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2879,阅读时长大约4.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王娟娟 黄思瑜
上市以来,原来的国民“央企”也历经了控制权三度被转手,管理层几番动荡,公司最后卖无接盘的窘境。
*ST昆机(600806.SH)的A股之旅将在2018年止步。因四年连亏加财务造假,公司将被“踢出”资本市场。
5月22日晚间,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证所”)对*ST昆机做出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
“就*ST昆机而言,其触及了净利润和净资产两项退市指标。”上证所表示,*ST昆机2014年、2015年以及2016年净利润均为负值。2017年净利润再度亏损-23.63亿元,净资产-1.98亿元,同时被审计机构出具保留意见。
在1993年上市前,*ST昆机身披荣光。
*ST昆机前身是1936年在南京筹备成立的中央机器厂,后1938年抗战期间迁入昆明,改称中央机器有限公司昆明机器厂。
民国“央企”*ST昆机,在新中国成立4年后,更名昆明机床厂,成为第一机械工业部直属的“十八罗汉厂”之一,开启了专业生产机床的历史。
1994年,制造出T68卧式铣镗床,并代表国家参加莱比锡国际博览会;1965年,制造出T42100坐标镗床,精密机床的制造水平达到世界一流;1985年,制造出中国第一台精密加工中心.....在上市之前,诸如此类的第一,*ST昆机可数众多。在这家公司网站的荣誉墙上,列着“曾创造140多个中国第一”的无上荣耀。
但90年代后,重组改制成功挂牌上证所的*ST昆机,却来到了抛物线的下滑端。
上市前十年,*ST昆机一直处于在亏损边缘挣扎的状态,净利润最多多不过三四百万。在2006—2010年,*ST昆机曾有过几年辉煌,每年净利润可达亿元级别,到2011年之后,机床行业由盛转衰,*ST昆机利润还是加速下滑,主营业务从2012年开始亏损至今。
而上市以来,原来的国民“央企”也历经了控制权三度被转手,管理层几番动荡,公司最后卖无接盘的窘境。
第一次转让在千禧年,云南省政府将*ST昆机29%的股份转让给西安交通大学产业(集团)总公司(下称“交大产业”),退居二股东。彼时,交大产业承诺将选择含金量高的高科技项目注入*ST昆机,随后,*ST昆机收购了交大思源、交大赛尔、恒通智机以及交大产业相关技术。
但大手笔注入资产,却让*ST昆机仍然处于增收不增利的状态,交大产业入住前一年,*ST昆机营收0.91亿元,净利润0.04亿元;收购上述资产后,2005年,*ST昆机的营收增长至6.73亿元,但净利润却只有0.21亿元。
注入机床资产后,交大产业更为优质的电子信息等资产并未装入*ST昆机,2005年*ST昆机又被转手卖给了现在的大股东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沈机集团”)。而交大产业装入*ST昆机不到数年的资产也再度转手。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装入的资产中,西安赛尔已成为*ST昆机难以甩掉的包袱,后2017年3月还被*ST昆机揭露造假,这一事件也成为*ST昆机财务造假暴露的开端。
沈机集团是国内的机床龙头,其旗下还有另一机床企业上市公司沈阳机床(000410.SZ)。
在收购*ST昆机之时,沈机集团在行业之中风光无两,2005年营收已近46亿元,杀入世界机床行业收入前十。当时沈机的目标是2010年经济规模达到150亿元,利税20亿元,进入世界三强。但显然,这一目标随着国内机场行业的式微,并未实现。
随着机床行业长期供大于求,国内机场企业技术上积弱积贫,不具备与国外企业抢占市场的实力。众多的机床企业都在2011年前后开始了困难期,而*ST昆机网站的荣誉墙,在2011年之后也未有再更新。
2011年后,*ST昆机就长期在亏损边缘挣扎,而“大哥”沈阳机床也并不乐观,后者在2015年、2016年连续亏损而“披星戴帽”,但2017年,沈机集团承接沈阳机床亏损资产,成功助其脱帽。但对于*ST昆机,沈机集团选择了再次将其变卖,由此还引发了*ST昆机股东不满,指责沈机集团偏心“亲儿子”。
2015年—2016年,沈机集团曾试图以9亿元向紫光卓远转让其所持有的*ST昆机1.33亿股权,但后因在相关公告中未披露“3个月自动解除”协议和“获得云南各部门支持”等必须披露的生效条件,因此被证监会警告,处以40万元罚款,时任*ST昆机的董事长、董秘等高管也被证监会警告并分别罚款15万元。
沈机集团选择放弃*ST昆机,与其主营产品属性相关。就过去数年间的公开资料来看,沈机机床产品主要为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数控机床,而*ST昆机则主要为卧式镗床等大型精密机床,自动化程度较低,难以进入高端市场,在数控机床,智能化日益成为行业主流的背景下,*ST昆机成为了落后挨打的那个。
在转让股权失败后,沈机集团也逐渐失去了对*ST昆机的耐心,这使得*ST昆机深陷保壳的困境之中。在2015年转让股权信批违规之前,*ST昆机及其上届管理层就走上了了投机取巧,秘密造假保壳的道路。
2017年3月20日,*ST昆机新管理层自爆公司过往存在四大财务问题:存货不实、销售收入确认违规、费用少计、子公司“多套账”涂改票据,所涉金额上亿元,随即引发市场的轩然大波和监管层的强烈关注,自曝造假两天后,证监会正式就此展开立案调查。
经过8个月的调查,2017年11月16日晚,*ST昆机造假事实被认定,监管层对公司原任及现任董事、监事或高管做出处罚决定。经证监会查明,2013~2015年间,*ST昆机通过跨期确认收入、虚计收入和虚增合同价格三种方式虚增收入约4.8亿元;同时通过少计提辞退福利和高管薪酬的方式虚增利润约2961万元;此外,2013~2015年间,*ST昆机年度报告中披露的存货数据也存在虚假记载。
“之前公司曾表示过,财务造假加上连续的亏损,肯定会退市。也说大股东沈机两年也没有拿出什么有效的重组措施来保壳,反而是公司以造假保壳。”*ST昆机的一名投资者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股民,在上证所对*ST昆机下达”退市令“之前,均知晓退市已是定局。
和同时被判令退市的*ST吉恩不同,*ST昆机还有财务造假的案底。对于这家A+H股的老牌机床公司而言,退市或许可以让公司的窘迫暂别大众目光,风波告一段落。但对于3万多名*ST昆机中小投资者而言,亏损的噩梦远没有结束。
“如果公司存在信息披露违法被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投资者因此造成损失的,投资者可以自己受到虚假陈述侵害为由,通过司法途径寻求民事救济或赔偿。”上交所表示,投资者可以通过退市公司的实际情况采取措施维护股东权利。
*ST昆机的财务造假将其加速推向了退市深渊。对于造假赔偿,此前,有持股*ST昆机的投资者向第一财经记者称,*ST昆机管理层于今年初曾对投资者给出承诺,公司会保护股民利益,对于退市以及此前的财务造假,还计划成立赔付基金。
彼时,*ST昆机曾表示,正在估算赔付范围和额度,细化方案。但从目前来看,这一承诺很大可能将被证实只是一张“空头支票”,*ST昆机及其管理层对此也未再做出任何回应。
实际上,*ST昆机目前财务状况非常糟糕,到2018年一季度净资产亏空的窟窿近1亿元,不具备赔付能力。5月10日的股东大会上,*ST昆机提请向沈机集团借款,金额不超过2亿元,该方案最终获得通过。
有证券法律师表示,漫长的主动索赔是*ST昆机投资者追回部分损失的唯一途径。记者了解到,已有证券法律师代理的*ST昆机索赔案将在6月陆续开庭。
2018年5月30日开始,*ST昆机将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交易期限为30个交易日。有资格参与这场“危险游戏”的个人,必须是具备2年以上股票交易,且实名证券账户内资产在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日均(不含融资融券)在50万元以上。而不符合这一条件的个人则只能单向卖出。
相较已经确定的退市名单,潜存退市风险的股票可能是下一批地雷。
已触发退市规定但尚未被“判刑”的*ST烯碳(000511.SZ),首当其冲成为“危险名单”上的一员。
今年步入后尘,股票被暂停上市的*ST海润(600401.SH)、*ST上普(600680.SH)、*ST众和(002070.SZ)在2018年度则可谓压力颇大,若不满足相关条件则也可能存在退市风险。
整体来看,今年以来,有39家上市公司被实施了风险警示。
根据wind资讯数据,2018年以来至今,已有39家A股上市公司被实施了ST,从原因来分析,这其中,有29家上市公司是因最近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而导致,占比逾7成;有8家是因为被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而被实施了ST。
同时,从过往退市的案例来看,因业绩连续多年亏损导致退市的情况较多。上证所也表示,将业绩连续多年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公司予以退市,是退市制度的主要情形之一。
除了业绩不达标导致退市之外,未来涉及重大违法的上市公司也将被强制退市。全新好(000007.SZ)在近五年内已经3次因信披违规被行政处罚,近期该公司如果再被行政处罚则将可能被终止上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