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总理说丨李克强答记者问,直击8个最受关注的问题!

2016-03-16 网络新闻联播



谈金融  

金融的首要任务是支持实体经济

提问您认为中国金融市场目前面临哪些主要问题和挑战?中国政府对金融市场未来发展和加强监管有什么计划?股市汇市和债券市场会有哪些重点改革措施?近期市场波动会不会影响改革进度?深港通会不会年内推出?

回答金融首要任务是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绝不能脱实向虚。完善和改革金融监管制度是一个过程,绝不能有任何的松懈,要练就一双加强监管的“火眼金睛”。今年将力争开通深港通。





抓经济

坚持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提问

开年以来,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很不稳定,中国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有人担忧中国经济会一路下滑,甚至会击穿6.5%这条线,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也会拖累世界经济,请问您怎么看?

回答中国不可能完不成经济目标。我们坚信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就不会“硬着陆”。像正在推进的简政、减税,这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能释放市场活力,激发人民群众更大的创造力,顶住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





话外交

谈“人机大战” 中日韩共推智能制造

提问

总理先生,您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善中美关系?中国企业在与俄合作中是否受到来自美国等国的压力?中方对今年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有什么样的期待?

回答不管谁当总统,中美关系都不会变,中国已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中俄经贸将向好转折,两国合作不针对第三方。近期“人机大战”话题很火,中日韩三国有智慧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科技合作,可携手开拓世界市场。





医保

省内就医今年解决 老有所养非空话

提问

我们发起了一个“我向总理提问”的网上投票调查。目前来看,排在第一位的是加快推进医保的全国联网,请问总理有没有一个时间表?现在有些地方养老金发放出现困难,中央政府是否准备为他们买单?

回答政府下决心要推进全国医保联网。要在今年基本解决省内就医异地直接结算的基础上,争取用两年时间,使老年人跨省异地住院费用能够直接结算。另外,可以肯定地说老有所养不会、也绝不能是一句空话。





谈香港

“我对香港前景看好”

提问

最近一两年我们从香港回到内地的时候被问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香港到底怎么了”。我想这句话也包含很多层的含义。明年香港就回归20周年了,请教总理,在您看来,香港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回答我们相信,特区政府有能力、香港民众有智慧处理香港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局面。香港的发展要靠自己的努力。同时,只要是有利于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增进香港民众福祉,中央政府都会全力支持。





谈政务公开 

云计算时代 要让“权在用云在看”

提问

大家对政务公开有越来越高的期待,每年依法申请公开信息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但是一些地方和部门不够“给力”,发布消息相对滞后,大家心里有些着急,有些意见。请问总理您怎么看?

回答用减政府权力的“痛”,换企业、群众办事的“爽”。现在是云计算的时代,我们要让“权在用、云在看”。行使权力不能打小算盘。该公开的应该全部公开,要让群众像扫二维码一样清清楚楚、一览无余。





抓“去产能”

必须去产能 但员工不能丢饭碗

提问

如何解决好保持中国经济的一定增速以及避免可能会产生不稳定影响的下岗问题,如何确保不会影响您本人所说的对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改革议程的推进?

回答我们必须做到产能要去,但大量职工的饭碗不能丢,而且争取让他们拿上新饭碗。中央已经建立了1000亿元主要用于转岗安置的专项资金,如有需要还可以增加。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有能力进行妥善安置。






支招五险一金 

有调整空间 让职工多拿点现金

提问

关于“五险一金”,总理您怎么回应来自社会的这些意见?您又怎么去解决这样一个棘手的“两难”问题?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列入您今年的政府工作议程,您准备怎么具体地解决它?

回答“五险一金”从总体上看还是有适当调整的空间。社会保障基金充裕,在国家规定的统一框架下,可以给地方更多自主权,阶段性地、适当地下调“五险一金”缴存比例,让企业多减轻一点负担,让职工多拿一点现金。


大家都在看


本期编辑:肖潇   责任编辑:陈晨

长按右侧二维码

央视网官方账号
@网络新闻联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