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廓街、金城步行街、太昭古城……在西藏古城老街中感受历史变迁

次吉 央金卓玛 西藏商报
2024-12-26






西藏是中国文物重要省区之一,文物资源丰富,文物风格独特。这些分布广泛的文物,不仅记录了西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建筑、老街区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行走在拉萨八廓街、山南金城步行街、林芝太昭古城……在一砖一瓦间不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感,也能感受到传承中焕发的新生机。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西藏考察时,步行察看八廓街风貌,走进特色商品店,询问旅游文创产业发展、藏文化传承保护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地说:“千年八廓街,是我们各民族建起来的八廓街。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往交流交融,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在这里其乐融融。”历经千年的八廓街能够保持传统风貌且繁华依旧,离不开相关部门对古城保护的重视和投入。而随着相关部门保护力度的加大,公众也对古建筑保护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了人们的保护意识,古建大院成为拉萨旅游文化的新名片和展现当地居民幸福生活的窗口。跨越3400余公里,来自湖南的马俊涛旅行的第一站是山南市扎囊县桑耶镇金城步行街。“我的爷爷和父亲以前在扎囊县做生意,他们经常会提起山南、提起扎囊,这让我对这里充满了向往。”马俊涛说。以金城公主进藏为主题打造的金城步行街,吸引了像马俊涛一样对历史感兴趣的众多游客。而从拉萨出发向东行驶240公里,太昭村就坐落在国道318线旁。盛夏的太昭村入目皆是绿意,人们坐在自家院落里,牛群经过、铃铛作响,邻家女儿在银行工作,隔壁孩子考上大学……一次次闲谈中,美好的生活被构筑起来。木雕建筑、石刻雕像、遗迹,它们承载着历史,沉稳地述说着古往今来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太昭古城曾是进藏通道上的重要驿站,清末时期就已经是西藏经济、文化、交通重镇,这里商铺林立,商贾云集,红极一时。但随着交通格局变迁,太昭古城逐渐落寞。如今,随着相关部门不断加大修缮保护、开发利用力度,太昭古城焕发了新光彩,成为又一个文化新地标。太昭村党支部书记加央曲扎与众多村民从小就与村内的文化遗迹相伴,成为太昭古城的守护者。

古建筑、老街区是历史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们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也是我们了解过去、展望未来的重要窗口。因此,保护古建筑、老街区至关重要。在八廓街、金城步行街、太昭古城,人们爱古建、护古建,“和古建共存”成为可实现的生活方式。本期“文化中国行——西藏篇”栏目,将对西藏古建大院、老街区的历史传承、文化内涵、民族团结进步及生活风貌等进行报道,展现这些见证历史变迁的古建筑、老街区欣欣向荣的新生活、新面貌、新变化、新气象。




八廓街

畅游时光深处 在古风新韵中聆听历史回响每座城市都有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风情老街,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讲述着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就像长安街之于北京,解放碑之于重庆,春熙路之于成都……拉萨也有这样一条街道,那就是八廓街。晨光穿过古树洒在石板路,集体经济茶馆人声鼎沸,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走进古建大院内,在欣赏建筑的同时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夕阳西下,大院内亮起的灯光映衬出人间烟火。居民们在古建大院里感受着文化的魅力,品尝着幸福生活的滋味。


游客



八廓街的藏式建筑最有特色





提起拉萨,就不得不提到拉萨老城区的八廓街。行走在八廓街,白墙、黑窗静谧地诉说着八廓街的历史,透过点缀在藏式木窗间的花架,隐约可见三两孩童玩耍的身影。这片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老街道,因较完整地保存了拉萨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于2009年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23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阳光穿过屹立千年的古树,温柔地洒向树下休憩老人的面庞,雪白的“阿布索”(拉萨土著狗)轻巧地越过古院的台阶,不一会儿就消失在了错综复杂的巷子中。以八廓街为中心,遍布古建大院的小巷犹如毛细血管般,支撑着老城区的活力。对游客而言,八廓街是一处旅游景点,对本地居民而言,八廓街是承载一代又一代拉萨人记忆的家园。

喝杯酥油茶,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游客,或是坐在八廓街的长椅上和游客交谈,是今年68岁的阿旺次仁每日的消遣方式之一。“游客们都说,八廓街的藏式建筑最有特色。把古建大院保护好、开发好,才能为大家留住关于家乡的美好印象,也能给游客创造更美妙的体验。”阿旺次仁说。

历经千年,八廓街仍然能够保持传统风貌且繁华依旧,离不开相关部门对古城保护的重视和投入。作为拉萨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拉萨市文物部门对八廓街内的古建大院进行了全面普查和登记工作,最终将56处古建大院列为拉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对其中年久失修的古建大院开展了彻底的保护性修缮和日常保养工作。

居民



古建大院不断散发时代新韵




“我们冲赛康社区共有28处大院,其中3处属于古建大院,分别是德庆热丹怒、朗卡怒、达布林,每座大院都有自己的故事,取名也很有讲究。”说起身边的古建大院,嘎色如数家珍。

1998年,嘎色一家住进了八廓街道冲赛康社区夏格巴大院,当时大院内共有24户、80余人居住,有藏、汉、回等民族。长期以来,大院中邻里和睦、互帮互助,每个人都对大院有着深厚的感情。随着相关部门对古建大院保护力度的加大,作为大院的小组长、居民宣讲员、城关区人大代表,嘎色每日穿梭在古城小巷之间,对古建筑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见证了辖区大院的发展变化。

“修旧如旧,保持原貌”是古建文物保护的第一准则,对古建大院进行修缮保护工作,除了要还原古建筑的历史风貌外,也要努力满足居民对于宜居生活的新期待。

为进一步改善老城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2012年12月20日,拉萨市正式启动老城区保护工程建设,工程具体内容包括给排水改造、电力线路改造、老城区供暖工程、古城特色风貌保护工程等。

“以前的大院水电等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墙面有裂缝,一到晚上巷子里黑漆漆一片,整体环境比较差。”嘎色回忆道,经过修缮保护整治,古院实现了从脏乱差到整洁干净的改变,居民的生活品质随之“提档升级”。

“2019年起,冲赛康社区居委会多次维修大院各处,现在楼道干净整洁,垃圾堆不见了,下水道不再堵塞,而且路灯和下水道井盖还具有我们‘八廓特色’。”嘎色说。

晨光穿过古树洒在石板路、集体经济茶馆人声鼎沸;夕阳西下,大院内亮起的灯光映衬出人间烟火……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力度,使古建大院不断散发时代新韵。居民们在古建大院里感受着文化的魅力,品尝着幸福生活的滋味。

八廓古城管委会



    传承历史文化根脉    



“为避免不当干预或破坏文物原有价值的风险,在古建大院维修过程中,我们管委会按照相关法规严把审批程序,确保了古建大院的维修工作能够在专业指导和监管下进行。这样的程序不仅保障了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八廓古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八廓古城管委会严格按照“保护为主、修旧如旧、复古如古”的原则,实施古建筑修缮,并立足旅游资源,通过文旅融合宣传展示八廓古建大院的历史风貌、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让古建筑焕发新生机。

“在藏式古院中品尝一杯西式饮品,真是别有一番风味。”跟随拉萨市民德央的脚步,迈入八廓街一座静谧的古建大院,咖啡、鲜花、藏毯、藏式木桌……“95后”藏族小伙丹特在这里开了一家名为“森厦”的咖啡店。一杯咖啡,一本书,咖啡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让这座古院焕发出新的活力。“咖啡店生意特别好,我经常会给顾客讲述大院的故事。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大院见证了我的成长,我见证了大院的变化。”丹特说。古院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它曾鲜为人知,而现在,一杯咖啡却重新打开了古院的大门,迎接八方来客。

有人说:“八廓文物多,不可移动古建筑更多,要想真正地保护,得靠生活在古建附近的居民,让‘人’的因素参与进去,才能真正使古建筑永葆生机活力。”如今,古建大院所独有的历史印记、原始风貌,与民宿、咖啡店、文创店等现代元素融为一体,成为拉萨旅游文化的新名片和展现当地居民幸福生活的窗口。

记者手记





古建是历史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烙印。采访过程中,我们看到在相关部门的保护维修及合理开发下,拥有千年历史的八廓古城焕发新活力,一部分古建大院成为观赏游览的景点,一部分则供人居住,每日清晨都能看到年迈的阿妈细心为窗台上的格桑花浇水,午间带着“阿布索”到古建中的茶馆与老友相聚,傍晚迈着闲适的步伐漫步在古色古香的建筑间,居民与古建和谐共处,犹如一幅优美的画卷。也有古建大院经过合理开发利用,开了咖啡店、文创店等,在这里,“和古建共存”成为一种可实现的生活方式。对游客而言,这里是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窗口;对年过半百的居民嘎色而言,这里承载着半生的记忆;而在丹特心中,这里是文物,也是从小到大的陪伴。



金城步行街

岁月带不走记忆 人间烟火氤氲生活温情世人皆知文成公主,却鲜有人知金城公主。在山南市扎囊县桑耶镇有一条以金城公主命名的步行街,这是当地政府部门为纪念金城公主与吐蕃赞普赤德祖赞联姻,续写民族团结动人诗篇而打造的。
每日清晨至傍晚,金城步行街内各种方言的交流声、商贩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各民族在此交往交流交融。步行街是一座城市的缩影,它凝聚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活力,这里的每一片砖瓦都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沧桑,每一个建筑都见证了当地的变迁和发展。走在金城步行街上,不仅可以深刻感受当地群众繁华的生活,更能体会到这里的文化韵味和魅力。



一段佳话 续写民族团结动人诗篇



6月10日,来自湖南的马俊涛跨越3400余公里来到山南市扎囊县,来到他的父辈曾奋斗过的地方,第一站他选择到扎囊县桑耶镇金城步行街。“我爷爷和父亲以前在扎囊县做生意,在我出生后他们就回到了湖南。他们经常会提起山南、提起扎囊,让我对这里充满了向往。”马俊涛说。据史料记载,公元710年,大唐金城公主与吐蕃赞普赤德祖赞联姻,山南市扎囊县桑耶镇以北约8公里处的札玛止桑宫,就是赤祖德赞和金城公主的宫殿之一。为纪念金城公主与吐蕃赞普赤德祖赞联姻,续写民族团结的动人诗篇,山南市扎囊县桑耶镇在原有街道的基础上打造了“金城步行街”。金城步行街以金城公主进藏史为主题进行打造,旨在深入挖掘相关的历史资源,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让游客和当地群众更加了解藏汉文化交融的历史背景。在金城步行街,马俊涛看着入口处立下的赋辞碑,仿佛看到了金城公主波澜壮阔的一生。


步行街展现民族大团结风景区



金城步行街内,浓浓的烟火气迎面扑来,这条街全长不足500米,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走进步行街,马俊涛进入一家藏餐馆,点一杯甜茶、一碗藏面,开启了自己“逛吃逛吃”的一天。独具民族特色的藏式建筑风貌,藏装、藏香、藏式小饰品等商品琳琅满目。

“通过深挖历史资源,我们把金城步行街打造为全县民族团结示范点工程,将群众日常生活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结合,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既‘润物细无声’,又可学、可看、可感。”桑耶镇副镇长达瓦顿珠说。民族团结服务窗口、张贴民族团结宣传标语的花箱、56个民族的路灯牌……由藏、汉、回等多民族组成的40多家商铺分布在街道两旁,他们在此共同经商、共同生活,共叙民族团结佳话,展示了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向世人展现一处靓丽的民族大团结风景区。

“这个小饰品你要的话给你算35元一个,你这么帅,给你的已经是最低价啦。”马俊涛进入一家特产店,店主白玛打趣道。白玛流利的普通话引起了马俊涛的注意。“大姐普通话说得真好,以前爷爷告诉我,他们在这里的时候当地会说普通话的人并不多,如今这里有各个民族的商户,大家之间交流频繁,当地人也基本都会说普通话。”马俊涛说。



改善基础设施 注重延续历史文脉



街面宽阔平整、树木绿意盎然,马俊涛看着基础设施完善的步行街,很是感慨。“听父亲说以前这边的路都是土路,但是现在道路、照明、排水等设施完善,为步行街的商业活动和文化传承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马俊涛说。来自日喀则市拉孜县的商户达平也告诉记者,以前这条路都是土路,路面坑洼不说,刮风一身土,下雨一身泥,经过改造后道路变得更加宽阔干净,人们也愿意来这条街上逛逛,生意也好了许多。

重“面子”也要重“里子”。发展旅游产业,除了改善基础设施外,也要注重延续历史文脉。为带动非遗产业发展,把许多“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非遗文化植入游客心中,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受桑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桑耶镇整合当地文化资源,包括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等,并鼓励商户在金城步行街上开设具有藏族文化特色的店铺,使传统文化在金城步行街上得以集中展示。

“这叫氆氇,是我们自己手工编织的羊毛织物。”马俊涛走进一家氆氇店,店主热情地介绍道。“氆氇”是藏族群众用来制作衣物等的“布匹”,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扎囊县因盛产氆氇、当地村民具备精湛的氆氇手工艺技术,而被人们誉为“氆氇之乡”,并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授牌。在店主的介绍下,马俊涛购买了一件氆氇藏式上衣。



金城步行街成为当地“颜值担当”



动感的音乐、优美的舞姿,围圈挽手、踏步甩袖……马俊涛被锅庄舞所吸引,不自觉加入其中。

为增强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桑耶镇定期举办跳锅庄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亲身体验西藏传统的舞蹈,增进与当地群众之间的交流。“这里的民族文化气息浓厚,我下次要带着父亲再过来一趟,让他看看曾奋斗过的这片‘热土’。”穿着氆氇藏装正学习锅庄的马俊涛说。

有人说,步行街是一座城市的“重要窗口”,是鲜活接地气的地域和大众文化符号,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桑耶镇党委宣传委员、副镇长欧珠顿旦坦言,步行街既要有地方特点,又要体现现代化水平。

“如今的桑耶早已是世人瞩目的旅游胜地,金城步行街也是当地群众休闲购物的商业文化场所,更是当地的‘颜值担当’。我们计划将金城步行街打造为‘历史有根、文化有脉、商业有魂’的高品质步行街。”欧珠顿旦说。


记者手记





一条道路牵引着一座城市的格局与繁荣。山南市扎囊县金城步行街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如何让老街区在新时期焕发新活力,是桑耶镇相关部门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采访过程中,当地相关部门也多次提及要延续历史文脉,也要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行走在金城步行街,看着各民族和谐共处的画面,这里的一切仿佛诉说着往日的故事。




太昭古城

时光流淌 故事依旧 这里藏着人们向往的生活 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如今,古城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人们外出旅游时的热门景点之一,也是人们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在西藏也有这样一座古城——太昭古城。
太昭古城位于林芝市工布江达县一处古老的村落,从吐蕃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再到后来的清军入藏,太昭村内的历史遗迹,贯穿千年。跟我们走进太昭古城,与时空对话…… 

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众多



从拉萨出发向东行驶240公里,在国道318线旁坐落着一个静谧的工布小村庄,路旁指示牌上清晰可见“太昭古城”字样。穿过郁郁葱葱的树林,古老的太昭村屹立在山水间。

太昭,古称江达,是漫漫唐蕃古道、茶马古道上重要节点。进藏的青藏西道、青藏中道、青藏东道和川藏驿道中有3条从此经过。因此,元朝时在太昭始设驿站,藏、汉、回等民族和尼泊尔客商在这里经商交易,太昭从此形成规模,在清末成为西藏经济、文化、交通重镇,也成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历史见证。

藏王避雨石、茶马古道(唐蕃古道)、关帝庙遗址、万善同归碑、清军古墓群、十八军桥遗址……太昭古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众多,可以说,太昭是一座见证了历史变迁的千年古城。2023年,太昭被评定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9月,全区首个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展馆在太昭开展。

行走在太昭村里的石板路上,眺望盘绕在半山上的茶马古道,依稀可见昔日热闹繁华的场景;历史的变迁也让太昭村更具魅力,时光老人默默注视着古城,沉稳地述说着古往今来在这里发生的故事。



传承历史,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早上8点,天刚蒙蒙亮,加央曲扎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简单地洗把脸,一杯酥油茶配上糌粑,早餐过后他走向不远处的太昭陈列馆。

今年45岁的加央曲扎是土生土长的太昭村人,也是该村党支部书记。2023年9月27日太昭陈列馆开馆,他成为讲解员。“我们村有很多历史遗迹,文化底蕴深厚,陈列馆的建成是相关政府部门对我们村文化的重视,所以我当时很激动也很欣慰。由于我对村里的历史比较了解,所以就当起了讲解员,给游客进行讲解。”加央曲扎说。

“我小时候就听长辈们说过文成公主的故事,也见过山上的石洞里有雕像,但是当时大家都不懂。后来相关部门邀请专家实地考察后才发现有1300多年的历史,当时村里人都很震惊。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必须好好保护传承呀。”加央曲扎说,从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再到后来的清军入藏,太昭村内的历史遗迹,贯穿千年。

太昭村的过去是一部浓墨重彩的历史书,也是光荣的红色历史,更是民族团结的典范。加央曲扎会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相关资料、学习历史文化、询问村中长辈,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讲解,将发生在这里的故事流传下去,让这里的文化历史被更多人所熟知,也为村里的文化保护与旅游注入更多动力。

近年来,随着林芝市及工布江达县对太昭古城投入力度的加大,陈列馆安排了专门的讲解员,但闲下来的加央曲扎依然会每日去陈列馆看看,人多时也会客串下讲解员。在他的影响下,14岁的大儿子也对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些口耳相传留下来的“传说”也成为父子俩的共同话题。“他也对我们村里的历史很感兴趣,在陈列馆当过小小讲解员,现在孩子在外地上学,希望他能继续弘扬我们的历史文化。”加央曲扎说。



建设特色小镇,让古老村庄焕发新活力



为彰显千年古城新魅力,深入推进林芝市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林芝市进一步加强对历史遗迹的管理、保护和开发,坚持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更好展现地方人文历史和地域文化特色,让“尘封的记忆”以崭新姿态重现辉煌。2024年,太昭古城民族团结特色小镇项目被列入林芝市第一批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项目,并将于今年6月底前分批开工建设。

工布江达县文旅局副局长俞森介绍,太昭特色小镇建设计划以复原古街风貌、丰富特色业态、深化利益联结、引领群众增收为主要思路,通过对太昭茶马古驿街的立面和道路进行改造等方式,恢复太昭作为西藏腹地茶马古驿站的独有风貌。同时,统一布局特色餐饮、手工制作和特产展销等业态,营造“民俗一条街”。此外,还将修缮关帝庙、宗政府、甲桑桥和古驿站隘口等古建筑,并赋予文化内涵和寓意,打造打卡点,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

如今,太昭村的文化遗迹保护工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太昭古城重现昔日风貌,特色民居演绎民族风情,遗迹镌刻古城记忆与浓浓乡情……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生活,山水人文交汇成现代宜居之地。“相关部门复原古城风貌,对于我们村民来讲既留住了乡愁,也是利用历史文物让我们吃上‘文化饭’‘旅游饭’。”加央曲扎说。

“我们将切实做好特色小镇建设工作,传承文化根脉,留住古城记忆,推进历史遗迹、红色资源等合理适度利用,做好太昭旅游文章,让古老的村庄焕发新的活力。”俞森说。

记者手记




历史遗迹是城市记忆的物质留存,是城市文化、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承载着前人智慧,传承着历史文化,展现着城市风貌,具有不可再生的宝贵价值。近年来,林芝市工布江达县着眼留住文脉乡愁,积极探索文物活化新路径,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把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让历史遗迹焕发新的活力。同时,在村民们的守护下,散布在山水间村落里的遗迹、古色古香的民居散发着独特魅力,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过去,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采访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相关部门对古城遗迹的保护与修缮工作的重视,他们严格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将文物保护与乡村振兴、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活化利用,让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惠及人民,让千年古建“活起来”。




还有这些信息值得关注!


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最新通知!

拉萨消费券又来了!商超最高满1000减500,购车最高补贴20000……

高中以上可报!西藏一医院面向社会招聘!


编审丨路静

编辑丨黄慧英

摄影丨贡曲罗杰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请关注西藏商报视频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藏商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