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7年9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教会微刊〕教养儿女——娇养还是教养?

2017-01-17 信仰顾问团 教会微刊

类型:婚姻家庭丨作者:沙玉主编:李贤丨排版:Jonah

笔者的一位同学说:中国的家长是世上最累的家长,有了孩子就没了自己,也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教育资本化掏空了家庭,拼爹拼娘拼到最后是耗尽了家长的时间和精力,这是一种独特的中国现象。这就是“中式家长”与“中式教育”。 


现今大多数心理学的预设都导向一种错误的方法论,这种世俗心理学的方法论告诉我们:当孩子犯错时,万不可打骂和指责,因为这样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难以涂抹的阴影,最终导致孩子心理上的病态,还会让孩子患上各种只有我们这个时代才会有的“心理疾病”,如:忧郁症等等。它鼓励我们要多对孩子说:“你很棒、你做的非常好、你一定能行”之类的话。

这个观点被强调到一个程度,好像若非如此,孩子就不能健康成长似的。这种世俗心理学论调背后的预设是:内心决定世界。按照此种观点,只要内心认为外在事物是好的,即便是不好的事也能变为好事;只要内心对外在世界存有负面思想和态度,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简单地说,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情,你就会改变一切。再简化一些,就是:我靠自己来决定世界如何。怎么样?说到这,读者应该感到这种论调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了吧? 

这个观点不是所有地方都是错的,人自己的确多多少少影响着他人与自然界,但若将这个原则无限度地扩大,认为自己有能力完全改变、控制一切(包括自己),这很明显是一种谬误。


然而我们的耳边岂不是充斥着“你可以的”、“你有无限的潜能”、“对你自己说,你是最棒的”等等之类的广告语吗?

这种哲学上的决定论是我们应当彻底抛弃的,因为:只有神有绝对的能力掌控一切;就算人改变自己的思想和态度,许多坏事也不会变成好事;就算你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我绝对可以的”、“我有无限的潜能”,现实和你自己的良心也一定会告诉你,这是错误的。神所创造的人和世界极其复杂,不是你做到A,结果B就一定会发生。 

就是这种哲学上的决定论助长了中式教养的风气。在这种风气的魅惑之下,社会上普遍盛行的教养儿女的方式就是尽可能不责备、不管教,哪怕孩子做得不对,甚至有误入歧途的倾向,也得说鼓励和夸奖的话,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只能对孩子说:“不是你的错,都怪xxx”,而绝对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孩子,你错了”。

若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够把许多事实告诉我们的孩子,而只是一味地吹捧、鼓励、夸奖,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不知道什么是失败和成功、善良与邪恶。

自此,我们的儿女分辨善恶的能力就都丧失了。当我们的儿女连分辨善恶的能力都失去时,我们的教育到底成就了什么呢? 


所以,爱虽是在亲子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但若是只有爱、只要爱,却没有合理的管教,我们对孩子的宠爱、溺爱只能摧毁他们的人生、他们的灵魂。我们做父母的无需比上帝更加“博爱”,完全没有底线地接纳、包容孩子,尤其是在他们有意识地犯很严重的错误的时候。

长此以往,不但会纵容孩子继续犯更大的错,更严重的是会导致孩子对是非善恶没有正确的认知,以为自己所做的都对,所有的错都是别人造成的。 

《圣经》告诉我们:“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廿二6)”、“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箴十三24)”。及时的管教才是父母爱孩子的正确表现,这也是教养儿女的必须。


世俗心理学告诉我们:“你若爱孩子,就别责备、管教、约束、否定他”;但《圣经》却主张:“爱他,你就管教他”;虽然在表达上只是细微的差别,但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信仰和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两者绝对不能共存。请让我们不断地提醒自己以下的教导:

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申六4-7

- The End -

| 欢迎转发本平台文章 |

另长期有偿征稿,征稿类别如下:

信仰生活、感恩见证、时事评论、神学解析、婚恋家庭。

投稿邮箱:jhwkgz@qq.com。

如您有任何信仰方面的疑问,欢迎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