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世界排名第68位,第6次出战奥运会。在40余年的职业生涯里,尽管倪夏莲从未拿过奥运会冠军,但她对乒乓球的理解和热爱,似乎要比金牌更打动人。
图为倪夏莲(左)享受比赛乐趣。中新社记者 赵文宇 摄
北京时间7月31日,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单1/16决赛,倪夏莲0比4(5比11,1比11,11比13,4比11)不敌孙颖莎,结束了自己第六次奥运之旅。这是她第六次代表卢森堡出战奥运女子单打的比赛,同时她也成为奥运会乒乓球史上年龄最大的参赛者。倪夏莲1963年出生在上海,父母都是普通工人。1977年,上海市选拔全国乒乓球少年比赛队员,倪夏莲以第二名的成绩入选。8月,她以上海队主力身份,获团体冠军和女单冠军。1978年,15岁的倪夏莲成为了上海队的主力队员。次年在第四届全运会上战胜曹燕华等世界一流名将,获第四届全运会女单亚军,同年入选国家队。1983年,年仅20岁的她在第37届世乒赛中代表中国队获得团体冠军,并与郭跃华搭档获得混双冠军。倪夏莲成名,与她独特的打法有关。她左手直拍,采用长胶拍,球路变幻莫测,被称为“怪球手”。长胶是中国人60年代发明的,而倪夏莲创新了直板长胶攻拉推结合倒拍打法,是这一打法的“祖师奶奶”。1986年,倪夏莲从国家队退役,辗转海外。1989年,她与德国一家俱乐部签约。在德国打了两年球后,倪夏莲定居卢森堡。2000年悉尼奥运会,37岁的倪夏莲代表卢森堡出战,终于圆了自己的奥运梦,并且打入了女单16强。那时,倪夏莲就认为这是自己的第一届也是最后一届奥运会,但谁也没想到,接下来,她又打了五届。悉尼、北京、伦敦、里约、东京,直至如今的巴黎,6届奥运会,数不清的对手,倪夏莲已经由一名“老将”变成“更老的老将”。相比其他队员,第六次参加奥运会的倪夏莲显然更加松弛。和老友叙旧、接受媒体采访、拍摄视频分享日常,即便不是夺冠热门,倪夏莲的曝光度依然居高不下。本届奥运会女单正赛首轮,倪夏莲大比分4比2战胜土耳其选手阿尔廷卡亚,取得自己第六次奥运之旅的开门红。获胜后的她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展望下一场与夺冠热门孙颖莎的焦点之战:“我觉得我已经完成任务啦。我很高兴可以有机会跟孙颖莎打,这是我难得的机会,向她学习,我争取多赢一分是一分。”而在这场对决正式开始前,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为了帮助孙颖莎、王楚钦更好地准备与朝鲜队之间的混双决赛,与朝鲜选手打法相似的倪夏莲并未理会“单打对阵孙颖莎前暴露打法”的杂音,主动化身陪练,为“莎头组合”夺冠立下战功。这一幕也让本就拥有良好人缘的倪夏莲收获大批粉丝,社交媒体上网友对于她的感谢不胜枚举。
“做人要有腔调。”生于上海的倪夏莲用久违的家乡话道破原因。在她看来,这是回报祖(籍)国和中国乒乓球队的方式之一,她为此倍感幸福。说罢,她笑眯眯地望着不远处的年轻后辈和对手,眼神中满是怜爱。图为孙颖莎(右)和倪夏莲在赛后交流。中新社记者 赵文宇 摄当地时间7月31日,倪夏莲站在女单1/16决赛的舞台上,与孙颖莎隔台相望。本场比赛过程如预期一样,孙颖莎全面掌握场上主动,几乎没有遇到太多挑战,仅用29分钟,就直落四局赢下比赛。虽然在这场“相差38岁”的对决中败下阵来,但全场比赛倪夏莲的脸上始终带着笑意,孙颖莎也一改参加混双比赛时的凝重表情。当孙颖莎每每打出好球,倪夏莲或拍手,或点头,这在竞争激烈的奥运赛场并不多见。当最后一球打完,倪夏莲双臂张开,脸上未见丝毫沮丧之情。她先是依次与孙颖莎及其教练邱贻可握手致意,而后兴奋地与丈夫兼教练托米相拥庆祝。此刻,现场观众集体起立,向这位老将致以长久的掌声。“莎莎打的太棒了,打得我完全找不到边,但我很努力,你看到了吧。”走下赛场,倪夏莲笑言本届奥运会足够享受:“我的第一个梦想是参加奥运会比赛,第二个梦想是赢一场比赛,第三个梦想是与孙颖莎比赛,都实现了!”马龙曾在聊到倪夏莲的时候表示:“我能想象到对于她这个年龄来说,她依然还能打球,我觉得这真是能给她享受生活,包括享受乒乓球带给她的东西,她没有必须要赢的压力,她输了也正常,赢了也更高兴,我觉得这是竞技体育最好的一面。”几年前,倪夏莲曾在接受访谈时用诗句表示:“长长的旅途中我经历过艰困,也品尝过命运的恩赐,在欣喜落泪的时刻,感受到了向上的力量。”在崇尚力量和奖牌的奥运赛场上,倪夏莲的故事代表着一套截然不同的另类叙事。她证明了奥林匹克可以无关年龄,无关输赢。竞技的目标不一定是对手,也可能是自己。
中国新闻社(CNS1952)综合自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澎湃新闻、极目新闻、新京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