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集纪录片《致敬互联网》 | 第一集 第三次浪潮——致敬互联网之托夫勒 多平台同步上线

2017-01-31 网络智酷 译言


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

 

这个时代的意义,不亚于500年前在欧洲掀起的文艺复兴运动,不亚于300年前在英法德奥诞生的启蒙运动、工业社会和现代城市。对中国而言,这个时代的意义,或将超越100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康乾时期的西学东渐,甚或超越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时期张謇出使西域。

 

这个伟大时代的壮丽符号,叫互联网。

 

让我们向互联网致敬。向这个时代的思想和思想家们致敬。


以托夫勒、尼葛洛庞蒂、奥莱利、KK、弗洛里迪为主线人物,首次完整梳理和解读中国互联网思想启蒙史。


沈昌文、朱嘉明、张新红、姜奇平、胡泳、林永青、余晨、彭兰、刘江、陈彤、洪波、喻国明、赵嘉敏、陆丁、张江、梁春晓、刘钢、王飞跃、段永朝等多位中国互联网启蒙者、思想者、行动者共同讲述历史。


第一集主题为第三次浪潮——致敬互联网之托夫勒。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370wfr8dv&width=500&height=375&auto=0


【人物简介】


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1928.10.8-2016.7.2)


未来学大师、世界著名未来学家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之一出生于纽约,纽约大学毕业,(从流水线工人的体验,到记者的社会观察,再到对包括洛克菲勒、IBM等大型基金、跨国企业的内部了解,长期潜心)从事未来价值体系及社会走向的研究

 

1970年出版《未来的冲击》,1980年出版《第三次浪潮》,1990年出版《权力的转移》等未来三部曲,享誉全球,成为未来学巨擘,对当今社会思潮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集讲述者是沈昌文、朱嘉明、梁春晓、张新红、姜奇平。


沈昌文:我难得拿到一本新书

沈昌文 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兼《读书》杂志主编


因为1979年5月份《读书》杂志创刊,《读书》杂志的一个特色是找了好多著名的外语专家,最主要的一位是冯亦代先生,通过冯亦代跟我介绍了很多老朋友,其中主要的一位,当时就是韩舒云女士,韩舒云很热心,跟我屡次联系,就给我推荐了一本书《第三次浪潮》,她从美国带来专门送给我。


我难得拿到一本新书,所以我就请外语专家看。我认得董乐山先生,董乐山是新华社的翻译。他看了觉得很好,他说代表新思潮。他立刻给《读书》杂志写了介绍,写了两期。


这是引进的最早的资料,关于托夫勒引进到中国来,1981年以后我们就出书了。



朱嘉明:这是关于未来构想、猜测、思考的一本“圣经”

朱嘉明 维也纳大学教授、台湾大学客座教授


我们知道托夫勒实际上是非常早的,应该是在1981年。1981年的时候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已经分章节和摘要形式,在《读书》杂志和《外国哲学编译》上发表了。


从1979年到1980年,中国在当时成立了三个有意思的学会,一个叫做未来学会,一个叫做科学学会,一个叫做人才学会。

 

这三个学会在1981年年初,在合肥开了一个很大的会议,叫“三学会议”。


我们都知道文革结束之后,中国有一个很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但是这个思想解放运动其实有两种方法完成思想解放。一种思想解放就是挑战传统的思想,批判传统的思想和传统的意识形态直接对立。还有一种方法是,我们来提出和引进一些新的思想,相信这种新的思想或迟或晚可以替代旧的思想,旧的观念。


等于说三学在很大程度上是采取了在中国特点环境下能够接受,但是意义深远的第二种模式。


在未来学中,托夫勒就是恰如其分的在那个时代出现在世界上,又在300多天之内被引入。

 

把视野放大,就是1980年代非常活跃,每个世纪的后20年,它的思想和它的走向基本决定下一个世纪的前50年。一个新世纪并非是新世纪自己开始能够决定了它的发展方向,每一个新的世纪全是由上一个世纪后期的思想和发展模式来决定的。


那么在20世纪能够意识到21世纪发展方向的人,必须是对20世纪有深切了解的人。托夫勒就是对20世纪第二次浪潮有个完整经历之后,他又感觉到第三次浪潮已经出现,所以他在80年代前后把这个东西揭示出来了,因此他揭示的东西其实是更大程度上讲21世纪的东西。


《第三次浪潮》从内部读物,一下演变为新华书店发行的书,并且提倡全党全国干部阅读,创造了至少建国以来第一次一本美国著作成为执政党和执政党的主要成员人人都读的一本书。这本书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思想,一下子成为了社会的主流。


在当时这样的思想对大家的理解和冲击时非常之大的,人们就会思考,我今天总结当时大家思考三大基本问题:中国在三次浪潮中,中国的位置在哪里?


第二个问题就是说,我们在现在到底应该怎么办?这个怎么办很简单,就是要在补课的同时要追赶。第三条就是说,立刻着手参与第三次浪潮。


这是个极为深远的历史时刻,为后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和由此而来的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的全新认识,后来中国所有的选择和发展就都会有很大差别。


《第三次浪潮》最大的历史地位,就是他基本上捕捉到了未来社会的基本元素和由元素组成的基本趋势。


因此我认为《第三次浪潮》应该是20世纪末期关于未来构想、猜测、思考的一本“圣经”。



梁春晓:托夫勒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几乎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梁春晓 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


夫勒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几乎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我们是70年代末,作为文革以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这一批人对文革的反思非常重。如饥似渴的寻找各种各样的思想资源。


但当我们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试图从过去的文明启发我们走出过去的社会,突然看到一个人跟我们讲的是未来,一个远远超出我们当时所有人思维的尺度和时空尺度


一下子就把我们看待世界的整个时空尺度,从原来想的十年文革,乃至于1949年以后,然后中国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这样的尺度,工业革命以来200多年的尺度一下就拉开了,他谈的是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


整个改变了这些人看问题眼光的指向,我们纠结于现在,更不纠结于过去,而是投射到未来让所有人极其振奋。


张新红:一个晚上就在通宵教室把它读完,并且做了读书笔记

张新红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


当时读《第三次浪潮》的时候,我还在北大读书。我记得有一天好不容易得到了这本书,一个晚上,就在通宵教室把它读完,并且做了读书笔记。


一本能够影响人的一生。可以说就是因为这本书,学习了托夫勒关于信息社会的一些思想,(我才)选择了在国家信息中心,而且一直工作到今天,没有换过单位。如果是工作过程中遇到过一些波折,遇到过一些犹豫的时候,想一想托夫勒未来信息社会的想法,那么自信心也就跟着来了。


也是在这样的思想的引导下,从2005年,我和我的团队就开始对信息社会深入研究,在2010年发布了中国第一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报告的出现,引发了大家对信息社会发展进一步的关注,这也是后来信息社会50人论坛创办的起因之一。


姜奇平:当时引起的轰动,相当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这种感觉

姜奇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主编


我记得我当时正在上大学,那个时候要求播放他的第三次浪潮的短片,当时引起了校园的极大的轰动,整个社会的轰动。相当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这种感觉。


所以我们发现托夫勒这个人非常了不起。到了90年代以后,我认为进一步印证了他所说的很多很多事情。你比如说最初是计算机的发展,接着互联网的出现,包括体验经济的出现,包括大数据的出现,这些都在托夫勒的预见之中。


他是怎么看待未来的呢?他说我是记者。记者最大的职业要求就是不能幻想,他只能报道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是他发现,未来就在现在之中。


比如说我们现在那么多的人去谈互联网。对托夫勒来说,也就是一场以技术革命打头的革命,它的本质是社会的变化,所以它整个的预测里面更多的充满是对社会变化的一种洞察。


另外,托夫勒他对于整个浪潮的理解也非常有特色。浪潮是什么意思呢?把两个文明的优点都继承了,把两个文明的缺点又给扬弃了,这种东西我认为叫浪潮。他认为浪潮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连续向前发展的过程。


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推动今天中国成为互联网的一个大国。


纪录片制作团队

出品人:段永朝、王俊秀

制片人:王婉卿

导演:林茜

摄像:李旭东

剪辑:胡景华


特别鸣谢:李学军女士、武卿女士、武卫东先生、张宇先生


互联网思想者大会出品




扫描二维码关注译言,获取优质译文资源,享受优质便捷的即时译服务。




活动详情点击:优惠 | 唯有读书,能给 2017 一个聪明的开始 (因为节假日快递影响,一律节后发货,请谅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