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完美主义者,都是这样骗自己的!

译言赞赏 译言 2019-05-23

许多人采取的原则,反而让自己无法追求更高效的生活方式。

 


比如,一个最常见的原则就是:提升效率,或者充分利用时间,不但会降低工作质量,还会削弱你把工作做到完美标准的能力。为了帮助职场专业人士培养更高效的工作行为,我们开办了一个线上课程,课程的参与者中有大约一半的人对这句话表示同意:“我很肯定,我可以用更少时间完成更多工作,但是我的工作质量会因此下降。”



或许你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时间是下午5点半,你把最后那封电子邮件发送出去之后,就可以下班了。但是你想,不如再花30分钟把电子邮件写得更好,然后才发出去,于是决定迟些才下班。

 

你多花的半个小时,真的起了那么大的作用吗?或许确实如此,不过更有可能的是,你这样做只不过是让你对工作的质量感到更有信心而已。于是我们就相信,只要在工作上多花时间,就会让工作质量变得更好。

 


然而,多花时间,并不代表工作质量就一定会更好。事实上,不管是更长时间工作,或是在特定任务上多花时间,反而都会使我们的表现变差,从而损害到工作质量。研究表明,一旦一周工作时数超过50-55小时,人们的认知表现(例如,情商技能、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作参与度水平就开始下降,而工作质量则随之下滑。



工作质量下降和工作时间加长的关系,并不是最近才发现的。事实上,亨利·福特(HenryFord)当年把一周的工作时数从48小时减至40小时的主要动机,就是减少员工们犯错的数量。同样,几个制造行业的雇主也发现,他们可以在维持工作产量和质量的情况下缩短员工的工作时间。

 

更有甚者,根据顶尖策略咨询公司的研究,管理者往往分辨不出哪些员工一周工作80小时,哪些员工一周工作50-60小时这意味着,员工所付出的额外工作,一般是不被注意到的。

 

从任务的层面来看,多花时间完成任务,不一定让任务完成得更好。我们知道,一封写得更长、更复杂的电子邮件,比较不会被读到。而且,多花时间提供更具策略性的选择,一般导致决策质量变差。

 


如果把“多花时间导致质量变好”的想法当作不成文规定的话,工作就永远做不完了。这种想法导致所有可用的时间都被工作占去,这样就不必指望效率的提升会改善工作生活平衡了。就如我们课程的一位参与者所说:“既然会被分配到更多工作,把时间都占去,那我又何必把工作完成得更快呢?”如果要打破这种循环,我们就不能再把多花时间和工作质量的提升联系起来。

 


相反的,我们要意识到,有了高效的工作行为,工作质量只会提升,不会下降。在商业领域以外,我们本能地就知道,速度与工作质量的提升而非下降相关联。这是因为,速度是效率的一个组成部分。


2014年波斯顿马拉松赛冠军梅布·克弗雷兹基(MebKeflezighi)说,他当年获胜,跟速度和形式(质量)之间的关系相关:“要不是因为形式,我想我也不会获胜。我会想着双脚应该落在什么地方,想着臀部、膝盖、腿部、手臂、脖子的动作,想着头部应该放在什么位置,想着下巴在跑上坡和跑下坡时应该放在哪里。”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汽车行业里:最好的质量,与最快的速度相关。正因如此,为赛车设计的零件和流程,后来被用在休闲车上:“一直以来,汽车行业都依赖着赛车运动技术,把它当作休闲车的创新试验台。”



效率提升导致质量提升的现象,并不是只在赛车领域中才看得到的。在专业环境中,一个虽然简单却很有效的例子,就是键盘快捷键的使用。键盘快捷键不仅能帮我们节省时间,还能提升工作质量,原因是它能让我们避免犯下一些容易犯的错误,例如把物件拖放到错的位置、点击错的地方。

 

人一旦误以为效率损害质量,就会相信质量才是工作的最重要目标。毫无疑问,工作质量很重要,但至于应不应该是首要目标,则存在争议。有些时候,单单关注或者过度关注质量,反而会阻碍进度。



想象一下这种情景:一个策略性计划为了追求完美无瑕,花了三个月来开发,结果商业环境出现变化,导致产品变得不合时宜,乏人问津,只能在货架上收集灰尘……对销售额、利润或社区发挥影响力,才是所有工作的真正目标。把效率视为最重要,就能确保工作的质量将会最具影响力。

 


在与公司的合作过程中,我们目睹了质量为先的文化所产生的后果:有些任务不必多花时间调整,也能发挥出一样的影响力,但是人们却花很长时间把它做到完美。我们课程的一位参与者来自一家领先的咨询公司,他向我们表示:“要是公司能把内部电子邮件的标准放宽,我们就能节省不少时间了!”

 

对质量的额外投资,之所以不一定能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是因为必须付出时间的机会成本。如果我们的时间无限多的话,情况就可能不会这样,但是我们知道,选择花时间执行一个任务,等于是选择不花时间执行其他数不清的任务。



而且,我们要是相信帕累托原则(80%的价值来自20%的工作)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一般情况下,把工作做得完美的代价很高,但是所获得的回报却很少。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永远都不应该把工作做得完美,只是意味着,除非能够大大地增加影响力,否则不要把工作做得完美。

 


与质量不同的是,从定义上而言,效率和影响力是有挂钩的。大多数人以为,效率是我们在所拥有的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工作量。但是,我们应该开始把效率定义为:我们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所能发挥的影响力。在这种定义下,我们的工作的最高目标不是质量,而是效率。

 

有些公司早已明白这一点。我们与一些领先的科技公司交谈过,发现有些员工会用设计不良、错字百出的PPT,在C级领导者面前进行演讲。对于这样的不完美表现,领导者通常一点也不介意。

 

提升效率,只会提升而不会损害工作质量。但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变得更高效时,我们执行的每一次任务都会更具影响力。虽然我们不能立刻就把公司的优先项从质量换成影响力,但是我们都可以投资在自己的效率上,不要再以为关注效率就会使工作质量受到损害。

 

——END——


原文标题:The Lie That Perfectionists Tell Themselves

原文链接:https://hbr.org/2018/05/the-lie-that-perfectionists-tell-themselves

译者:搬那度

来源:译言网(yeeyan.org)

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在译言整合发布


—— 版权声明—— 


本译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非商业转载请注明译者、出处,并保留文章在译言的完整链接。商业合作请联系editor@yeeyan.com


—— 往期内容—— 


文化如何影响你的体重?


如何在一年内读完100本书?


母亲节的花,为什么这么贵?



  —— 译言给你的礼物——  


在咖啡馆或酒吧的时候,有没有花点时间听听你邻桌的谈话?如果有过的话,你会发现:他们三分之二的对话都是些生活琐事、爱恨情仇。我们发明了「语言」这种神奇的东西,却为何又将它大材小用?


《梳毛》这本书中,邓巴教授给出了解释:「语言进化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闲聊八卦」。本书将伴你走进奇妙的旅程,让我们一起与意想不到的各种生物学理论不期而遇,从历史到生理,从猴子猩猩的公众行为到人类的亲密表现,一起漫步遨游其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