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女星与儿子裸睡15年,12岁才断奶!高晓松:我特别为中国的父母悲哀!

咩咩 华人瞰世界 2019-04-10


今天是 华人瞰世界 陪伴您的2078


该呵护的时候,就给孩子最浓烈的爱,该退出的时候,就勇敢体面的放手。



· 华人瞰世界精选推荐 ·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咩咩文摘

ID:mmie009




今天无意间看到一个新闻,震碎了我的三观。


台湾女星狄莺,曾经红极一时,人气颇高。


狄莺


她后来嫁给演员孙鹏,两人生下了一个儿子孙安佐。


从儿子出生,狄莺就以儿子为荣,异常宠爱。



她曾经在节目中讲自己的育儿经,让一众人大跌眼镜。


她的儿子孙安佐在家就像一个小皇帝,


捧在掌心怕飞了,

含在嘴里怕化了,

没有教育、责骂,


甚至犯了错总有人跟在后面“擦屁股”。



一般孩子一两岁就断奶了,不可思议的是,


孙安佐一直到12岁才断奶。


甚至狄莺一直和儿子同床睡了15年,还让儿子摸着她的胸来睡,


直到儿子和她一起睡会有生理反应,她才意识到,孩子长大了,该分房了。



狄莺在节目中说起这些事情的时候,脸上带着自豪和沾沾自喜。


在过分溺爱中长大的孙安佐养成了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性格,最后他也自食恶果。


长大的孙安佐去到美国留学,但无人管教的他,更加放肆和叛逆。


有一次他对朋友说,自己准备袭击学校,让朋友别去上学,以免误伤,朋友听到后报警。


警察在孙安佐家里将他逮捕,还发现了一堆武器、1600发子弹、防弹衣。



狄莺夫妇想花钱救下儿子,但徒劳无功,孙安佐最终还是入狱,成了活生生被父母的溺爱送进监狱的案例。



每一对溺爱孩子的父母背后,都有一个社会巨婴。


社会巨婴的危害有多大?



去年,上海街头,一个上了年纪的阿姨走着走着,一个男子从后面冲过来,把她抱起来,狂甩狂打。


老阿姨挣扎,但是男子毫不理会,最后老阿姨踉跄,摔倒在地。



看到这一幕,周围的保安连连上前,试图阻止男子疯狂的举动。


但没想到,男子更过分了,他先是脱下自己的衣服,摔在老阿姨脸上,又拽着阿姨的领口,进行毫无人性地拖拽、殴打。



让人不寒而栗的是,这个老阿姨,正是发疯男子的亲妈,亲妈啊!


是什么仇什么怨,能让儿子对瘦弱无力的母亲大打出手?


原来,事发当天,男子向母亲索要2万块钱还银行贷款,但母亲说自己没钱。


男子便让她去向亲戚借,母亲不同意,他就直接动了手,对自己的母亲又是摔又是打。


这一幕看得人又心酸又毛骨悚然。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有些“巨婴”,把啃老当作理所当然,心安理得地拒绝长大。


他们虽然生理年龄已经是成人,但心理年龄仍似婴儿般。


这些人,极度自私,只知道一味向父母、社会索取。


一旦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像没断奶的婴儿一样撒泼、哭闹。


去年盛夏,一个阿婆顶着烈日在街头帮自己的儿子找工作。


而自己的儿子,一个手脚健全的成年男人,却整天就知道在家吃饭、睡觉、打游戏、啃老。


这一啃就是二十多年,还要靠自己母亲每月3000元的退休金度日。



赴日留学归国的25岁青年,对着前来接机的母亲就捅,连刺9刀,母亲性命垂危。


而原因竟然仅仅是因为他觉得母亲给的生活费不够。



这些长不大的巨婴,绝对的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规则意识,甚至是没有道德约束,认为所有人都要围着自己转。


2017年6月,武汉一位名牌大学女博士因为自己迟到,错过了登机时间。


她不改签不退票,就非要坐这趟飞机。


沟通无果后,嚣张跋扈的女博士冲进柜台,对着值机员的脸狠狠扇了几巴掌。


还一边嚷嚷着:“我就迟到五分钟怎么了?”



2018年1月,高铁上,一群背着行囊的兵哥哥刚上车,找到自己的位置。


而没买到票的乘客开始抱怨:“当兵的怎么不给别人让个座?”


于是,明明买了坐票的兵哥哥们,排着队背着重重的行囊站在高铁车厢里,而巨婴们美滋滋的坐在位置上。



还记得去年重庆公交车坠江吧。


不就是因为刘某自己错过了站,要求临时下车被拒,就开始撒泼、动手,最后让整整一车人,为她的垃圾情绪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可见,巨婴的伤害力有多大!


这个奇葩的群体,以为谁都是他父母,都得惯着他。


父母对孩子毫无保留的付出,过分的溺爱,可能让在骄纵中长大的孩子,习惯了依赖,他们并不会感激,反而会觉得理所当然。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


“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中国式巨婴,父母尚可容忍,而社会却没有那么仁慈。



高晓松曾经在《奇葩说》中提到:


“我好为中国的父母悲哀,仿佛他们都没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独立的人格,他们不配有自己的亲密关系,就只能和孩子相濡以沫。”



之前有个新闻,河南一位六旬老人,一直把女儿视若珍宝。


女儿长大后,离开家,一直在外地工作。


前一阵,女儿谈了外地的男朋友,老人担心女儿将来远嫁,不能留在自己身边。


有天,他忽然就情绪失控,反锁了家里的门,把家里能扔的东西都从窗户扔了下去。


然后自己坐在七楼的阳台窗户上,激动哭泣。


尽管他双目失明的八旬老母一直劝说,邻居亲友、消防员也极力安抚,但他还是跳下了7楼,当场身亡。




可悲可叹。


曾经,朱雨辰妈妈在节目《我家那小子》中的“贤妻良母”言论,让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朱妈妈那密不透风的控制和令人窒息的“疯狂”的爱。


“男女分工不同,女的就应该做贤妻良母”;

“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的”;

“我完全没有自我……,我在家里的位置就是我顶两个菲佣”。

……



朱雨辰的妈妈已经72岁了,她为了不让儿子做饭,就背着东西跟着儿子跑剧组,儿子在哪儿拍戏,她就跟到哪儿;


因为不想看到儿子被打,她不许朱雨辰接古装戏和武打戏;


怕儿子上火,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给儿子榨果汁,每天凌晨4点起床给儿子熬梨汤;


甚至朱雨辰的每一段感情她都知道,还都会干扰。



这种密不透风的爱,就像是孩子的枷锁。


为什么有些中国孩子那么不独立?


因为他们的父母就不独立。


很多父母,自从有了孩子,就认定“你是我的全世界,我必须一辈子跟你绑一起”。


这样的父母,不可能真诚地教会孩子独立自主。


他们甚至会有意无意地,培养孩子对自己的深度依赖,让他永远离不开自己。


这种依恋看起来很美,其实很可悲。


一个不独立的人,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很难幸福。


因为你没办法自己满足自己,必须依靠别人获得幸福感。而别人是不可能无时无刻无条件去满足你的。一旦你依靠的人不合你意愿、不受你控制,你会立刻陷入绝望,全面崩溃。


举例说明:


独立的人,是自己开车;


不独立的,是搭别人的车。


自己开车,你想去哪去哪,方向盘在自己手里。


搭别人车,你得顺从别人意愿。


你能保证另一个人会一辈子听你指挥吗?


就算他听话,你觉得他会感到自由和快乐吗?




可怕的是,太多中国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件事。


在他们心里,孩子就是人生的90%。


年轻时有事业分散精力还好,一旦退休,更是心心念念全是孩子。


你稍微留心就会发现,老人凑群聊天,最热烈的话题几乎都是关于孩子的:儿子高升了儿媳加薪了,孙子会说话了孙女写字很好看……


他们很少会说:“我听到了一首喜欢的歌”、“我买到了一双满意的鞋。”


他们的世界里,越来越少出现“我”。


我想了一个词,叫“失我老人”


他们丢失了自我,世界里只剩下孩子。


可惜在孩子的世界,他们已经越来越不重要。


于是他们要尽量收起自己对孩子的渴求,可怜巴巴,等孩子施舍。


而孩子也要多留一份心,尽量去满足父母的额外需求,生怕自己一个疏忽,委屈了他们。


最后的局面就是:老人活得心酸,孩子活得心累。



我们一直说孩子要独立。其实为人父母,更应该首先学会独立。


实在到了老迈无力不能自理的时候,可以依赖孩子。


但如果身体尚好精神清爽,你为什么不能看看书、旅旅行、打打麻将、跳跳广场舞、过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在六十岁的年纪,就过成了九十岁的样子,这一点也不好玩。


当然,我们的父母已经老了,很难改变。


但我们可以。


我们这一届父母,坚决不要长成悲哀的“失我老人”了。


你得允许孩子从你的世界慢慢飞走,并有意识地把ta空出来的地方填满。


你得好好经营和爱人的关系,因为ta才是真正和你厮守一生的人。


你得有差不多的社交圈,不管家人亲戚,还是同事邻居,身边得有能说说话的人。


你得找到自己哄自己开心的办法,不管是养花、画画,还是读书、旅行,总得有那么几件事,是你不靠别人,也能让自己很快乐的。


我们要做“从未丢失自我”的父母,而不是强行把生命转嫁到孩子身上,让他们背负着不该背负的背负,而我们又缺失了不该缺失的缺失。



 

高晓松说,今年他生日,他妈没来,因为她们合唱团有活动,她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缺席,影响另外四十多个老伙伴。


“我心里特别高兴,她有四十多个人和她一起唱歌。”高晓松说。


我同学的奶奶也是榜样:83了,自己种菜,养猫,每天拿个ipad查养生秘方,耳朵不大好,喜欢戴个助听器听听相声,自己过得特别热闹。


她也关心孩子们的情况,但还是觉得没她自己的事儿重要。


我觉得这样特别对。


我很爱你,但我必须首先保留我自己。


我为我活着,你为你活着,我们都独立、健康、完整,然后才有快乐可言。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通常是这样:


孩子出生时,100%依赖父母。后来他的世界越来越大,最后完全完全脱离父母而存在。


父母最初,对孩子零依赖。后来他们越来越老,最后100%依赖孩子。



如果只看起点和终点的话,就是:你从前只有我,我最后只有你。


那么我想,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尽量尽量地,拉长中间过程。


从我有了你,你便是我丰盛世界里极闪亮的存在,但绝不是唯一。


到未来某日,我终将无可避免地瘫倒在你怀里,希望那一刻你能稳稳接住我。


但在那一天之前,我会尽量拥有独自的自我,丰盛的世界,和同样独立而丰盛的你无负担相爱。


这应该才是父母子女一场,最理想的过程,和最happy的ending。




简介:咩咩文摘(ID:mmie009)假冒伪劣,三无文青一枚,酷爱历史,写作、知识分享,为防失联,请关注微博:汉周读书。

-End-




扫码加小编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图片阅读





文章好看,就点“好看”

给小编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