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答疑]是增加了一个功能还是增加了一个系统

潘加宇 UMLChina 2023-06-27
jeri 2020-3-31 19:42
关于系统的定义,《软件方法》一书给出了2个关键点,后来在答疑时补充了系统要满足充分,必要条件。现实中做系统增量开发时,并不是很好分辨。
先举个例子,IBM卖笔记本电脑,后来技术先进了,可以加一个USB插件,语言就转成文字了,先假设这个插件只有IBM能开发。
老用户去商店买USB插件,从卖的角度,USB插件就是一个系统,同时商店也有带插件的整机,你要是新用户,可以直接用带插件的整机。
对于买整机的用户来说,USB插件就不是一个系统。只能算子系统,这个从卖的角度,很好理解。
但是对于软件来说,并不好区分,举个例子:微信支付推出了一个功能,你说句话,如 向潘家于转100元,系统就转账了,里面有高科技,通过声音,地理分析等等,
这里是新开发一个语言转账系统,还是在原来的微信支付系统上增加了一个功能分包。
从卖角度,用户不会管你系统内部的交互,他要的是一个整体系统,但是从IBM的例子看,语言转账系统作为一个新系统是合理的。(作为功能分包与独立的系统在业务序列图上的交互是不一样的)
我们再从《软件方法》P146 分析
5.1.1 系统是独立对外提供服务的整体,对外提供服务,
对于买整机的用户来说,USB插件就不是一个系统。只能算子系统,这个从卖的角度,很好理解。
5.1.2 系统边界是责任的边界
书中提到积分兑换系统不是一个系统,数据是共享的,从语言转账系统看,用户数据都是微信支付系统系统的,语言转账系统并不成立,与之前也推论矛盾的。欢迎学员讨论
UMLChina潘加宇
这个问题说难一点都不难,如果没有掌握要点就很难,一辈子都想不通的大有人在。
要点还是书里面讲的
(1)认清竞争的残酷,抛开一厢情愿的想法和“我爸是李刚”的幻觉.
(2)在杀光所有设计人员的场景下思考。
张三买A+B,李四买A,王五买B,哪个场景(或者哪些)是IBM认为最符合自己当前的竞争态势,这是有最佳答案(注意:不是标准答案)的,这个最佳答案决定了谁是合适的目标客户(张三李四王五)以及需要卖的系统(A、B、AB、AAABBB...)。
另外要说的是,“子系统”不卖。目标客户加插件不是买“子系统”(这是设计人员没杀干净污染的),可能是为原系统增加功能(只不过碰巧这个功能以通用插件的方式实现,实际上如果专门给他贴心定制他更爽),可能是买了一个“系统”。同样,这里面有微妙的区别,哪一种才是商家在当前竞争态势希望看到的最佳场景,需要好好去思考。
就像钟表由零件组装而成,如果经过定位思考,认为卖钟表是本商家目前最佳策略,那么零件可以替换、外包,如果认为卖零件的战场也要占领,那么就要投入很多精力来研发能赢得竞争的零件。各个领域(钟表、零件、零件的零件、零件的零件的零件……)都有残酷的竞争,不能轻飘飘地说“如果我们是卖**的呢?”我们的爸爸不是李刚,实际上市场留给我们的选择并不多,需要花心血去找到能让我们活下来的最佳答案。
补充:一厢情愿不只是往“零件”方向想过头,还包括一厢情愿往“钟表”方向想过头。假如经过思考,本团队的适合定位是做零件,那么要满足的是做闹钟的团队(目标客户)的零件要求,不需要关心做闹钟的团队的各种决定是否正确,闹钟能不能卖出去。
jeri 2020-4-3 19:32
感谢潘老师回答
潘老师主要从组织建模的角度分析加功能,还是做新系统是最佳的选择
问题原意想讨论在分析工作流时,增加一个系统,还是增加一个系统用例(功能),本来这不属于分析工作流的内容,只是为了分配系统的职责去推导应有的业务序列图
以书上的积分兑换系统为例
分析/开发人员拿到积分兑换需求(包括了积分规则,兑换规则等等),其实此需求并没有需求工作流那样完整,产品人员有自己的套路,软件方法只是在局部流程改进
分析/开发人员推导业务序列图后, 可能按 顾客->兑换积分(网店系统的用例) ,也可能按 顾客->兑换积分(积分兑换系统),即把系统用例当作系统来做,多了积分兑换系统与网店系统的系统间接口
是否从做的角度,这两种区别不大。主要核心域复用即可,怎样简单怎样做,但是从业务序列图的责任分配上,决定了系统提供的接口。对原有的系统改动还是有区别
UMLChina潘加宇
“问题原意想讨论在分析工作流时,增加一个系统,还是增加一个系统用例(功能),本来这不属于分析工作流的内容,只是为了分配系统的职责去推导应有的业务序列图”---这句话概念乱掉了……这是业务建模工作流的工作,离分析工作流差两格呢。
“是否从做的角度,这两种区别不大。主要核心域复用即可,”--需求有不同,分析设计会有一些不同,但工作量相同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些思考实际上就是把“不这样不行”和“这样行”分开。如果没有体会到把这两个分开的重要性,很难得到正确的思考结果。
jeri 2020-4-3 19:38
我上面表述是 不属于分析工作流的内容,这个没问题吧
UMLChina潘加宇
没问题。分析设计人员杀干净了就不会有人讨论这些问题了。很多开发人员是情不自禁把自己带进来,医生自己躺在病床上。
jeri 2020-4-3 19:43
嗯,其实是相当于 需求别人给定了,在实现时 要画分析序列图,分析序列图从系统用例来, 就把系统用例找出来
UMLChina潘加宇
“定了”那是假的。边界还在扯皮,那就是没定,只是说反正我写了个“需求文档”扔给你,就是定了。
jeri 2020-4-3 19:48
软件方法的使用是局部的使用, 并不是按SRS的方法交付
UMLChina潘加宇
这个行政的问题,是另外一回事了。
就像考试一样,没考100分考60分或作弊也没关系,只要不骗自己(可以骗人)说自己真的到了100分水平就行了。
需求没做好,分析设计人员从自己利益出发,可以替他做好,也可以不管不顾照着做,也可以拒绝做,也可以歪着做。
但是,没做好就是没做好,不要骗自己说“他已经做好了”就可以。
jeri 2020-4-3 19:58
分析设计人员从自己利益出发,可以替他做好----就是这个意思,把业务序列图,需求规约重新做
UMLChina潘加宇
那就是业务建模和需求工作流,不是说做的人的职务是分析设计人员,所以工作流就是分析设计。
然后,按照每个工作流的要点做,不存在什么“从程序员的角度”做需求之类的东西。

jeri 2020-4-3 20:02
分析的工作人员从卖的角度去建模,是有难度的
UMLChina潘加宇
有难度就克服,克服不了拉倒。还是上面这个:就像考试一样,没考100分考60分或作弊也没关系,只要不骗自己(可以骗人)说自己真的到了100分水平就行了。
很多时候,考60分已经压过很多人了。所以,这个问题想到这里已经比很多团队要强了,想不透到底怎样才是“不这样不行”,得不到100分答案,也无所谓。

UMLChina建模竞赛题大全-题目全文+分卷自测(10套100题)


《软件方法》书中自测题-题目全文+分卷自测(1-8章)16套111题


2020年4月11-12、4月18-19晚网络软件需求设计方法学全程实例剖析公开课


UMLChina建模示范视频(升级到EA 15.1和StarUML 3.2)


UMLChina视频哔哩哔哩频道(20200322更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