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竺古道,西藏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老司机”

西藏商报 2018-08-06

西藏,神秘而古老,是净涤心灵的神圣之地,是梦想中的诗和远方。西藏,融合着美丽的到达和精神的共鸣,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分布有1400多处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


我国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刚刚过去,我们聚焦西藏人文与历史、自然和文化,绕不开一条私藏雪域高原美与内涵的神秘古道。它,横贯祖国西部,沿途的名胜、佛殿、古堡、寺庙、遗迹、民俗、文化无不彰显着西藏的独一无二。


它,就是唐竺古道。



这是一条象征着民族交好的和亲之路,大唐的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先后入藏,嫁给松赞干布。从此,使臣和商旅往来不断,踏出了一条五六千公里的“黄金路”。


这是一条心怀信仰的求法传道之路,莲花生大师一路显现神迹、降妖伏魔,进藏传授佛法。此后,东西高僧往来络绎不绝,弘法取经。


这也是一条连接世界相互成长的友谊之路,王玄策远赴天竺取蔗糖之法,阿尼哥从尼泊尔到元大都建造宫殿,来唐使者经此引入外来作物。


这更是一条汉藏一家亲的和平之路,1788年和1791年,廓尔喀侵略军两次入侵西藏,乾隆皇帝派福康安率领17000名清军入藏救援,成功将廓尔喀侵略军赶出西藏。



唐竺古道,一路冰川、峡谷、湖泊、草原尽览,既有动人的传说故事,也有瑰丽的自然美景,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这里有中国最大的镀金铜坐佛——扎什伦布寺的强巴佛。


这里有世界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


这里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这里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绒布寺。


这里有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


这里还有中国最早一幅反映民族团结的画卷——唐初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它描绘了公元641年,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来迎文成公主入藏时的情景。



千年古道,人文走廊,除却闻名遐迩的中国之最和世界之最,数不尽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正在等待世人满怀惊喜的目光,去发现,去崇敬,去保护,去珍视。让我们一起看看,唐竺古道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01

孜珠寺

雪域山巅的雍仲苯教


孜珠寺是藏东地区现存规模最大、教徒最多的苯教寺庙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二三千年前。这里异峰突起,挺拔险峻,怪石嶙峋,禅洞叠叠。登临海拔4800米时,孜珠山那奇异陡峭的山峰形状如同龙脊,巍峨雄奇,惊心动魄,在西藏可谓无与伦比。


每年6月底,孜珠寺有一年一度的法会和跳神舞蹈。从藏历(汉历同)鸡年起算,孜珠寺每13年举行一次大型的苯教神舞——《天堂与地狱》,讲求因果,教人行善,倡导和平。现在全藏唯有孜珠寺可以重现此舞的原貌。



02

赞丹寺

藏北小布达拉宫


赞丹寺建于五世达赖之时,相传这里就是史诗《格萨尔王传》里格萨尔王的爱妃森江·珠牧的出生地。整个赞丹寺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壮观,分红白两个建筑群,远看外形酷似布达拉宫,是藏北地区最早的黄教寺庙。寺内珍藏大量的佛像、壁画、藏经印册等,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03

羊卓雍措

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


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位于山南浪卡子县境内。羊卓雍措是高原堰塞湖,大约亿年前,因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面积大约是杭州西湖的70倍。羊卓雍措中有大小岛屿21个,岛上生活着各种候鸟,使这里成为西藏最大的水鸟栖息地和野生禽类的乐园。


羊卓雍措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岛屿、牧场、温泉、野生动植物、寺庙等多种景观为一体的、独特的自然风景区。这里湖光山色,风景如画,使人有置身仙境之感。



04

宗山古堡

抗英遗址英雄城


江孜宗山古堡也叫江孜古堡。位于日喀则市江孜县城里,因古堡所在的石山叫宗山,“宗”,在过去的西藏是行政单位,相当于县。所以这个城堡实际上就是县府。民主改革以前,西藏政教合一,县府既是官府,也是寺院,宗教色彩很浓,城堡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座宫殿式的寺院。


这里是1904年西藏人民抗击英国侵略军的地方,也是电影《红河谷》的拍摄地。1961年,宗山抗英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来在宗山下面的广场上修建了江孜宗山英雄纪念碑。1996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将这里定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2009年,被评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05

扎什伦布寺

不光是一座寺,还是一座城


扎什伦布寺,也称“吉祥须弥寺”,为历代班禅额尔德尼驻锡之地,是西藏日喀则市最大的寺庙。


这里,有着500多年历史,有世界最大的铜铸强巴佛,57间经堂,3600多间寺院建筑。寺内文物众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06

绒布寺

离天空最近的寺庙


位于珠峰脚下的绒布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海拔5150米。寺院分新旧两处,旧寺位于新寺以南3公里处,靠近珠穆朗玛峰,尚存莲花生大师当年的修行洞,以及印有莲花生手足印的石头和石塔等。



07

丁青热巴舞

藏东的“吉普赛”舞


丁青县位于昌都市,在藏语中,“丁青”意为大鹏鸟之子,素有“热巴艺术之乡”的美称。


热巴,主要流行于藏东地区,是一种由铃鼓舞为主,伴有舞蹈、朗诵、戏剧、杂技、武术为一体的综合表演艺术。热巴的前身是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的“巫术”和“图腾舞”。由于丁青热巴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独特的风格、丰富的内容、高超的技巧、风趣的说辞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雪域高原上古老灿烂文化艺术中一朵多姿多彩的奇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08

羊卓姜谐

羊湖边的古老民间歌舞


“羊卓”是指位于羊卓雍措一带的浪卡子县。“姜谐”即“打狼歌舞”,是在萨迦地方政权时期产生的一种完整的民间歌舞表演艺术形式,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羊卓姜谐具有词句优美,朴实易懂的特点,带有强烈的生活气息。2006年,羊卓姜谐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羊卓姜谐的表演者由6位女歌手和10位男歌手组成。由“谐本”(歌师)一人通过说顺口溜来介绍内容,此顺口溜叫“江雄”,同时歌师负责击打小钹,男女歌手表演“谐旺”和“谐给”。“谐旺”以歌为主,歌词传说是由莲花生大师授记的,共有22首“谐旺”歌曲。“谐给”以舞为主,口头诵领艺诀,有22个舞段。



09

藏戏

来自青藏高原的赞歌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2006年5月20日,藏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



一条古道,连接起汉藏的民族情谊,见证了唐朝以来的古今历史,串联起独具特色的西藏艺术文化。它,不止是一条路,更是西藏的文化标签,是整个西藏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浓缩,是造物主对西藏最美好的馈赠。这些遗产是文化之魂,是精神之根,理应获得更多的关注,世世代代保护并传承下去。


本期编辑:秦盼 李涛


猜你喜欢


“端午游勒布”活动火热报名中,一大波美景在向你招手!


棒呆!西藏这个地方将建玻璃栈道,想想都刺激


满城飘香,在拉萨静赏花开半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