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思成的北京足迹地图

王大冬 TimeOut北京 2019-10-23

现在提到梁思成先生,很多人随之想到的是林徽因、金岳霖、徐志摩或者“太太的客厅”。这一次,我们不讨论风花雪月,而是梳理了梁思成先生在京城的生活轨迹,以及他作为建筑师的建筑考察、设计地图,从而有了下面这份《梁思成的北京足迹地图》。如同国外大热的“柯布西耶建建筑之旅”一样,其实在北京,我们也可以循着梁思成的足迹,重新走一走这些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文/图  王大冬 




1

梁思成的生活足迹


本文所有历史图片以及梁思成先生的手绘稿、地图

均拍摄自《古拙——梁思成笔下的古建之美》一书,

特此说明


梳理梁思成先生在北京城的生活轨迹,还要追溯到民国初年,梁启超带着家人一起来到北京,出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他们最初住在北沟沿二十三号的一栋官府宅邸。梁思成也从汇文、崇德学校,一路念到了清华学院。



因为两家长辈的关系,少年梁思成结识了同样正值青葱年华的林徽因,作为国民政府国务院参事林长民的掌上明珠,林徽因还跟随父亲游历欧洲,增长了不少见识,很小的时候就展露出非凡的才华,比如自己编辑字画的目录,林长民还提出了不少意见进行指导。



梁思成、林徽因一同去美国留学,携手开始了他们的建筑学之路。期间,梁启超还将发现的李诫写的《营造法式》等资料,寄到了大洋彼岸,并且每一封长长的家书里,都详细写了这一阶段对梁思成的学术研究建议。后来,梁思成在和营造学社的野外考察道路上,真正见到了不少实物,对《营造法式》一书中的建造方法进行了印证。当然,这是后话了。


回国后的梁、林夫妇,先是去东北大学建筑系担任主任和教授的工作。之后回到了北京(那时候还叫北平),成为营造学社的骨干力量,分别担任法式部主任和校理。


现在的北总布胡同,但是梁、林故居已经被拆除


这段期间,两人居住在北总布胡同三号(现在的二十四号,不过已经被拆除了),这个地址的著名程度,对于大众而言,是源于那篇《太太的客厅》。这段故事也最被人津津乐道。在这里举行过的文艺沙龙、聚会,来过的著名艺文界人士,以及各种泡着粉红色泡泡的爱恨情仇故事,都让北总布胡同的林、梁旧居变得充满传奇色彩。可惜的是,现在这里已经没有建筑供人缅怀了。



TO君更想聊的,则是两人在北总布胡同生活的期间,完成了非常多的古建筑考察工作及建筑学著作的撰写,比如详细测绘了故宫、恭王府、天宁寺、安定门……“拟定故宫文渊阁的楼面修理、景山五亭的修葺计划”,还跟随营造学社的同仁们,系统地考察了不少华北地区的古建筑,完成了《平郊建筑杂录》等大量著作。这段时期绝对是超级高产、有收获的充实岁月。



时光荏苒,抗战胜利之后,梁、林夫妇搬进了清华园,清华增设了建筑系。最初,两人居住在新林院八号。随着林徽因为清华设计了胜因院的教室住宅,两人也随后搬进了胜因院十二号。



开心的是,现在的新林院8号的一间屋子成为对外开放的咖啡馆,虽然饮料实在是马马虎虎,TO君之前探访时,里面也略显凌乱陈旧,但小屋难得保留了原来的木地板和墙壁,同时还在墙壁上挂着林、梁的老照片,甚至是老建筑的手绘图。



能够在这样有历史感、近距离感受大师足迹的环境中小坐一会儿,冲着氛围和环境也值得。


胜因院


再说另外一处——胜因院十二号,目前已经拆除。但是胜因院的一部分建筑群还得以保留,独栋的红色砖墙外立面,房屋之间的空地和茂密植物,让这一片建筑充满情趣,很值得顺道一看。


胜因院


简单总结来说,目前有建筑遗存、还能看到的有北沟沿胡同的梁启超故居,目前是东城区文保单位,可以参观外观,以及清华大学里的新林院8号、胜因院建筑群。



2

跟着《中国建筑史》看北京古建



梁思成先生的著作不少,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中国建筑史》,这甚至是很多人的古建筑入门教科书。


梳理梁先生笔下的中国建筑史,尤其是古建筑部分,北京出现的篇章是从辽金之后



北京天宁寺辽砖塔,是辽独创作风的典型例子。



相传这座寺院的初创年代可以追溯到北魏孝文帝时期,隋、唐、金都有改名,到了辽代,在寺院的后院修建了舍利塔——也就是天宁寺塔。寺院的其他建筑,在元朝末年的兵火战乱中被毁坏无存了。明清两代对于天宁寺又有多次修缮和扩建,现在留存下来的是原来规模的中路院落。



按照梁思成先生的考证,天宁寺塔建于辽代大康九年(1083年)。作为北京城区现存最古老的地面建筑,天宁寺塔是我们可以了解辽代砖塔以及雕塑的重要实证。



天宁寺塔是密檐实心砖塔,通高有57.8米,八角形,十三层的塔身上雕刻着非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比如须弥座上雕刻着狮头、转角处的金刚力士像,塔身上的菩萨、天部等神像……据说,塔身雕塑是按照《圆觉经》布置的圆觉道场,装饰处理是按照《华严经》设计的华藏世界,象征着大日如来,是显教与密教的结合。



通关整个天宁寺塔,须弥座、塔身、密檐、塔顶宝珠在轻重、长短、疏密相连的搭配,形成了非常美观动感的艺术形象,梁思成先生盛赞天宁寺塔“富有音乐的旋律”。



天宁寺塔

地址:天宁寺前街甲3号

开放时间:9:00-16:00

免费参观




不过,关于北京地面上的古建遗存的笔墨,是在“金元时期”开始逐渐增多了起来


金朝的建筑作风,是混杂了辽和宋的手法,有时候也有自己的大胆创新。海陵王迁都,在现在北京城的广安门外一带的地方,营建金中都,是仿照了北宋汴梁城的布局。比如御河石桥的布局,不仅影响了后来的元大都,甚至到了明清两代都有延续。



至于元大都时期,则是北京城发展的又一次飞跃。因为是在宽阔的平原上新建一座城市,所以城市的布局规划在一开始就非常讲究:南北中轴线,皇宫的位置居中,城市严格遵守了《周礼》中“面朝背市,左祖右社”的营造思想,至于高大的鼓楼,则建造在全城的几何中点上。



跟随着梁先生的文字,我们今天还能探访的元大都时期的经典建筑当属妙应寺白塔。“元代的统治阶级以吐蕃(西藏)的喇嘛教作为国教,吐蕃的建筑和艺术在元代流传到华北一带,出现了很多西藏风格的喇嘛塔”,其中,妙应寺白塔是这时期最宏伟的遗物。



妙应寺白塔,俗称白塔寺。这座白塔是我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藏式喇嘛教覆钵式佛塔,通高51米,造型雄浑。


我们现在去探访妙应寺白塔,怎么都觉得面积挺小,而且不论站在寺院的哪个角落,都觉得寺院和白塔的大小比例不协调。



这是因为,寺院因为遭遇雷火,到明代重修的时候,已经没有元朝对藏传佛教那般重视,所以新修的寺院只有1.3万平方米,而元代最初建造的寺院,面积有16万平方米!足可以看出元朝时对于藏传佛教的重视。



据说当初建造寺院的时候,赐名寺院为“大圣寿万安寺”,关于寺院的占地范围还有个小插曲,在史书上记载“帝制四方,各射一箭,以为界至”。


妙应寺白塔

地址:阜成门内大街171号

门票20元

开放时间:9:00-16:00




接着来到梁思成先生写到的“明清建筑”章节这部分中北京城的建筑的比例占据了十之七八。

朱棣迁都北京后,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新建了宫殿庙宇,城市的规制比南京更大宏达,同时又集结了南北方的优秀匠人,博采众人之长,营建出封建大帝国气象的都城雄伟风采。



这其中,梁思成先生的建筑地图覆盖了故宫、社稷坛、太庙、天坛,还有西郊的碧云寺、颐和园、圆明园,至于皇家陵墓则写到了长陵等。几乎是一幅北京的风景名胜大集合。



我们先从明代建筑开始聊。如今北京故宫大体就是明初的建制。因为火灾、扩建等原因,故宫的大部分殿堂是清朝重建的,但是仔细留意的话,还有一些完整组群的个别殿宇,都是明代遗物。



这在中国都城的历史上也属于极为少见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朝代更迭时,新的政权都会将烧毁前朝的皇城宫殿,重新建造,展现新气象。但是清朝入关的戏剧性速度,对于皇城宫殿的准备性不足,使得清朝统治者反而保留了紫禁城,让我们今天得以看到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明清的遗存都可以在故宫当中找到。


故宫

门票:淡季40元 旺季60元,需要在网站提前订票

网址:gugong.228.com.cn




再说明代的坛庙建筑,社稷坛(今中山公园)、太庙(今劳动工人文化宫)和天坛,“都是明代首创的宏丽的大组群,尤其是天坛在规模、气魄、总体布置和艺术造型上,更是卓越的杰作。”




太庙和社稷坛都是和故宫只有一墙之隔的古建筑群,今天分别作为劳动工人文化宫和中山公园,对大众开放。明成祖朱棣在修建故宫的时候,同时期修建了太庙和社稷坛,遵循了《周礼》的“左祖右社”的制度。


中山公园里的社稷坛


社稷坛是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中间的汉白玉砌成的的方形平台上,铺着五种颜色的土壤,是从全国各地进贡而来的,意思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而另一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则是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之一。太庙是皇帝供奉祖宗牌位,并在年节大典上祭祀先人的地方。



太庙古建筑群成为婚纱照的热门拍摄地


值得一提的是主体建筑享殿,重檐庑殿顶,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金丝楠木宫殿,若是单论殿高,比故宫太和殿还高出两米多。再说这“金丝楠木”的木料,绝对是木材中的顶级宝贵级别,采伐极为艰难:层峦叠嶂,羊肠鸟道,沿途必须开山辟路,搭材转运,每日只能行程五里。


社稷坛(中山公园)

地址:中华路4号

平日门票价格3元,唐花坞、蕙芳园联票价格5元

网站: www.zhongshan-park.cn


太庙(劳动工人文化宫)

地址:天安门东侧

文化宫入园门票:2元

园区开放时间:淡季7:00-17:30  旺季6:30-19:30

网站: www.bjwhg.com.cn




梁思成先生考察的另外一个重要建筑门类是陵寝其中以明长陵为代表。长陵是明成祖朱棣的墓,位于天寿山麓,“以庙宇的组群同陵墓本身的地面建筑物结合,再在陵前布置长达8公里的神道,这一切与天寿山的自然环境结合为一整体,气魄之大,意匠之高,全国其他建筑群组很少能和它相比的。”



今天火热的明十三陵景区中,只有长陵、定陵和昭陵对外开放。苍松翠柏和红墙碧瓦,让造访明代帝陵的建筑主题旅行增添了不少好风景陪伴。其中,长陵是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座。作为永乐皇帝和它的皇后徐氏的陵寝,长陵正对着天寿山,风水气派,建筑布局体现了皇家风范。



主殿祾恩殿非常霸气,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构大殿。明楼后面的圆形宝城,连同前面殿宇群所构成的方院,象征意义是“天圆地方”。



多说一句,如果想参观地宫,可以去定陵,那里是明神宗朱翊钧的陵墓,就是《万历十五年》里的那个万历皇帝。


十三陵景区

明定陵门票: 淡季 40元  旺季60

明长陵门票:淡季30元  旺季45

联票: 淡季100元  旺季130元(包含明定陵、明长陵、总神道、居庸关长城,网站显示明昭陵目前正在整修,暂不开放)

网站: www.mingtombs.com



五塔寺


智化寺


梁思成先生写到的下一个古建筑门类是庙宇。明朝有不少“敕建”庙宇,里面都有监修或重修的太监的碑志,或者在梁下、匾上留名。这是源于“朱棣培植起来了宦官干涉朝政的恶劣传统,实际上,宦官成了明朝二百余年统治权的掌握者”。代表建筑有智化寺(王振建),碧云寺(魏忠贤扩建)。(关于寺院的相关信息可以参考《京城寺院静心指南》




除了传统形制的寺院,明中叶时,由印度传入“金刚宝座式”塔——在一个大的塔座上建造五座乃至七座群塔,其中这一类型中最卓越的典型是北京真觉寺,俗称五塔寺,坐落在现在动物园北面,开放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这样的塔型,丰富了我国的建筑类型,非常值得一看。



时间推移至清代,梁先生笔下的描述陡然间更加丰满起来。其中的代表性建筑当属故宫、北海、西郊皇家园林。



最近被各种影视剧又一次被带火的乾隆皇帝,他当政期间正是太平盛世,清代的建筑高峰和创造性也在这一时间体现,热爱下江南的乾隆皇帝,也为北京城的建筑带来了江南风格,圆明园、清漪园(现在的颐和园)、故宫内的宁寿宫(著名的“乾隆花园”)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我们今天重新从建筑美学的角度来欣赏这些名胜古迹时,可以更多地留意建筑细部。



这一部分重点聊一聊梁思成先生花了大力气考察并提出维修建议的故宫文渊阁。文渊阁是乾隆四十一年建造的,仿照的是著名的宁波天一阁。对于木构建筑藏书楼而言,防火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一阁从取名上就大有防水的考量。


故宫文渊阁,上下两层,中间另外加了暗层,一共三层;平面看起来是五开间,其实在西段另外加一间,形成六间,连同房顶的黑色琉璃瓦,都是防水之意。至于楼前的水池,则更是为防火做好的必备物质条件。



乾隆皇帝搜索天下古今图书,编著成浩浩荡荡的《四库全书》,就抄写了一部珍藏在文渊阁中。



去故宫游览的时候,除了经典的中轴线三大殿,如果能绕道去看看文渊阁,也是梁思成京城建筑之旅的一个重要站点。



综合来说,从辽金到明清,北京的不少古建筑都作为代表建筑,在《中国建筑史》当中占有一席之地,沿着这些建筑的脉络和线索,可以进行一次历史和建筑的双重旅行。



3

拜访这些梁思成设计的建筑



搜罗梁思成先生在北京的建筑设计作品,也是一个别有趣味的过程。除了一些不对外开放的大院,现在依然有一些由梁思成先生(或者与林徽因一起)设计的可以参观的建筑。TO君重点推荐下面的几处。



北大地质馆、女生宿舍楼



在北总布胡同居住期间,梁、林受到北大校长蒋梦麟的委托,在北大一院设计建造地质馆和灰楼女生宿舍楼。



首先,这两座建筑可不在现在的燕园,而是在五四大街的沙滩一带。其中,地质馆现在成为社科院法学所的办公楼,一般人不允许进入,而灰楼女生宿舍楼则成为中宣部家属楼。具体的探访地址为沙滩北街乙2号院1号楼(根据《穿越皇城》一书。)


先说地质馆,三层的灰色小楼,是L型,造型简洁明快。现在可以在大门外看到外观。



继续沿着沙滩北姐,走到乙2号院,可以看到当年的北大女生宿舍楼。整个建筑是由三栋楼组成的“凹字形”。最初梁思成的设计是一座三层楼,林徽因觉得这样有点呆板,于是在上面加了半层。巧合的是,后来他们的女儿梁再冰就读于北大西语系,就是住在这“半层”里。



灰楼的女生宿舍都是单人间,有壁橱和特制家具,有6平米和9平米两种,每层有盥洗室,还有冷热水。一个被人津津乐道的小细节是,宿舍楼梯的扶手也是有设计心思在里面的,林徽因考虑到宿舍是为女生设计的,因为女生的手比较小,所以扶手设计地也比较纤细。



北京友谊宾馆



位于人民大学地铁站旁边的北京友谊宾馆,前身是国务院西郊招待所,主要用于接待在京的援华苏联专家。1956年改名为北京友谊宾馆,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重要的涉外宾馆。



北京友谊宾馆是由梁思成弟子张镈主持设计的,梁思成先生则提供了重要的设计思路。



在如今的友谊宾馆院内,只觉得四处都是绿荫,园林风情十足,再加上“大屋顶”式的中西合璧的大体量建筑,都是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的重要建筑特色。这样的建筑在当时受到了严厉批评,但是如今再回头看,北京城的一批相似风格的建筑只是用凝固的语言,代表了那个年代的建筑风格而已。同样的建筑还可以看看海军大院黄楼灰楼、金山后街的三总部、三里河四部一会,有的只能远眺,有的可以在门口张望到外观,这些建筑都建设于同一时期,具有相似的风格。



梁启超墓园、八宝山公墓



最后来看的是梁思成为父母设计的墓园,以及为林徽因设计的墓碑。



梁启超墓园位于西郊的北京植物园里面,不论从哪个门进入,都要走一段不短的路才能够到达。所以梁启超墓园常年保持着安静和肃穆。



按照梁启超的遗嘱:“将来行葬礼时,可立一小碑于墓前,题新会某某,夫人某某之墓,碑阴记我籍贯及汝母生卒,子女及婿、妇名氏、孙及外孙名,其余浮词不用”。



所以梁思成为父母设计的墓园非常简洁,除了墓碑正中的碑刻,两侧的简洁雕刻,别无其他花式,只有庄严和肃穆。



林徽因墓,则位于八宝山革命公墓。梁思成为她设计的墓碑上,专门设计了汉白玉的花圈刻样,这是林徽因生前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作过的设计图样。




其实,想要追寻梁思成先生的北京足迹,上面的这些哪里足够呢?整个北京城的园林、古建、城墙……各个角落,都是他深爱并且考察过、走过很多遍的。当你站在景山山顶,俯瞰脚下的这座大城,或许更能够感受到《北京——都市设计中的无比杰作》文章中的浓烈情感。即使不刻意煽情,一次以人物为线索、以建筑为主题的城市旅行,或许也能为你带来不同的新灵感。




/ END / 



文/图 :王大冬

欢迎朋友圈分享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