽走兽、水族人物为题材,成品多充作日常用品、祭祀用品、欣赏用品、戏服装饰品等。
潮州木雕是潮州地区一项民间雕刻艺术,它与黄杨木雕、东阳木雕、福建木雕并称为我国四大木雕。潮州木雕多以坚韧度适中的樟木为材质,雕出的成品剔透玲珑,层次丰富。《龙虾蟹篓》是潮州木雕常见的地方风物题材,寓意渔民喜获丰收,八方来财。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它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距今已有四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粤东、闽南、台湾、香港和东南亚等地。传统剧目在潮剧中占据重要地位,
包括《荔镜记》《苏六娘》《刘明珠》等精品剧目。
潮州人精益求精,当“讲究”与“喝茶”搭配起来,便是潮人的“工夫茶”。“工夫”不同于“功夫”,却也有着“一招一式”。除冲泡独特外,潮州工夫茶艺另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单丛茶为主要茶品。“食茶”是潮州人的生活图腾,人们在细品慢酌中以茶叙情。
潮州这座古城,
也是一座值得细细品味的城市。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潮州!
作者:孙秋霞
部分素材来自于《中华料理潮州菜》编辑:丁宝秀责编:宋方灿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伊春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长春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趟兴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