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书架】|沈昌文:天天还在想“知道”
『旧时月色 新派书香』
文|沈昌文
◆ ◆ ◆
到写现在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已虚岁八十。在这之前,我用过种种借口来为自己找理由还能混迹江湖,不致让自己真正从出版江湖上退下来。例如,我曾借用一位台湾作家的书名,称自己是“不良老年”,于是放肆从事在大陆的体制下老人不当为的“不良言行”。我还窜改领袖语录,到处宣扬“革命就是请客吃饭”,使自己天天能上宴席。我说过,自己现在主要做的是很简单一件事情:“做媒”,戏称自己是上海长大的宁波人,宁波人喜欢作媒,煤人常说的是包生儿子或者包生女儿,而我现在的“作媒”多半是某家媒体让我帮助找人。
我曾用很恶劣的语词来概括自己退休以后的编辑行当:吃喝玩乐、谈情说爱、贪污盗窃、出卖情报、坐以待币。头四个字不言自明。“谈情说爱”是指要处处向有文化的知识人表达衷心爱戴,然后,方能领会或“盗窃”他们的智慧。我常对同事说,在国营单位工作,千万不要对有形资产贪污盗窃,这风险太大,且声誉不佳。但是,盗窃无形资产,即借机学习领会能者的智能,应当是合法的。“出卖情报”多半是指告诉别人某某学人的联系办法。有些单位很客气,在我效劳之后,往往允诺我去报销一定数目的餐饮费用,于是我把单据寄出,在家里“坐以待币”。
可惜的是,眼下精力衰颓到连这些不良作为也往往做不到了。我现在挺爱读大块出的《在自己房间里的旅行》。南方朔先生在此书序言中说:“这本小册最发人深省的”,是作者“在自己的房间里阅读与反思的部分”。我躲在自己的房里,但颇少“反思”,只是还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我每天上网几个小时,藉此知道世界上人们在干什么。“知道”,眼下是我生命的全部。
想想自己的一生,我经常用一句苏词来描述一一“也无风雨也无晴”。我没有这雅兴——在退出江湖后还经常通习中国古典。苏东坡的这句诗,是海外学者庄因先生写给我的。我回顾自己的一生,与此境况实相类似。我没有像许多朋友那样备受种种苦难,但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自然也天天在惊恐中度日。直到改革开放,在我真算是大晴天了,但内部矛盾重重,直至退出江湖。
上帝待我不薄,让我能苟活到今天。在斗室“旅行”之余,常常遵循大学者庄因先生的启示,一个人诵习苏老先生的诗句,藉以自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作 者-
沈昌文,1931年生,上海人。1951年3月考入人民出版社(北京)校对科,从1951年3月至1985年12月,在人民出版社任校对员,秘书,编辑,主任,副总编辑。1986年1月至1995年12月,任三联书店总经理兼《读书》杂志主编。1996年1月退休,退休后又发起创办《万象》杂志。继续为出版事业奔走忙碌。
著有《阁楼人语》《书商的旧梦》《最后的晚餐》《知道》等。
推荐阅读▼
《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沈昌文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进店购买此书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