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尚书·书架】| 杨绛:且将人生一饮而尽

冯小蘅 深圳尚书吧 2022-12-03



『旧时月色  新派书香』

杨绛

写作《将饮茶》时,杨绛(1911年--2016年)已是古稀老人了。这本散文集由5篇回忆性文章组成,主要追述了父亲杨荫杭、三姑母杨荫榆的生平钱钟书与《围城》的创作;“文革”前期夫妻二人的遭际和一些随感。平实而动人。

《回忆我的父亲》


杨荫杭(1878年--1945年)


 “故人笑比中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读到此句,不免心生萧索,这是中年杨荫杭对女儿杨绛说的,也恰好奠定了这一篇文章的基调。


杨绛回溯了山河破碎时一个开明知识分子飘零的一生。杨荫杭十九岁考入南洋公学,后出国留学,先后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江苏省高级审判厅厅长,因捍卫司法独立,被袁世凯调往京师任高等检察厅长。辞职后做过《申报》副编辑、律师和震旦大学老师。


父亲去世后,杨绛回苏州旧宅,大厅空荡荡,家俱不知所踪,正中停着棺椁。无处落脚,她只能坐在门槛上傻哭,当初结婚时缠结红绿彩绸的梁柱上,白布幔随风飘荡,而父亲书案的文玩也流落到路边的珠宝店里。一切应了《好了歌注》的唱词:“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肠,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篷窗上”,盛衰不过一瞬间。同时也更让人明白:国运即是家运,枯荣悲喜从来一体。


“香山失陷的前夕,我母亲去世。父亲事先用几担白米换得一具棺材,第二天,父女三个把母亲入殓,找人在蒙蒙阴雨中把棺材送到借来的坟地上。那边我国军队正在撤退,母亲的棺材在兵队中穿过。当天想尽方法,请人在棺材外边砌一座小屋,厝在坟地上。据大姐讲,我父亲在荒野里失声恸哭,又在棺木上、瓦上、砖上、周围的树木上、地下的砖头石块上——凡是可以写字的地方写满自己的名字。这就算连天兵火中留下的一线连系,免得抛下了母亲找不回来。然后,他不得不舍下四十年患难与共的老伴儿,带了两个女儿到别处逃生。”



《回忆我的姑母》


杨荫榆(1884年--1938年)


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写了一位血腥镇压学生运动的女校长,杨荫榆。


她是杨绛的三姑母。祖母认为她貌丑无盐,从小不被喜爱,被指婚给一个傻子,后逃出家庭,出国留学,成为一名知识女性,1924年,被任命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女师大”风潮后转入苏州女子师范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因长期庇佑被欺侮的百姓,被日军射杀,尸体抛入河中。


她孤僻古怪,敏感,易怒,不得人心,但也不畏强暴;是一个需要批判的人,也是一个被损害的人。


“一九三九年我母亲安葬灵岩山的绣谷公墓。二姑母也在那公墓为三姑母和她自己合买一块墓地。三姑母和我母亲是同日下葬的。我看见母亲的棺材后面跟着三姑母的奇模怪样的棺材,那些木板是仓卒间合上的,来不及刨光,也不能上漆。那具棺材,好像象征了三姑母坎坷别扭的一辈子。


我母亲曾说:‘三伯伯其实是贤妻良母。’ 我父亲只说:‘申官如果嫁了一个好丈夫,她是个贤妻良母。’ 我觉得父亲下面半句话没说出来。她脱离蒋家的时候还很年轻,尽可以再嫁人。可是据我所见,她挣脱了封建家庭的桎梏,就不屑做什么贤妻良母。她好像忘了自己是女人,对恋爱和结婚全不在念。她跳出家庭,就一心投身社会,指望有所作为。她留美回国,做了女师大的校长,大约也自信能有所作为。可是她多年在国外埋头苦读,没看见国内的革命潮流;她不能理解当前的时势,她也没看清自己所处的地位。如今她已作古人;提及她而骂她的人还不少,记得她而知道她的人已不多了。”




《记钱钟书与<围城>》


杨绛与钱钟书


这篇记的是钱钟书和《围城》,讲述了《围城》背后的人和事,对热衷考据的人来说,这篇提供了一些原型参考。


写钱钟书其人的部分着墨于为人做事的“憨”和对书本、学问的“痴”。


“钱钟书在《围城》的序里说,这本书是他‘锱铢积累’写成的。我是‘锱铢积累’读完的。每天晚上,他把写成的稿子给我看,急切地瞧我怎样反应。我笑,他也笑;我大笑,他也大笑。有时我放下稿子,和他相对大笑,因为笑的不仅是书上的事,还有书外的事。我不用说明笑什么,反正彼此心照不宣。然后他就告诉我下一段打算写什么,我就急切地等着看他怎么写。他平均每天写五百字左右,他给我看的是定稿,不再改动。后来他对这部小说以及其它“少作”都不满意,恨不得大改特改,不过这是后话了。


钟书选注宋诗,我曾自告奋勇,愿充白居易的‘老妪’——也就是最低标准;如果我读不懂,他得补充注释。可是在《围城》的读者里,我却成了最高标准。好比学士通人熟悉古诗词里词句的来历,我熟悉故事里人物和情节的来历。除了作者本人,最有资格为《围城》做注释的,该是我了。”



《乌云的金边》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


《将饮茶》的最后几篇是一些往事的追忆和人生随感。历尽浮华的杨绛,把悲喜隐去了大半,平和淡然。

按西方成语:‘每一朵乌云都有一道银边’。丙午丁未同遭大劫的人,如果经过不同程度的摧残和折磨,彼此间加深了一点了解,孳生了一点同情和友情,就该算是那一片乌云的银边或竟是金边吧?——因为乌云愈是厚密,银色会变为金色。


常言‘彩云易散’,乌云也何尝能永远占领天空。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可磨灭的,倒是那一道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



《将饮茶》目录  · · · · · ·

孟婆茶(胡思乱想,代序)
回忆我的父亲
回忆我的姑母
记钱锺书与《围城》
收藏了十五年的附识
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
隐身衣(废话,代后记)
出版说明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图书



—FI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