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扶贫减困各有高招——日本国会议员:两国应为世界共赢展开合作

人民中国 2020-10-19

消除贫困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7亿多中国人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近年来,中国大力实施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积极推进普惠发展, 2012年以来连续7年每年减贫超过1000万人,并于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中国同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深化国际减贫合作,助力全球减贫工作,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日本众议院议员伊佐进一(摄影:于文。图为2019年采访时所摄图片)

有过在日本文部科学省和财务省任职经历的现任众议院议员伊佐进一,多年致力于地方振兴、科教兴国等方面的工作。他还曾在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工作,其间参与了许多支援中国欠发达地区的项目。国际消除贫困日来临之际,记者对伊佐先生进行了采访。请看报道。


——您第一次来中国是哪年?去过中国的贫困地区吗,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


伊佐进一(以下称伊佐):我第一次访问中国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访了陕西和新疆。2002年我又到中国短期留学,这期间我利用课余,背上背包,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来到农村,还有一些较城市相比欠发达的地区,的确感到了贫富之间的差距。但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中国人民面对艰苦环境的智慧和不负于贫困之苦的笑容。


有一次我来到一个村庄,正赶上村里人办婚礼。大家唱歌跳舞,酣畅淋漓,把素不相识的我也邀请进来,一起为新人祝福。当时村里极少有外国人到访,却没把我“当外人”,我切身感到尽管当地真的十分贫困,但人们心态是开放的,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2002年,日本无偿援助广西天湖贫困地区的扶贫项目,为这个高寒干旱的山区实现通路、通电、通自来水


——您在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工作期间负责两国科技合作和ODA项目,针对中国贫困地区您做了哪些工作?


伊佐:2007年到2010年,我在中国工作的这三年里确实看到了中国各地的发展不平衡,也感受到了中国在缩小贫富差距方面所做的努力,同时也参与到了日本帮助中国减困脱贫的行动中来。当时日本政府有一笔“草根无偿资金”,专门用于支援中国贫困地区修建学校和医院。其中包括签约、竣工仪式等都是我亲自经历的。每次到这些接受援助的地方,大家都会表达诸如“我们村里有新学校了,感谢日本”之类的感激之情,对我们更是热情招待。说实话,山村的饭菜口味偏重,实在算不上美味佳肴,大家用白酒不断地表达着他们的热情和谢意。我知道,当地人张罗这样一桌宴席已是竭尽全力,对于这份情谊我非常感动。


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调研致贫原因,研究扶贫方案,精准施策


——您对中国在扶贫政策和效果方面有何感受?


伊佐:担任国会议员后,我曾作为“日中次时代交流委员会”成员访问重庆,当时就扶贫问题与当地做了深入交流。当我听到当地实施扶贫政策以来已有数万人脱贫时,对这一成果感到惊讶。但更令我惊讶和印象深刻的是当地在减贫脱贫过程中极具细致的精准施策。通过介绍,我知道了尽管“贫穷”二字描述的是看似一样的结果,而实际上导致贫困的原因不尽相同。比如有当地以农业为支柱,但灾害频发,因农作物欠收导致贫困的;也有由于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当地人缺乏知识、眼界和信息,生产出来的东西难以作为商品售卖而陷入困境;还有本是物产丰富,但物美价廉的商品,却因为没有道路运出山村而白白浪费。当地对于这些致贫的原因一一做了精细调查,再对症下药,因此取得了惊人的成果。


中国在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时提出了“先富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现在中国已经成功实现了“先富”目标,下一步就需要缩小贫富差距,这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当然,中国仍然要面对很多问题,发展的差距仍然不小。但是我想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做的努力,正在让贫富差距缩小,把低收入人群从贫困线下拉上来。我想整体上扶贫攻坚和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八角楼乡根据当地环境特点,种植松茸脱贫致富


——中国解决了自身的贫困问题,对世界有何意义?


伊佐:我理解“小康社会”包含着丰富的意义。如果中国消除了贫富差距,社会整体过上小康生活,那么这对于周边邻国来讲也是一件好事。以日本为例,日本制产品的市场会进一步扩大,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空间也会拓宽。进而小康社会带来教育水平的提高,人才辈出,就会与日本的人才交流有更多接点。不仅在经济方面,小康社会也意味着环境保护的改善和提高。邻国有一个好的环境,对于日本以及其他周边国家而言都是受益良多的。


人口减少,财政吃紧的日本岛根县海士町在“外来者、年轻人、实干家(よそ者、若者、バカ者)”的带领下,重振经济,重获新生


——日本在振兴地方经济,实现当地减贫脱贫方面有何经验?


伊佐:日本在战后采取了整体发展的模式,和现在的中国一样面对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但与中国略有不同的是,日本的人口和财富集中于东京,地方人口减少,经济萎缩,东京与地方的“贫富差距”与日俱增,成为最近20年日本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和中国为扶贫攻坚、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奋斗一样,日本也经历了反复试错,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比如,岛根县海士町是在一座小岛上的行政区划,从本州岛乘坐渡轮,花上半天时间才能到达。这里人口减少到仅剩2300个常住居民,财政赤字,苦不堪言。危急关头,几个外来的青年人带来新鲜的想法,重振小岛经济。这里盛产海螺、海参,他们就把螺肉加工成速食咖喱,通过电商售往日本全国;日本人少食海参,那就把它们卖到享有人气的中国、韩国。由于岛上的学龄儿童减少,私塾没了生源,那就邀请岛外的孩子“岛上留学”,在大自然中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在大家的创意和努力下,海士町的人口开始增长,IT等高新技术得以应用,成功实现了“脱贫致富”。我认为日本的发展成果主要依靠的是人才,日本国土面积小,资源少,要发展只能依靠科技,依靠人。战后日本重视优秀人才的培养,也重视人才团队的建设。我想这恐怕可以算是一条发展经验,可供借鉴。


多年来,中国一直秉承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全球化理念,不断致力于国际减贫事业的发展


——消除贫困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今后中日两国在国际消除贫困方面可以做出怎样的贡献?


伊佐:中国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为消除绝对贫困而努力,现在的日本虽然没有生活在世界贫困标准线以下的人,但解决相对贫困依然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难题。中国拥有广袤的农村,贫困人口曾多达7亿,成功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中国经验对世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同时日本在解决相对贫困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同样具有价值。在这一方面,日中两国应该携手为世界的减贫脱贫出力,分享经验、贡献智慧,或在大数据等高新技术方面进行合作,为贫困对策提供新方案。总之,我认为日中两国不应仅仅限于“为了日本、为了中国的合作共赢”,“为了世界的合作共赢”更应成为日中合作的大主题。


采访/翻译:于文

图片来自网络




下图进入微店





扫一扫,关注人民中国

微信ID:peopleschin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