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与石“对话”,雕刻师流淌在血液里的热爱

李海霞 西藏商报 2019-04-02

在第四届藏博会现场,“文创西藏”特色文化专题馆内,国家级、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汇聚一堂,无论是动漫元素,还是传统手工艺品,无不让人啧啧称叹。人们在感叹这些文创产品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的同时,也总想了解每一件精美作品背后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走近以西藏圣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嘎玛杰才带来的象牙玉雕刻为代表的文创产品,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世代传承:嘎玛杰才已是第六代

因为家族世代雕刻的原因,嘎玛杰才从8岁开始,就学习玉石雕刻技艺,如今已经过去30多年,他也从稚嫩的孩童变成了非遗传承人。


记者 李海霞 摄


要说他世代雕刻的家族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755年,赤松德赞时期著名的忠朵仓家族,在当时是地位崇高的匠人大家,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传承的工艺包括唐卡、铜佛雕刻等。


从忠朵仓家族传承下来的是嘎玛瑞巴玉石雕刻技艺。古代藏语中,嘎玛瑞巴是指天上的陨石降落在地球后形成的一种宝石,如同星星一样纯净洁白,汉白玉、大理石、象牙玉等,皆为高原上最早的石雕材质。而今,在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地,依然可以看到1000年前忠朵仓家族的嘎玛瑞巴雕刻作品。嘎玛杰才便是嘎玛瑞巴玉石雕刻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


见到嘎玛杰才时,他正在为围观的人们介绍每一件作品的含义,还有一些细节上的内容。此次藏博会,他带来了百余件作品,均为象牙玉雕刻。人像、动物、丰收图景、手串饰品……展现在眼前的每一件都精美绝伦。


嘎玛杰才供图


身着白衬衫、蓝色牛仔裤的嘎玛杰才,看起来并不太像一位玉石雕刻者,直到我们坐下来聊起雕刻,他侃侃而谈时,才发现他眼底闪现的光芒,那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热爱。



因材施艺:每块石头都有自己的个性

玉石雕刻并不是一开始就能上手的,在12岁之前的几年里,嘎玛杰才只能刻玛尼石。直到12岁之后,来到拉萨求学,期间一边上学一边雕刻。这也为他日后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打下了基础。


有了坚实的基础做支撑,才有了他对玉石的敏感,他知道自己要找的不同类型的石头藏在哪个海拔段,会在怎样的地方。“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灵性和个性,西藏独特的气候、自然条件创造出了独特的石头,所以我能做的就是牢牢记住它们的特性。”嘎玛杰才说。


他也知道哪个时间去寻找石头才能有收获。“冬季万物凋零,石头更好找一些。夏天草木繁盛,石头隐藏太深,不好找。”说到这里,他也谈到当初想要放弃。“有段时间我真的想放弃了,因为石头太难找,我去遍了所有能去的地方,还是没有收获。”也许,每一个匠人都会有这样一段低落期吧,好在最终他“活”过来了。


嘎玛杰才供图


与他而言,得到一块好石头,是天赐的缘分。好好珍惜这个缘分的最好办法便是让石头展现最美的一面。为了展现这份美,他往往要花很长的时间与石头“对话”。“每一块石头都是有故事的,不断观察其成色、结构、特性,才能探知它们的内在,才能用作品展现它们的美。”嘎玛杰才说。


每一次雕刻都必须一步到位,否则就是功亏一篑。从选材到设计到磨样再到精雕、细雕最后抛光,环环紧扣。“别人定制是有主题的,比如这个牦牛,我就要按照客户的要求去寻找石头。”嘎玛杰才拿起一件牦牛雕刻作品介绍,“找到石头后先要看它的成色,再决定牦牛的身体怎样呈现出来。你看这块石头不是洁白无瑕的,这里有黄色斑点。那么,我就要选择雕成它身体靠近地面的毛,更显逼真。”果然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头牦牛身体靠近地面的位置像是沾染了泥土,栩栩如生。


记者 李海霞 摄


仿佛与石心有灵犀,每一块石头都能被他玩出各式花样,石头最后被雕刻成的样子,让人看了觉得:原本就是那样。



不忘初心:慢下来享受雕刻过程

熟悉每一种石头的特性,还需要预知每一块石头内部是否有裂纹,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假如突然出现裂纹,就需要改变思路,否则这件作品就废了,这也意味着他要有足够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些只能靠经验,不是一两句话别人就能学习到的。“遇到这种情况只能转变思路,不然石头就被浪费了。每一块石头来之不易。”嘎玛杰才说。我们无法猜测在这漫长的雕刻时光里,他究竟遇到过多少次这样的难题,才能有今天这样处变不惊的能力。但面对他的作品,每个人都能看到从中透露的那份虔诚。


嘎玛杰才供图


“象牙玉药用价值很高,在藏医《晶镜本草》中记载,象牙玉是藏药材,与其它药材相配有治疗血管病、抑制神经痛之功效。”嘎玛杰才说。其实,这些都是他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到的。好学促使他的作品越来越有味道。


对于嘎玛杰才来说,只有待在工作室,才是他最享受的时候。“雕刻这事儿急不得,哪怕技艺再好,也要慢慢来。”嘎玛杰才说。


慢下来享受雕刻的过程,慢工出细活是他追求的极致。一年雕刻6—8件,已经算是丰产了。因为在石头上雕刻出草木山水、人像动物,都是需要灵感来设计的,这是最考手艺人审美的一步,经验老道的嘎玛杰才会因材施艺,但也常常为此苦恼。


嘎玛杰才供图


嘎玛杰才的工作室里有一块巨石,是在一次博览会上遇见的,当时他就告诉自己这是一块好石头,一定要买过来。但是巨石价格昂贵,这让他犯了难。“我就想着卖掉房子,将石头‘拿下’,但是身边人都觉得我疯了,不可理喻。”嘎玛杰才说起这事儿笑了,“但我知道如果不能拥有,一定会遗憾的。最终我卖了房子,买回了那块石头。”


石头买回来了,但他一直没有动手雕刻,因为他要发挥它最大的价值。所以,10年了,他时常与这块巨石“对话”,希望有一天能雕刻出最满意的作品。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忘记初心,正是这份坚持,让我们看到一个技艺精湛的匠人,讲话时眼神放光,眉宇之间透露着纯粹。


本期编辑:秦盼 李涛

实习编辑:李蔚


猜你喜欢


“孩子们不能丢掉本民族的语言!”为了学生,他自己动手编写教材……


从草原深处到央视舞台,这种原生态舞蹈你看过吗?


威尼斯电影节闭幕,藏族导演万玛才旦捧回“地平线”最佳剧本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