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玉麦,聆听玉麦人的故事

黄慧英 西藏商报 2018-08-06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在这个主题感召下,玉麦乡几乎成了全中国最闻名的乡,不少人慕名前往。近日,由山南市旅发委、隆子县政府主办,西藏传媒集团、隆子县旅发委承办的“走进玉麦”采风创作活动举行。在玉麦,我们聆听了玉麦人的故事。他们当中,有的人终其一生,坚守玉麦;有的在玉麦生活工作10余年,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玉麦;也有的人默默在玉麦生活着,护林巡边对于他们来说是责任,也是义务。因为有他们,这片丰饶的土地以“家”的名义,留在了祖国的版图。


01

我爱上了玉麦这片土地


巴桑次仁

年龄:30岁

居住玉麦时间:11年


在玉麦乡政府临时办公地点见到了巴桑次仁,他刚从玉麦乡在山上的牧场下来。简单吃完饭,又投入到忙碌的工作当中。巴桑次仁是玉麦村的村支书,村集体有30多头牦牛,平时其他村民可以帮着照顾,但他不时也要到牧场看看,除了照看牦牛,他还会了解一下村民们有没什么需要帮忙的。


晚上9点多,巴桑次仁终于能坐下来和我们聊聊天。这是他到玉麦的第12个年头,他说:“这10来年,我真的可以说是见证了玉麦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巴桑次仁来自同在隆子县的加玉乡,作为家中长子,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高中毕业后,巴桑次仁就开始在社会上工作。2006年底,隆子县教育局面向社会招聘乡村教师,巴桑次仁成功入选并被选派到玉麦乡。


“当时听说玉麦条件苦,但想着自己是农村的孩子,也年轻,吃点苦没什么。”抱着这样的想法,按照约定,2007年藏历新年期间,巴桑次仁独自踏上了去往玉麦的路途,一走就是三天。“第一天先从加玉乡到了隆子县城,第二天到了曲松村以后,去玉麦的路上大雪封山,又在村里住了一天,第三天徒步到的玉麦。”虽然路途艰辛,但一到玉麦,巴桑次仁便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到玉麦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学生家长就在村口等着,还给我做了藏包子和很多吃的庆祝,当时玉麦物资匮乏,吃到这些已经是很隆重了。”


到了玉麦的第二天,巴桑次仁就开始上课了。当时还没有教室,就在乡政府的一间土房上课。学生共有5个,最大的10岁,最小的7岁,因为都没怎么读过书,基础也都差不多。汉语、藏语、数学……巴桑次仁一人身兼全职,间插着还给孩子们教音乐和体育。三年下来,5个孩子全部以优异成绩升入山外的扎日乡小学继续读书。


2008年,玉麦乡开始筹备建电站。当时的玉麦乡书记就将发电的任务交给了巴桑次仁。事实上,巴桑次仁也对建设水电站一无所知,最终,巴桑次仁对照说明书和仪器,逐字逐句地反复琢磨。10多天之后,他请村民帮忙把仪器安装到位,又关起门来小心调试,摸索了一段时间后,终于让机器正常运转,成功发出电来。


2009年年底,玉麦乡里再没有适龄儿童上学,小学自然就停办了。巴桑次仁又接过了管理电站的工作。到了2010年底,巴桑次仁被派往山南职校学习西医,原乡医调走之后,巴桑次仁接任了玉麦乡的医生。2011年,新的玉麦乡政府正式成立,下设玉麦村,巴桑次仁被选举为玉麦村的第一任村支书。同时,他通过函授学习,于2012年取得了藏医学院的大专学历。2013年开始,受隆子县组织部安排,巴桑次仁又在西藏大学文秘专业通过函授学习了三年。而这些所有学习和工作,都没有耽搁他管理发电站,尽可能让发电站正常运转。直到2017年,玉麦乡接入国家电网。



02

传承守边精神,为家乡多作贡献


央宗

年龄:55岁

居住玉麦时间:55年


在返程路上,我们在玉麦乡山上的牧场遇见了和姐姐卓嘎一同当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的央宗。每年夏天,央宗和玉麦乡其他几户村民都要在这里放牧。


早晨,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牧场有些寒冷。雨雾蒙蒙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央宗就在路边给自家的牦牛挤奶。55岁的她,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玉麦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整个玉麦乡就只有父亲桑杰曲巴、姐姐卓嘎和央宗生活在这里,守护着3644平方公里的土地。


过去,玉麦乡的牧民只能靠放牧为生,挤奶、提炼酥油和奶渣。由于阴冷潮湿,光照少,玉麦没有耕地,粮食也需要用畜产品和其他土特产去附近的村庄交换。“现在国家政策好了,我们护林、巡边、固边都有补贴,这些我们就能多留些自己用了。”央宗说。而在路另一侧的山坡上,有几间修葺一新的房屋。这些也是乡里给在山上放牧的老百姓新修的,加固、防水……条件比从前好了许多。目前,通电的问题也基本解决了。附近的移动基站也正在建设,修好后,这里的通信信号将大大增强。


知道将有40多户群众从其他地方搬来,央宗很高兴多了这么多邻居,也希望和他们一起,把爱国守边的精神传承下去。



03

小群宗(右一)和乡邻们唱起玉麦民歌。


住在玉麦,做好玉麦的守护者


小群宗

年龄:41岁

居住玉麦时间:22年


现在的玉麦乡有4间商铺,小群宗家的商铺算是其中开得比较早的一间。1996年,响应政府号召,次仁措姆和丈夫扎西曲杰从扎日乡迁入玉麦乡,大儿子次仁曲杰、二女儿小群宗和小女儿拉吉白玛也随着父母相继来到了玉麦乡。因为家里的牦牛不太多,1999年,小群宗在玉麦乡开始经营商铺,后来还开了家庭旅馆。如今,玉麦边境小康乡村建设项目正在开展,原有的房屋已经拆除,小群宗和其他3户商家在临时搭建的板房经营商铺。不大的板房内,除了销售零食饮料、水果、日用百货,还有几张桌椅,有需要的顾客可以在这里吃一些简餐。得益于2016年实施的光纤到户工程,玉麦乡全乡已实现光纤宽带及Wifi全覆盖。顾客可以通过扫描墙上贴着的二维码,实现无现金支付。


小群宗的孩子现在准备上高三,学习比较紧张。对于孩子的未来,小群宗说,还是看她自己想做些什么。而自己呢,很期待新民居的建成,今后会继续住在玉麦,做好玉麦的守护者。



04

生活好了,要继续守边护边


卓玛拉宗

年龄:29岁

居住玉麦时间:19年


在小群宗的商铺附近,是卓玛拉宗一家经营的商铺。卓玛拉宗也是随着家人搬来的,那年,卓玛拉宗才10岁,因为家里的子女太多,在家乡生活比较困难,就在两位姐姐之后也来到了玉麦。这里草木茂盛、空气清新,海拔也相对较低,方便放牧,也更适合生活。


卓玛拉宗告诉记者,经营店铺、餐馆、旅馆,每个月能给她家带来5000元左右的收入,加上护林补助、边境补助和放牧等,卓玛拉宗家一年的人均纯收入超过5.5万元。


在玉麦,零食饮料类价格基本与市区无差,比如普通的矿泉水,在这里一瓶也就卖3元。相比之下,蔬菜、水果的价格就比较贵了。像夏季解暑必备的西瓜,在玉麦每斤要卖到6元。不过,这个问题也即将解决。玉麦乡乡长胡学民告诉我们,玉麦乡政府在河流下游选定了地点,温室大棚正在建设中。相信不久的将来,玉麦乡村民就能吃上当地种植的蔬菜水果了。


卓玛拉宗的孩子旦增片多今年5岁,穿着小花裙子的她显得无忧无虑。即将到上学的年纪,按照以往的情况,最近的上学的地方是扎日乡,距玉麦乡有70多公里。说到上学,旦增片多有点不高兴了:“我不想离开妈妈,要是到扎日上学,我就得很久才能见到妈妈了。”在玉麦边境小康乡村建设项目中,乡里的完全小学也在配套解决的公共服务设施范围内。旦增片多说:“我希望乡里的学校可以早点建好,这样就算要上学,我也可以每天都见到妈妈。”


“玉碓灵草满山,玉麦秀水遍地。56个民族永结同心,跳起欢快的舞蹈。”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大群宗、卓玛拉宗和小群宗在商铺里给我们唱起了这首玉麦民歌。歌声和屋顶的国旗一起,飘扬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


本期编辑:秦盼 李涛

实习生:付浩彬


猜你喜欢


米拉山隧道全线贯通!


西藏阿里大规模古遗址联合考古启动,这些文物显示存在“高原丝路”


点赞!即日起,拉萨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公交卡无需本人前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