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奥数为何越剿越猖狂?网友怒斥其“祸国殃民”胜过“黄赌毒”!家长又爱又恨,就是看不清她的真面目

2017-07-31 成都名校客户端 成都教育通

小升初帮孩子考上重点还拿奖,这位妈妈就做了一件事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青年报》报道了《奥数这海盗为何越剿越猖狂》,副标题是“让数学杂技在小学泛滥是政府监管失职”。4月,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博文《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不到一周,这篇文章的点击量已达到47万次,回帖量达6500多个,且多数人持支持态度。一时间,奥数仿佛成了一个人人喊打的妖魔,有人甚至说它“祸国殃民胜过黄赌毒”。

一方面,家长们以致众口声讨奥数毁了孩子,另一方面,孩子成绩稍微好点,又忙不迭把孩子送进奥数培训班。“这也是没办法啊” 这种选择,不少家长也感到无奈:“都说奥数拿奖升学能加分,苦是苦,但万一别人家的孩子都加分了,自家孩子没加到,那不是对不起孩子么?”

家长们对奥数的态度,可说是又爱又恨又无奈。 “妖魔化”还是“万能化”?社会对奥数训练的认知也在两级间摇摆。它究竟是何本来面目?

“要不要让孩子学奥数,这本身就像道奥数题。”

奥数,一个人人皆知却说不尽的话题。从一时“全民奥数”,宛如“智慧宝典”,到奥数被打压叫停……现在,几乎每一位学生的家长都要回答这样一道奥数选择题:要不要让自己的孩子也去学奥数?而奥数班,是智力开发、培优教育?还是数学杂技、高强度训练?学生苦、家长愁。

许先生的小孩也被送进了一家奥数培训机构,他介绍,小孩的成绩现在还算可以,但是小学成绩难以预测以后的走向,变数很大。他认为,孩子读奥数的目的,就是有机会进名校,这样,就可能认识一批优秀的同学。另一位家长李女士则表示,他们也不想这么“变态”,也心疼孩子,也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你不培训,别人家的孩子却不是在培训班里待着,就是在赶往培训班的路上。做家长的不能让小孩输在第一步!

另一位12年来坚持素质教育的王爸爸更是有苦难言——升学时,不肯送女儿读奥数的王鹤,第一次对女儿的前途充满忧惧。“孩子没拿过什么奖,没学过什么特长,想交择校费都没渠道?女儿其实很聪明,如果我们让她早读奥数,可能现在已经能拿个奖,拿到入名校的钥匙了。”

不上误前程,上了毁童年。该不该学奥数,已经成为家长们的“奥数题”。

为了选拔数学天才的奥数,本就不是为普通人准备的

奥数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奥数本来是为了寻找大众中那些少见的拥有数学天分和兴趣的孩子。但国内的奥数班基本完全偏离了这个初衷,为了短时间内获得成绩,急功近利的培养模式,对于真正热爱数学的人怒斥奥数班简直太理所当然了,因为一者是利用一者是爱,能比吗?开奥数班的机构,只不过用这东西发财罢了,何尝爱数学。而送孩子去学奥数的父母,何尝在意自己的孩子是否爱数学?只不过一个跳板罢了,事实上国内一些大学,尝试性办过专门的数学才子班,选拔上来的当然都是奥数高手,结果不到半年,不少孩子或者厌学或者想尽办法转到别的专业去了。

不参加奥数班的基本没希望考赢参加奥数班的,因为这就是帮你作弊的补习班。通过这种补习,你家的娃可以战胜那些也许更有数学天赋,更热爱数学的同龄人。至于你家娃是不是喜欢数学是不是真有天赋,这些都不重要。尤其在小学初中阶段,奥数班的拔苗助长效果那真是卓越。这些奥数班上的孩子,平均水平看起来是绝对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著名数学家的才华和天赋的。但奥数培养出了优秀数学家了么?没有。

网友热议

奥数热,是升学指挥棒出了问题

前段时间,数学教授、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他让自己的女儿停了奥数课。 “她问我的题目我都做不出来。”王殿军说,不是题目难,而是奥数班解题方法“不正常”,这反而会让学生们思维走歪了、兴趣学没了。

他的言论也引起了网友的讨论和热议。

@绵绵雨:奥数热是升学指挥棒出了问题,小升初时,好学校都要看奥数成绩。王校长你女儿不学奥数估计也能读清华附中,普通家庭的孩子不学奥数能行吗?

@风车车:既然奥数班解题的方法是“不正常”的,校长也不让自己的女儿学奥数,为什么小升初的时候,学校都要看奥数成绩?

@猫和老鼠:教育主管部门为什么要纵容学校用奥数成绩选人?有没有管理责任?

@七月:终于不用怀疑自己的智商了,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都解不出奥数题,我解不出很正常啊!

学校不教,考试要考,逼学生上培训班

@四五:学校不教奥数,考试却要考奥数题,这是为什么?变相逼孩子们去上补习班!

@天怜幽草:要禁止在职教师参与补课培训,否则很难洗脱“课上不教,课外捞钱才教”的嫌疑。

@匆匆而来:奥数本身并没有错,有天赋有兴趣的孩子可以学,发挥自己的特长,可是现在逼得所有孩子都去学,不喜欢奥数的娃娃学习热情都被消磨殆尽了。

奥数卷土重来,揭了应试教育的硬伤

今年在有关部门的合力打压下,传统奥赛似乎已经销声匿迹,但风声一过,取消或改名的奥数杯赛疑似“卷土重来”。以上海为例,亚太杯、中环杯、小机灵杯、走美杯,被称为奥数“四大杯赛”。其中,亚太杯改名为“52测评”。中环杯改名为“思维100评测”。“走美杯”名称未变。小机灵杯今年暂无报名信息。学生家长林先生表示,已经给孩子报名“52测评”,学奥数就是为了升学。他的孩子即将升入四年级,暑假报了两个奥数班,几乎每天上午都有奥数课。

上海市教委明确规定,严禁将升学与奥数成绩、英语星级考等证书挂钩,并明示问责制度。但是从奥数杯赛改名卷土重来、家长趋之若鹜的现实来看,奥数热依然像三伏天一样高烧不退。小编看来,奥数热背后的应试教育硬伤值得反思。

国际华人数学家大会主席丘成桐教授曾表示,在美国,奥数是一个帮助学生提升数学兴趣的组织。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奥数学得好就有更大的希望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所以一些学生主动学习奥数。疯狂奥数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容易扼杀人才,异化素质教育。其危害显而易见。

“我不喜欢奥数,但我们都想上好学校。”

对于奥数的危害,相关部门并非不清楚。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下令禁止奥数与升学挂钩,教育部前两年还调整了高考奥赛加分项目,提出奥数与保送脱钩。问题是,升学不看奥数,看什么呢?分片就近入学的设想虽好,但是,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现实语境下,如何公平分配教育资源是一个现实问题。名校僧多粥少,为了选择优质的教育资源,学生除了在名校附近落户等问题上做文章外,很可能会陷入另一种培训、考试的深渊。再说,某地叫停奥数,全国性奥数比赛仍在举办,高考命题仍然难以走出偏怪难的窠臼。正如有学生所言:“我不喜欢奥数,但我们都想上好学校。”如果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不合理,相关部门仓促叫停奥数班,显然难以一劳永逸。

其实,教育者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不是不懂,为孩子减负的办法并非没有。从中央到地方都一直在推进减负政策,这几年,教育部门也做了一些减负工作,包括改革中考制度,取消小升初的考试环节等。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土壤仍然存在,一次次的“减负令”的实效被应试教育消弭得所剩无几。所以,如何减负是一个具有技术含量的问题。减负指标如何设定,学校如何执行,如何监督与问责,教育部门应有周到的制度安排。远不是叫停奥数这么简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