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UMLChina二十周年回忆(6)UMLChina这名字起得好吗-谈IT起名

潘加宇 UMLChina 2024-03-10

UMLChina二十周年回忆(1-2)开头的话,我的转行

UMLChina二十周年回忆(3)软件开发和化学的类比

UMLChina二十周年回忆(4)窗外软件工程、Linux-App和欧阳

UMLChina二十周年回忆(5)即时贴


UMLChina这个名字,好处是形象鲜明,在UML普及初期很有帮助。一看“UML+China”,就觉得是UML在中国的代表,在中国如果需要UML服务,就是它了。其实,除了我自己和OMG里个别人有过Email联系,UMLChina和OMG并没有官方合作关系,也没有绑定到哪家工具厂商。

好处的另一面就是坏处。

一个坏处是会让人认为“只会UML”。有时,来联系业务的是IT组织的人力资源专员或培训公司的行政老师(女性居多),她们没有软件开发的经历,会问“潘老师,您这边除了UML的培训之外,还有没有针对产品经理或架构师的培训”。我不得不向对方解释方法、过程和工具等概念,以及UML和这些有什么关系。还有,要是OMG把UML改了名字,UMLChina这个名字就杯具了。

另一个坏处是走不出中国。毕竟在很多领域,China和“领先”还不能联系在一起。当然,目前还没有面对这方面的烦恼。

以下是我对IT业起名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先用类图和对象图描述一下品类和品牌的概念。

       

严格来说,UML不是品类,是品牌,品类是建模语言。由于在受众的大脑中,UML相对于其他建模语言显得太突出,已经接近于品类。类似的例子还有可乐。可乐本来是品牌,后来大家大脑里逐渐建立起这样的概念:那种黑褐色的糖水叫可乐(Cola),于是就成了品类。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非常可乐、天府可乐……是可乐的品牌。

直接起名

UMLChina属于用品类的名字直接起名。类似的名字还有IBM、Microsoft等。

IBM是InternationalBusiness Machines(国际商业机器)的缩写,创建于1911年。IBM最开始做打字机,后来做计算机,都属于“商业机器”;Microsoft诞生于1975年,当时软件还属于顾客购买计算机时赠送的附属品,还没有“软件业”的概念。

在品类形成的初期,直接起名可以帮助抢占先机,但是不利于将来的延伸。

IBM研发和收购了许许多多的软件,所谓五大软件品牌,都没有得到期望的结果。幸亏IBM是缩写,如果使用全名,对IBM软件的形象就更不利了。Microsoft的“soft”也让人感觉擅长软件,不擅长硬件,其实微软的笔记本电脑水平很高。

直接起名还有一个容易模仿的问题。你来一个UMLChina,他来一个ChinaUML、UMLCn、CnUML,然后你就被淹没在茫茫人海之中,用搜索引擎搜也很容易混淆。建模工具Enterprise Architect属于直接起名,两个通用词汇连在一起,如果使用EnterpriseArchitect碰到问题,搜索解决方案时麻烦大了。

隐喻起名

另一种起名是隐喻起名,名字中能联想到品类。

Google是一个搜索引擎,名字来源于googol,即10的100次方,暗示后面有海量的信息供搜索。域名用google.com而不用search.com之类,原因当然不是买不起域名。如果起名search.com,可能就会有人山寨esearch.com、isearch.com,而Google这个词和起名者的创意相关,如果有人山寨了一个iGoogle,其他人也会联想到iGoogle里的Google怎么来的,山寨起来不划算,不如另起个名字,比如百度。

隐喻式起名虽然和品类的绑定没那么直接,可以延伸到其他品类,但也不是没有影响。百度搞地图、文库还好,搞外卖、商城之类搜索不是关键要素的领域就够呛了,除非不用百度的名字。

知乎、闲鱼、滴滴、饿了么、陌陌等应该都属于隐喻起名。

无厘头起名

接下来就是无厘头起名了。名字来自起名者灵光一闪,和品类没有内在联系。Apple、小米、京东、盒马、喜马拉雅、荔枝等属于这一类。

Apple是因为乔布斯当时经常吃苹果,小米是因为大家早餐喝小米粥,京东是因为爱情。

因为和品类没有内在联系,在初期的营销中,必须卖力宣传,而且要和品类一起连起来宣传。例如,Apple最开始叫Apple Computer。有一段时间霸占电梯广告的“瓜子二手车直卖网”,也是连在一起说。光说瓜子,大家以为是卖炒货的。

等到大家对品牌有认识了,再把品类名称去掉。“Apple Computer”把“Computer”去掉,喜马拉雅FM、荔枝FM现在把FM去掉了,“盒马鲜生”也去除“鲜生”,只保留“盒马”。

因为不绑定,所以好延伸到其他品类。Apple搞房地产,就是创新、精致、有点贵的房地产;小米搞房地产,就是性价比高的房地产,“年轻人第一套房”。

最后归纳一下:如果在品类形成初期,对该品类看好,下决心锚定这个品类,而且有信心成为各品牌的领先者,就直接起名好了,显得霸气;如果想要灵活变化,就无厘头起名。

所以,我对UMLChina的名字并没有遗憾,而且我写的书也是直接起名《软件方法》,不另外起品牌名字,即使搜索时淹没在海量信息中也无所谓。“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也是直接起名。

特别声明:

以上思考和我对建模的思考不一样,仅属于业余爱好,所以思考的价值不敢确定,仅供参考。竞争成败因素很多,起名因素占的比例难说有多少。

***************

附上一篇2004年发表于《中华读书报》的类似业余爱好文章《头脑中的书店战》,文章的最后说的,就是后来京东所做的。网址:http://www.china.com.cn/chinese/archive/583426.htm


UMLChina二十周年回忆(7)非程序员




济南2019年11月30日-12月1日软件需求设计方法学全程实例剖析公开课(总第260期)

[王姐侬要-英雄竞技游戏]UMLChina建模示范视频蓝光超清

《软件方法》自测题链接二维码汇总

UMLChina建模竞赛题扫码自测(1-8)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UMLChina二十周年回忆(6)UMLChina这名字起得好吗-谈IT起名

潘加宇 UMLChina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