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任何症状,男子确诊癌症!这类人要特别重视



你每年会定期体检吗?
体检是发现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
大家千万别觉得麻烦......

陪老爸体检,结果自己查出肠癌平时没有任何不适症状

李哥(化名),今年52岁。他的父亲70多岁,身体一向硬朗,但从没做过比较完整的体检。前阵子,李哥听说家里有个亲戚查出胃癌后,便想着要给父亲做一个体检。

 

这天,李哥陪父亲来到浙大一院体检。医生在和李哥聊天中得知其年龄已过50岁,目前虽然没有任何肠胃不适,但还是建议做个胃肠镜检查。

 

“其实我也知道这个检查好,可听做过的人说,做肠镜前要喝泻药。那个特别难喝,我就一直拖着没做了。”李哥这次采纳了医生的建议,给自己预约了一个包含胃肠镜项目的套餐。


体检结果出来了,父亲并没有严重的健康问题。然而,李哥自己的肠镜报告却显示:结肠有隆起。随后进一步的活检病理报告显示,结肠里的这个隆起是早期肠癌。


李哥大吃一惊,没有任何不适症状,身体里竟然埋着这么一颗“炸弹”。好在发现及时,很快接受了手术切除,目前恢复良好。


什么是肠癌

我们的肠道包括小肠和大肠,小肠极少发生癌症,因此肠癌通常指大肠癌,即结肠癌和直肠癌。

目前,大肠癌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谱中位居前五,据统计,每年每10万人中新发病人数约20-30人。


为什么大多数肠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大多数肠癌是从肠息肉(腺瘤型息肉)逐渐发展而来。较小的肠息肉不会让身体产生任何症状,即使少量出血肉眼也没办法发现。当肿瘤长到2cm以上继而发生癌变的时候,出血量增大,或导致排便改变,才容易被人注意到。


然而,现在大家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即使有一些轻微的症状也容易被忽视,我们常常接收不到身体发出的信号,所以才会导致病情进展。


肠息肉出现这些变化,危险系数更高


肠息肉,被称为“癌症的种子”,约有70%的结肠癌都由它恶变而来。但它的发病率非常高——50岁以上人群中高达31.7%。


不同类型的肠息肉,危险性也有所不同。

1. 常见的结肠息肉表现为粘膜隆起,表面光滑,癌变率较低,且癌变时间较长,一般及时根除即可。

2. 如果息肉较大,有溃疡糜烂(特别是大于2cm)、自发性出血的表现,往往提示息肉出现局部癌变,要尽快根除,否则半年到一年以后就可能变成进展期肿瘤。

3. 如果息肉颜色与肠壁颜色接近,形状扁平,临床上称为侧向生长的肿瘤,很可能一个基因突变就直接变成肿瘤,危险性特别高


3个细节可能是肠癌“信号”
一定别忽视!


1. 大便形状及规律改变

正常情况下,大便约有两三公分粗细,而且是成形的。如果大便明显变细,或表面有沟痕,可能预示肠癌。这是因为肿瘤占据了肠腔,导致肠腔狭窄,大便只能小范围通过。

另外,排便规律改变,如便秘、腹泻交替等,也可能是肠癌预警。

2. 血便、粘液便

便血是肠癌的常见症状。而血便的性状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出血量

  • 如果肿瘤离肛门口较近,即使出血量很少,也会出现鲜血便,患者也可能有排便刺激、里急后重的感觉(痔疮便血为无痛性便后鲜血,注意区分);

  • 如果肿瘤位于直肠,直肠粘膜可以分泌很多黏液,这种情况往往会出现黏液血便,颜色不一定是鲜红的;
  • 如果肿瘤位于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越往上走,血便在肠道中走行的时间越长,颜色就越深。

3. “空一拍”的屁

空一拍的屁其实就是指想放放不出来的屁,这可能提示肠道出现了肿块,导致肠腔不完全梗阻,从而引起排气不畅,患者还可能有肚子胀的表现。


这类人应从40岁开始定期筛查结直肠癌


专家建议, 一般人群应从50岁开始筛查结直肠癌。即无结直肠癌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50岁以上人群,无论男女、无论是否存在症状,都应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高危人群应从40岁开始定期筛查结直肠癌,包括:


1、有炎症性肠病史。

2、有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排便习惯改变。

3、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术后、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

4、有下腹部放疗史。

5、不明原因贫血、体重下降、大便隐血阳性。

6、本人有癌症病史。




中国新闻社(CNS1952)综合自浙大一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我是大医生官微等

编辑:梁静

责编:彭大伟


“青糍”去世,死因公布


突发!以色列遭袭


重大刑案犯罪嫌疑人,跳楼身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