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微信屏蔽
其他
卷四主观题案例素材
主观题预测知识点【预测有风险,谨慎需要】

民法:

物权变动、异议登记、无因管理、融资租赁合同建筑承揽合同、民间借贷、侵权责任竞合,违约责任等、胎儿利益保护*、夫妻共同财产、债务清偿

刑法:

强奸,绑架、拐卖妇女儿童,正当防卫(假想防卫)、被害人承诺

共同犯罪、数罪并罚、自首、立功,累犯

行政法:

行政协议的案件、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行政公益诉讼、简易程序、行政诉讼管辖及受案范围、行政复议维持与改变、国家赔偿程序、行政协议的案件

民诉:

公益诉讼,代表人诉讼、简易程序、民事执行、调解(诉讼外调解)、民事再审程序、管辖权异议,共同诉讼、财产保全、仲裁调解、仲裁和解、仲裁司法监督【注意:如果卷三中有所涉及仲裁基本卷四不会考察】

刑诉:

综合性题目——没收程序的案件
公开审理原则,非法证据排除,庭前会议,证明标准,强制措施、证人证言、鉴定意见、拒绝律师辩护、一审审理程序、审判监督

 商法:

出资贬值和出资瑕疵、瑕疵股权的转让、股东增资瑕疵、股权强制执行、小股东权利股东诉讼与股东代表诉讼、对内(外)担保和投资、债权人会议


以上信息来自陈龙老师预测


简答与论述素材梳理

热点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重点】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

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

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的题中应有之意。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力行法治,人民当家做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才能有序推进。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行为。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2、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和种类,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推升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

3、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和机构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实现权责统一。

         如果材料中涉及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和严格执法的认识时候,主要从以上两个方面作答。

热点2: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又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制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热点3: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总体价值意义: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一、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二、完善立法体制;

1、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在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重大立法问题向党报告,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改的建议,依照法定程序修改宪法。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

2、健全以人大为主导的立法体制,加强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法律工作委员会的立法作用。

3、改进政府的立法制度,完善行政法规、规章的制定程序,保障公众参与,强化政府法制机构的法律起草功能。

4、明确立法权力边界,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干预立法,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评估,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协调决定,不能久拖不决。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三、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重点】

1、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作用,健全向下级人大征询立法意见机制,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探索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草案。

2、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拓宽公民及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

社会组织参与立法协商的渠道,完善立法公开及立法意见征询制度,强化立法论证咨询机制。

3、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对重要条款可以单独表决。

热点4: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总体价值意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具体方法

一、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

1、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持党的事业、人民利益、宪法法律至上,加强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建设。突出政治标准,选拔具备法治思维的领导干部

2、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统一法律资格考试,建立法律职业统一岗前培训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畅通符合条件的军转干部进入法治专门队伍的通道,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

3、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初任法官、检察官由高法、省检统一招录,一律到基层任职。上级法检一般从下一级法检遴选法官、检察官。

二、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1、加强律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把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法治作为律师从业的基本要求,增强广大律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律师队伍业务素质,完善执业保障机制。发挥律所党组织作用,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

2、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普遍设置公职律师,企业可设置公司律师,参与决策论证,提供法律意见,促进依法办事,防范法律风险。

3、发展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队伍,鼓励法律人才跨区流动。逐步解决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法律服务资源不足和高端人才匮乏问题。

三、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1、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科研机构,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统一教材,纳入司考必考范围。

2、健全政法部门和法学院校、法学研究机构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实施高校和法治工作部门人员互聘计划,重点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熟悉中国国情的法治人才。


热点5: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1、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和人民监督员制度,规范媒体对案件的报道,防止舆论影响司法公正。

2、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的接触、交往行为

3、对因违法违纪被开除公职的司法人员、吊销执业证书的律师和公证员,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

4、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司法腐败零容忍,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意义: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热点六:司法体制改革的问题【重点】

【速裁、认罪认罚、非法证据排除、繁简分流】

A【非法证据、认罪认罚、刑事速裁】是一种全新的诉讼程序,也是诉讼的快车道。这种程序让司法效率有提升,而公平正义不减分。司法机关采取的一系列提高办案质效的工作方法,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的平衡。

 

【理由一】A【非法证据、认罪认罚、刑事速裁】体现了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的基本理念。实体公正,即结果公正,包括定罪与量刑的公正;程序公正,即过程公正,是诉讼程序方面体现的公正。在本案中,定罪必须以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为前提,这是对实现实体公正的重要保障。。

 

【理由二】刑事速裁程序(认罪认罚从宽)体现了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基本理念。在刑事诉讼中,公正是最为核心的价值,处于第一位。然而,诚如西方有句法彦所道:“迟来的正义非正义”,因此,在强调公正优先的同时,必须兼顾效率。在材料中,本案坚持以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为适用前提,体现了该制度将公正置于第一位,但保证公正第一位的同时,基于A,对其适用较为简化的诉讼程序,能够实现繁简分流,有效提高诉讼效率。

 

【理由三】刑事速裁程序(认罪认罚从宽)是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该制度正是落实这一部署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而且通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设计,可以实现繁简分流,有效地提高诉讼效率。具体到本案,本案做到了使审判成为刑事诉讼的中心,保障任何被追诉人都有权要求以庭审实质化的方式对其进行公正审判。

 

【万能结尾】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级司法机关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破解难题,坚定不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司法公正的制度得以完善,促进司法公正的机制得以健全,制约司法公正的因素逐步得以排除,司法公正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具体而又真实的感受。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司法制度建设向着公正高效权威的目标扎实迈进,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创造法治中国建设新的辉煌。

—陈璐琼老师模板

热点七:如案例材料中涉及互联网与法律,从以下入手

科技对法律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影响法律的内容、形式、传播等;而法律对科技的反作用表现为法律为科技提供规则和秩序,保证科技为人类福祉服务的正确方向等。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一、科技对法律的影响作用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科技的发展影响着立法的内容,成为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依据。
2、科技影响法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使法的表现形式更科学合理,法的信息传播更便利、公开、快捷、准确和充分。
3、科技影响法的调整范围,将会导致新的法律部门的出现。
4、科学技术影响立法体系、程序和方法,促进立法的专门化、民主化、科学化和高效化,使得法律更具操作性。
5、科技影响法律技术和法律调整机制及其执法,促进法律调整机制和执法手段的科学化、公正化、合理化和高效化。
6、科技影响法学教育、法制宣传和法学研究的方式和内容,促进法学教育、法制宣传和法学研究方法与内容的更新和发展,增强公民守法的自觉性。
二、法律对科技的反作用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法组织和协调科技活动,为科技活动和科技管理提供民主、科学的规则和秩序。
2、法律利用激励原理促进科技发展。
3、法调节科技成果应用中产生的利益关系,保证和促进科技成果的合理使用和推广。
4、法确认和保障科技活动主体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的自由,为科技活动创造自由、宽松、安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5、法协调科学技术与人的各种关系,保证科学技术为人类福祉服务的正确方向。

6、推动国际间科学技术合作,促进科学技术的全球共享和高效能运用

——陈龙老师预测

热点八:民法典中绿色原则的论述素材

         民法典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是中国方案!《民法总则》第9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古往今来,成功的执政者,无不视立法为治国之要务、理政之圭臬。放眼世界,大凡社会治理得好的国家和地区,都拥有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法典的编纂,必将成为中国法制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体现的是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解决的是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成为新时期立法工作的鲜明写照。

一部民法典,映射一个伟大时代。民法是公民权利的宣言书,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中所有的民事活动都能在民法中找到依据。民法典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立法表达。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和财产权利,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为民事活动提供基本遵循;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确立价值导向,维护公序良俗,引导人们崇德向善。民法总则作为统帅和纲领,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法律规范,为编纂民法典打下坚实基础。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制定良法,是人民对立法者的基本要求。全面深化改革,需要通过立法做好顶层设计、引领改革进程、推动社会发展。我们要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统一、相衔接,立法主动适应改革需要,积极发挥引导、推动、规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改革和法治同步推进。一部部顺应最广大人民意愿、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良法善法,正构筑起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固基石,凝聚起民族复兴的制度伟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热点九:罪刑法定原则【重点】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一)思想基础

  1.基本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沿革渊源:三权分立、自然法思想、心理强制说。

  3.现代基础: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预测可能性)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

  1.成文的罪刑法定:排斥习惯法等。

  2.事前的罪刑法定:溯及既往的禁止。

  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溯及力问题中从旧兼从轻原则表达了这一思想。

  3.严格的罪刑法定:合理解释刑法,禁止类推解释。

但刑法理论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

4.确定的罪刑法定:刑罚法规的适当。

  (1)明确性:刑法的规定必须清楚、明了,不得有歧义,不得含糊不清。

  刑法的明确性具有相对性,即借助刑事立法与刑法理论的合力共同实现,即二者结合在一起,使法律规定明确的,刑法条文就具有明确性;只有当法律规定和理论都不能将刑法条文意义阐释清楚,刑法条文才可能欠缺明确性。

  明确性的实现与刑法条文字数的多少无关,与分则条文中罪状的规定模式无关,与司法解释确定的罪名是否准确或者科学也无关。

  (2)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

  (3)禁止不确定刑。





我愿做你背后永远的支持者

再过3.5小时的奋战你就要与司法考试永远的道别

亦珍惜,亦难舍,总有惜别时

愿君法律道路越来越宽广

法律人乔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