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生就不是学习的苗子,有罪吗?

yee君 译言 2019-05-25

许多人认为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强弱完全取决于个人智力。 于他们而言,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就如同瞳色一般, 全仰仗遗传上的得天独厚, 早已注定, 不可更改。“有些人天生就该是学习的苗子,而有些人压根就不是学习的料。” -- 这种想法衍而不绝之。 如此,又为须要劳心费力地提高学习的能力呢?

 


也正是如此, 许多人更倾向于无须为学习太过聚神费力的观点。 他们亦不会花费太多心思来思考怎样发展自己的专长。 他们奉行 “孰能生巧”, 从未真正思考过自己所用的学习策略加究竟是否合适与否。 可毕竟, “熟能生巧”,这种表述本身就存在极其明显的错误。 练习就意味着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样的技巧吗?练习之后, 需要反馈吗?练习本身该是一种痛苦的还是愉悦的过程呢?

 


对此,愈来愈多的研究明确表明学习能力并非天生,而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只要肯动脑筋、花心思地勤于练习,再加之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我们便可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更加快速、有效地发展自己的专长。 简而言之, 在提高自己的这条路上, 每个人都可以做得更好。

 


例如, 有研究表明就获得专业知识而言,学习策略要远比天生的聪明才智更为重要。此外, 马塞尔·文曼 (Marcel Veenman)曾发现能够牢牢专注自己思维轨迹的人群在学习新知方面往往比那些高智商人群表现得更为突出。 根据其研究表明,对于发展专长而言,能够专注于自己理解感悟的重要性要远比天生才智的重要性还要高出 15 个百分点。

 

研究发现, 有三种方式可以切实可行地提高人们的学习技巧:

 

1

组织目标


有效的学习通常情况下可以归结为一种项目管理能力。 要发展自己的专长,首先得了解自己究竟想要学什么并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 然后, 需要制定策略, 实现所设立的目标。

 

有针对性的学习方式可以有助于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掉一系列相关的恼人问题, 例如:“我行吗?”,“失败了怎么办?”、“错了怎么办?”、“是不是还有比这更值得的事呀?”……

 


如此的自我挑剔有时候实属正常。 然而,斯坦福的心理学家 -- 阿尔伯特 · 班杜拉 (Alber Bandura)表明, 此类消极情绪会很快消磨人们学习新知的能力。 若我们能够制定目标明确的计划,我们便会更加专注努力。该项研究在该领域盛极一时。后续不断有研究表明目标清晰的人群往往会比那些目标模糊如 “好好工作”的人群表现得更为突出。 人们通过设立目标便可更轻易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2

思考自身思维


元认知于学习能力而言至关重要。 心理学家将元认知定义为 “对思维的思考”。 广而言之, 元认知是指更加专注于自己是怎样知道已知的。 这是指不断问自己:我真的知道这个观点吗?我能把它解释给朋友吗? 我的目标是什么? 我需要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吗?或者是我需要更多的实践吗?

 


元认知对于许多接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士而言简直是轻而易举。 当专家们解决问题时, 他们往往会思考当时的问题时怎样形成的。 他们会经常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否合理。


然而, 事实证明是, 问题的关键是不能仅仅是专家学者们 “思考自己的思维”。 对学习而言, 最大的问题是人们不能够进行足够的元认知, 停下来问一下自己是否已真正地掌握了新技能、新知识。

 

这里,问题并不在于人们对于所学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而是不能够专注于当下, 鞭策自己对自己的思想进行真正的思考。

 

3

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学习一事总会有相互矛盾之处。我们往往需要超然于学习之外, 进而了解自己的学习。例如, 当我们不再纠结于某一问题时, 我们往往反而会对此有更深的了解。再例如当我们就某一问题和同事进行讨论时, 往往会在之后洗碗的时候才突然灵光乍现,想起更好的佐证论据。 我们也往往会在合上软件使用手册的一刹那, 对其中的“不求甚解”突然有所感悟。

 


简而言之,学习得益于反思。这种反思得需要片刻间的宁静。 我们可能会在角落里安安静静地写上一篇文章, 或许也会在洗澡沐浴的时候与我们内心的自己谈话。 但是若要聚精会神地集中思考, 则需认知上的平静与片刻间静静的自我反思。

 

睡觉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人们很可能在小憩或深睡时, 整理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 一晚上的睡眠可以省掉 50 % 的实践。

 

聚精会神的集中思考需要平静的认知, 这同时也说明了为什么当人们处于紧张、愤怒、孤独的状况下时很难习得新技能。大脑总涌现着各种情绪, 怎还能多专注与思考、反思。

 


当然, 在一些高风险的紧急情况下, 我们或会记住一些如电话号码之类的基本信息。 但无论要进行何种形式的理解, 都需要精神上的放松。

 

学习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行为——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想要帮助自己的员工最大程度发挥所长的公司团体而言,这貌似都是一则不错的消息。 那些能够快速习得所学者往往并非都是头脑发达之人。 一切皆由他们已习得学习之道而已。 只要肯花心思认真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总结自己的感悟并适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 人人即可提升自己的学习之道。提升自己的学习之道

 

——END——


原文标题:Learning Is a Learned Behavior. Here’s How to Get Better at It.

原文链接:https://hbr.org/2018/05/learning-is-a-learned-behavior-heres-how-to-get-better-at-it

来源:译言网(yeeyan.org)

译者:上善若水风信子

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在译言整合发布


—— 版权声明—— 


本译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非商业转载请注明译者、出处,并保留文章在译言的完整链接。商业合作请联系editor@yeeyan.com


—— 往期内容—— 


为什么受教育程度越高,越需要好奇心“补脑”


王室“钟情”的近亲婚配,究竟多可怕?


为何人赚的越多,越变得不会生活?


  —— 译言给你的礼物——  


未来的世界很有可能是人与机器协作相处的世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如今我们已然有了害怕机器取代人类工作的忧患和担心。但其实人与机器是共同进化的,当机器获得思维能力,人类也可以拥有不朽之躯。


《1024:人与机器共同进化》中有专题文章解析人和机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共同进化,并精选科技圈思考者的力作,探讨人工智能、机器进化、技术奇点等话题。如果你是科幻电影的爱好者,千万不要错过这次对常见科幻元素的深度科普。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更多书籍和精美周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