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年会是“冷冬”还是“暖冬”?


10月11日,国家气候中心对外发布消息称,当前正在持续的拉尼娜事件将延续到2022—2023年冬季


10月9日,断崖式降温致全国多地“秒入冬”,市民在低温徘徊的南京街头经过。泱波 摄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ña”的音译,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现象,通过大气环流影响全球气候。


一般情况下,拉尼娜事件当年秋季后期(此处仅统计11月份),我国西南南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其他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尤其是华北南部、华中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等地;我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


发生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尤其是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北部、西北地区大部等地。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拉尼娜事件对我国冬季气候的影响有年代际差异。1951年以来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拉尼娜事件当年我国冬季气温均显著偏低,并出现冷冬现象。而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来拉尼娜事件当年气温偏高也时有发生,甚至暖冬现象也有出现。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1950—1980年,拉尼娜事件秋冬季(9月至次年2月)全国共发生139次冷空气过程(其中34次达到寒潮级别),以1972—1973年秋冬季的冷空气过程最多,达24次。1990年至2022年2月,“拉尼娜”事件秋冬季共发生141次冷空气过程(其中27次达到寒潮级别),2000—2001年秋冬季和2012—2013年秋冬季的冷空气最多,有23次。


今年秋季全国呈现“暖干”气候特征


年秋季以来(2022年9月1日至10月9日),全国平均气温16.7℃,较常年同期偏高0.6℃;全国平均降水量70.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9%,呈现“暖干”气候特征。


全国共有679个国家级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当月历史极值,其中安徽青阳、湖北阳新等321站达到或突破当季历史极值。


10月3日,上海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市民“全副武装”出行。汤彦俊 摄


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7少。全共有86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达到或突破当月历史极值,其中21站达到或突破当季历史极值,云南泸西突破历史极值。


国家气候中心提示,拉尼娜事件只是影响我国秋冬季气候的下垫面强迫重要因子之一,冬季气候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大气环流系统内部自然变率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国新闻社(CNS1952)综合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中国新闻网韦香惠
编辑:贾雨沁
责编:彭大伟

不顾警告,北约将举行核演习


德国总理:反对与中国脱钩!


本土新增374+1386,这地感染人数激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