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践行新发展理念 兴县强县谱新章——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之十四

陕西发布 2022-11-29

践行新发展理念

兴县强县谱新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不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发展趋于协调、发展动力逐步增强、居民生活持续改善,谱写兴县强县新篇章。


经济总量突破万亿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推动我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省委省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指导、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不断完善县域经济监测评价机制,有力激发了全省各地加快发展的积极性。2018年,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10738.27亿元,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大关。2021年,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557.44亿元,是2012年的1.6倍,年均增长达到7.7%,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42.1%。县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65.23亿元,是2012年的1.7倍。生产总值超过百亿的县(市)数量由2012年的28个增加到2021年的45个,其中,超过200亿元的县(市)数量由8个增加到15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327元,是2012年的2倍。

图1  2012-2021年县均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图2   2012-2021年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成效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全省县域产业结构为13.8∶54.0∶32.2,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2012年提高8.9个百分点。

图3  2012和2021年县域产业结构对比(%)


农业产业化成效明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持之以恒推进农业产业化,着力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建设各类农业示范园区,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21年,全省县域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96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554.04亿元。目前,关中已形成以奶畜、肉牛、蔬菜、粮食为重点的主导产业带,陕北已形成以山羊、红枣、小杂粮为重点的潜力产业带,陕南已形成以生猪、茶叶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带。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特色更加明显,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工业支撑作用突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以资源优势为依托,通过园区化推进产业聚集,提升县域工业现代化水平,发挥了工业对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2021年,全省县域工业增加值6381.03亿元,年均增速达到 8.2%,高于同期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5个百分点。县均工业增加值83.96亿元,是2012年的1.5倍。2019年,神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050.63亿元,首次出现工业增加值超千亿的县(市)。

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服务业发展,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县域第三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21年,县域服务业增加值4036.14亿元,是2012年的2.2倍,2014年以来年均增长7.5%,高于同期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县域经济的比重32.2%,比2012年提高8.9个百分点。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陕南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区域发展趋于协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省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状况,省委省政府以政策为引领,深入推进关中协同创新发展、陕北转型持续发展和陕南绿色循环发展,陕南、陕北经济发展得到较大提升,区域发展各具特色、趋于协调。从陕北看,充分利用丰富的能源优势,大力发展县域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壮大,2021年,陕北县均地区生产总值249.97亿元,是2012年的1.7倍,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陕南看,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县域经济加快发展,2021年,陕南占全省县域经济的比重20.8%,比2012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县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8.98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年均增速达到8.8%,高于同期全省县域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发展速度持续领跑全省县域经济。



城镇化建设有序推进

发展动力逐步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省各县(市)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县域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2021年,全省县域城镇人口890.1万人,县域城镇化率达48.5 %,比2013年提高8.8个百分点。

图4  2013-2021年县域城镇化率(%)


为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省委省政府强化政策支持,鼓励、引导和扶持各类市场主体,县域各类市场主体得到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实现较快发展,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2021年,县域法人单位数达到24.93万个,是2012年的2.3倍,县均达到3280个,是2012年的2.5倍。全省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5861.4亿元,占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46.7%,比2012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

图5   2012-2021年县域非公经济占比(%)



共同富裕扎实推进

居民生活持续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全省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省委省政府更加关注民生,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21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745元,是2012年的2.3倍。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13元,是2012年的2倍,城乡收入比由2012年的3.22缩减到2021年的2.76。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各地加快批零、住餐业提档升级,加快培育商业新模式,大力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2021年,全省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1.08亿元,县均达到38.57亿元,是2012年的2.3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提高,达到15948元,是2012年的2.7倍。

图6 2012-2021年县域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元)



“十强县”引领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县域经济进入到了总量跨越和转型升级并存的关键时期,县域经济正经历着由“量”到“质”的转变,尤其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综合竞争力强、发展质量高,引领我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地区生产总值4818.73亿元,占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的38.4%,县均水平达到481.87亿元,是全省县均水平的2.9倍,对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兴平市首次荣登榜首,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神木市、府谷县2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有9个县(市)进入“西部百强县”。陕南县域经济实现新突破,城固、南郑、勉县、旬阳先后进入我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政策支持、发挥指导作用,全省上下持续解放思想、奋力改革创新,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这十年,是陕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大跃升的十年,是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的十年,也是改善民生成果显著的十年,为全省新时代追赶超越奠定坚实基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往期精选


来源 / 陕西统计   编辑 / 李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