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视网评丨互联网泡沫吹得越大,破灭得越快

央视网评论员 央视网评 2019-10-15


【编者按】移动互联网已蔓延至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当我们享受着它带来的无限便捷时,也不得不面对由此而来的纷繁复杂的困扰。“信息茧房”正在筑起共识壁垒,社会焦虑也在被传播放大,网络“泡沫”逐渐被现实社会挤破,该如何认识和破解这些难题,让这一伟大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今天,《央视网评》推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困惑”系列评论第三篇。


“风口上,猪都会飞”“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


这些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名言,曾经让我们心潮澎湃,怀疑一切;说这些话的吹鼓手们,口口声声要颠覆传统行业,“互联网思维”一下子成了市场中的显学甚至“圣经”,但梳理总结过往这些年来所谓的互联网“风口”,很多最终都成了陷阱。


高利贷者触网了,打着P2P的名义,美其名曰“让金融更加普惠”,实则放大了诈骗的规模和效率;租自行车的触网了,打着共享经济的名义,美其名曰“随时随地有车骑”,实则是缴押金的租赁行当罢了;有些资讯公司触网了,打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名义,将相似的内容反复推送,不断强化读者的偏见。


当我们撕掉伪装的互联网外衣,发现互联网的价值其实被扭曲了、被过分夸大了。曾经集齐“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色的共享单车,如今七零八落、一地鸡毛,卷走数以万计用户的押金。曾经高息、无门槛的互联网理财,不少在无法兑付和金融整顿中,要么跑路,要么准备跑路,大量投资者损失惨重。曾经要颠覆传统电视、新能源造车行业,要生态化反的贾布斯,从“下周回国”,已经是“离别不问归期”。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政策春风送暖,“互联网+”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传统行业纷纷转型触网,陷入到“本领恐慌”和“自我否定”的焦虑。更有学者、企业家站台高谈阔论“风口论”,在资本加持下“弯道超车”,一股股鼓吹之势,助推了互联网泡沫越吹越大。


要记住,风过去了,猪都摔死了。从荷兰郁金香泡沫、日本楼市泡沫到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每一次泡沫之前,故事和价格齐飞,买啥啥涨;等到击鼓传花的游戏戛然而止,泡沫刺破,一泻千里,结局都是伴随着人财两空、公司倒闭、萧条漫漫的惨状。殷鉴在前,泡沫终将破灭,我们应该给过热的互联网思维打一针清醒剂。


互联网不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互联网让地下产业、黑色产业搬到了台面上,外卖、短租之类的“移动经济”中,就频频发生食品中毒、隐私安全等问题。


历史拉长了看,会愈发清晰。简简单单“+互联网”不代表转型成功,不代表凤凰涅槃。有些行业,本质并没有改变。以传媒行业为例,从报纸、电信、网络到智能手机,变化的只是传播的媒介和效率,而媒体的根本价值在于信息和内容,过度的传播只会加剧垃圾信息的泛滥,新闻则沦为争分夺秒的技术竞争,准确和真实这样的新闻基本准则却被置于了次要的位置。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产业为体,互联网为器的关系。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反观国际上,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区的移动支付、电商购物、交通出行还停留在现金交易、线下门店、招手停车的“落后状态”。但仍有源源不断的国内游客出国购物旅游,买回大包小包,为何?关键的吸引力在于人家产品过硬。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而是深思和反省我们在产业尤其是实体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差距。


 互联网往泡沫化方向发展,搞那些虚头巴脑的,打一枪换一炮,就是“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唯有从思维上、从机制上、从文化上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根本上为产业服务,回归工匠精神,方能起到培本浚源的功效。



编辑:子睿 责任编辑:孟夏

来源:央视网评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