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秋团圆之际,重温“家”的哲学 | 东西问荐书



第16期推荐人


孙向晨 陈晓霞 叶子鹏


孙向晨


复旦大学教授

哲学学院院长

通识教育中心主任



荐书


《家与孝:从中西间视野看》


张祥龙

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


……………………………

张祥龙先生(1949-2022)是当代著名哲学家,他一生都在致力于阐释中国思想传统在现代的普遍意义,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他的阐释中,“家”与“孝”是最为核心的概念。《家与孝》一书集中体现了张祥龙先生在这方面的论述。该书从中西文化的不同视角论述了家与孝对于人类生存的普遍性意义,从更丰富的思想资源中论证了家与孝对人类的根本性价值。当然,在这些思想资源中,中国的儒家传统更是自觉地以家本性为源头,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开创了一种卓越的文明形态,在历史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在这中秋家庭团圆之际,重温家的哲学,意义深远。



荐书


《论家:个体与亲亲


孙向晨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


……………………………

该书受张祥龙先生影响,深入反思了“家”的概念在现代世界被遮蔽的哲学缘由,以及“个体”在现代世界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后果;提出以“双重本体”立意,既坚持现代个体的自由,又尊重传统亲亲的价值,以“双重视野”重新审视了“家”在现代世界的意义。同时,该书针对海德格尔“在世界之中存在”和“向死而生”的生存论概念,在传统“生生论”的基础上,提出“在世代之中存在”与“向着未来而生”的概念,试图在当代哲学语境下对由“生生”而“亲亲”,由“孝悌”而“仁爱”,再到“家国天下”的传统思想路径重新解读,提出以“归家”的姿态直面现代性的挑战与危机。


陈晓霞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荐书

社会道德风尚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


陈晓霞

九州出版社

2021年


……………………………


道德乃人的生命之寄托,是知行合一的生命实践,伦理则是成就道德的土壤。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修身、勤俭、治家、勉学、孝道、和睦为儒家的道德实践。社会道德风尚建设,既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是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程度的重要标杆。家风家教、社会风气、社会环境会影响人的道德水平,个人的道德状况同样影响社会风气的变化。《社会道德风尚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汲取多学科研究成果,提倡将社会正能量引导、家风家训家教、关怀道德代际传承、道德立法建设等运用到社会道德风尚建设中。



荐书

《中华家风箴言录》


徐爽

齐鲁书社

2021年


……………………………

在中国人心中,“家和万事兴”是家庭一切之根本。想要 “家和”,就要涵养家庭成员德行。《中华家风箴言录》回望中国古代的家风、家训,选取了60多个古代名人志士的家族故事,讲述如何实现教子成才、夫妇和睦、兴家立业,最终达到“家和”的最高境界,使家族根深叶茂。每个章节从古代的一句家训名言出发,旁征博引,条分缕析。当前正进行全民族、全社会的家风建设,迫切需要挖掘、弘扬蕴藏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家风家教资源,《中华家风箴言录》尝试让大众喜闻乐见的家训故事、家风格言重新焕发生命力,化解家庭中的难题,为建构和谐社会奉献绵薄之力。


叶子鹏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讲师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清华大学法学博士



荐书

任何经典都是从当下的实践经验中得到理解与重构,这是过去与现在之间永远的历史对话。中国共产党从多次历史危难中走出来,深刻认识到教条主义的危害,以及文明与经典都要接受当下实践的检验,只有在生命实践中才能真正得到理解与新生。


在《文化经典与中国共产党》中,李先生与董先生集聚了30多位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有着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全书上下两篇分别从中华文化经典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带来的深刻启示,及马克思主义经典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和实践产生的影响出发,探寻中国共产党人的阅读史、文化史、心灵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业已嵌入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和信念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相通,两者的有机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百年峥嵘过,风华前处看。中华文化经典中蕴含着的“心力”,深刻影响着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文化传统,也影响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国共产党如何“乱云飞渡仍从容”,以及脚下这片我们热爱的土地在四海风云中的光明未来。



荐书



绵延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犹如万古江河,源远流长。作为读者,读到一本把中国文化写得让人手不释卷的书不容易;作为作者,把中国文化的魅力用朴素的文字呈现出来更加不易。


在《万古江河》中,许先生以江河类比中国文化,以大海类比人类文化,以大江大河的发源和扩张比喻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一页一页翻读此书,仿佛走入几千年的时间隧道,中国文化发展运行的规律就像长江和黄河,从昆仑山中的无数条涓涓细流向远方的大海蜿蜒而下,奔流向东,一路包容各种文化形态。经过数千年之久,一个多元复杂、气势恢宏、包罗万象的文化江河终于形塑完成。许先生谈创作过程时提到,自己写成此书得益于梁启超先生《中国史绪论》的启示。他将中国文化形成的过程当做中国文化圈从小到大,从小部落文化到大区域文化,从北向南,从中原到四方,进而形成东方文化核心的扩大过程。读者还能从许先生娓娓道来的笔下,触摸到中国文化逐渐成长壮大的节奏,获得对中国历史的触碰感知,增强对祖国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期回顾:悄然会心,今天我们如何走进经典?| 东西问荐书


更多优质内容,

请关注“东西问”公众号

↓↓↓


编辑:徐雪莹、文龙杰

排版:韩娇娇

责编:彭大伟


悄然会心,今天我们如何走进经典?| 东西问荐书


如何用符号讲述中国文化?| 东西问荐书


中等收入群体是不是中产阶级?| 东西问荐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