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1977,关闭了11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他们的命运改变了……

2017-12-07 网络新闻联播

       

1977年10月21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大新闻媒体,均以头号新闻发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这消息一经公布,迅速传遍了中国的每一处山间田野、工地学堂。而这一天呢?恰逢是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的重阳节。这个“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日子,在许多人的记忆里依旧是那样的鲜活清晰。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1329wmf6me&width=500&height=375&auto=0

高考之路,重新开启

                                                 

当关闭了11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之后,人才选拔的竞技场上,所有人都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恢复高考的喜讯,如同强大的冲击波,传遍了中国的大街小巷、城乡田野。


我觉得好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广大上山下乡知青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1977年高考亲历者

刘海峰


听到这个消息时,已经是四个孩子父亲的胡成元,一家老小正围着桌子吃饭。


我家没有收音机,当时都没有电视,也就是街(上)的大喇叭,一广播要恢复高考,正吃饭呢,高兴得 我说“太好了”!站起来把这筷子扔上去了。

——河北正定中学原校长

1977年高考亲历者

胡成元


山西长治县城的百货商店,正忙碌着销售货物的天津知青李晓玲,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那一刻都惊呆了。


当时就是在最迷茫,最绝望的情况下,听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晴天响雷一样,特别地高兴。

——《天津日报》原编辑

1977年高考亲历者

李晓玲

恢复高考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就得到知识青年们热烈的回应。一时间“你报名了吗?”、“你考不考?”成了当时年轻人见面时最热门的话题。

11年后,高考重启

                                                

当中国上上下下都在为恢复高考的消息欢欣鼓舞的时候,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却忧心忡忡,中国已经有11年没有组织过高考了。这名怎么报?题怎么出?卷怎么改?分怎么评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已经是无比迫切地摆在了大家面前。


这些年来也不懂得高考,招生,各种步骤,怎么动员、怎么备课,怎么出题目,如何改卷评分,要怎么进行政审、怎么体检、最后怎么录取等等。有11年了,所以也生疏了,不了解,所以要进行试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办原主任

刘永强


仅仅在恢复高考的消息正式公布5天之后,教育部派出的工作组就抵达了广西百色地区。


历史选择了百色,百色试点就是中国恢复高考的试验田。自10月26号教育部工作组进驻百色,到12月6号试点结束,工作组将所有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案,共写了15期简报报送教育部。

绝密!高考试卷


1977年,高考的经验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同样缺乏的。就在大多数的考生只能自己揣摩考试重点的时候,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负责命题的老师们。

如果你出太高的题目,大家考都是零分的话,那就很麻烦了。所以呢当时经过了解以后,按初中,初中的文化水平来出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办原主任

刘永强


当年11月,中山大学外语学院的祁庆生老师和所有命题组的老师被集中到一个封闭的部队大院里。

去到就分好了,就说你们以后就在这里工作出题目,到高考完成任务以后,你们才能离开。


——中山大学外语系退休教师

1977年高考命题老师

祁庆生


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当年改变自己命运的那张考卷,是在如此特殊的环境下,被印刷出来的。为了做好保密工作,中国很多地区印刷高考试卷的工作,实际上都是在监狱里进行的。可就是在如此严密的封闭之下,还是发生的一件有趣的故事。

有一个莱芜法院的一个工作人员,他是印的布告是在保密车间印的。溜进去了,溜进去我们老师看见了。看看那个机器上印的,一看坏事了,接着就走,走老师不让走了,不让走给我们报告了,报告说怎么办?那我给那男的说,叫在里边干活吧。


——山东省教育厅原副厅长

马庆水

一直到高考结束,这位误入考卷印刷车间的“义工”,才恢复了人身自由。为了表扬他工作努力,教育部门还专门为他出具工作鉴定。

就在这样严密谨慎的守护中,一份份散发着油墨香气的高考试卷,被分批密封,运往各地的考场。


1977年的高考,让曾经无法选择命运的一代人看到了期盼已久的希望,那份如获新生的兴奋和喜悦,让人情不自禁、溢于言表。金榜题名从来就是每个莘莘学子的美好愿望。想知道更多1977年高考故事?



敬请收看今晚(12月7日)20:00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

《高考一九七七——走上考场》


联播君墙裂推荐


责任编辑:肖潇

来源:CCTV国家记忆

长按右侧二维码

央视网官方账号
@网络新闻联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