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提升紫砂壶鉴赏水平?

2015-12-16 紫砂壶鉴赏与收藏秘籍

有的紫砂壶在拍卖市场上能叫价几十万,有些卖茶具的商店,一把紫砂茶壶也就几十块。同是紫砂壶,价格何以相差那么大呢?如何鉴赏和收藏陶艺史中独树一帜的紫砂陶艺精品,对于每一个熟悉中国茶文化,了解紫砂壶艺和专业收藏者来说,是一门艺术必修课。




玉润壶

  买紫砂壶,想买好壶,但又怕花了冤枉钱。很多壶友都在想学学大师们一眼望去就知道壶好坏的本领,于是关注了我的微信看了种种方法,也学会了几种“化工壶鉴定法”“全手工半手工区别”,对于买壶,已经有了足够的辨别能力。但有时捧着壶喝茶,忽然觉得还缺了点什么。


我们讲鉴赏,首先要明白,鉴是什么?赏又是什么?




  鉴,是辨别真伪优劣。看见一把壶,能通过它的砂泥、器型、工艺、装饰、印章等要素,判断出这是什么年代的?是什么人做的?它是精品?还是一般日用器?还是明器?还是粗货?……如果能分辨出来,说明你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了。赏,是欣赏审美。通过判断一件器物是真的好的,然后看它好在哪里,美在哪里,有什么独特之处,表达了什么……在这个过程中,精神得到熏陶,思想受到启发,得到美的享受,这就是赏。鉴是赏的基础,必须在去伪存真之后再来欣赏,才能获得真正的精神享受。


之前拍卖会本人拍摄(周桂珍作品)


  有的人想捡漏买了仿品,自己不知道是仿的,看的也很高兴,越看越美。这个只能说是暂时的,或者说是虚幻的精神享受。一旦被行家点破是仿品,或者随着自己专业知识的积累,自己看看发觉不对了,那个时候,以前有多大的享受,现在就有多大的失落,好像一个人把感情付给了错误的对象,是非常令人难过的一件事。但是事情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认识到错了以后,吃一堑长一智,下次就知道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告诫壶友们一句:紫砂无漏可捡。



之前拍卖会本人拍摄(吕尧臣作品)沙漠之舟


  鉴跟悟性、眼力有关,一样东西真就是真,伪就是伪,没有含糊。赏就不同,它取决于个人的文化程度、修养、性情、眼界、胸襟,弹性很大,同样一件紫砂,给甲看和给乙看,产生的感受是不同的,因为有个人欣赏水平的差异在里面。现在大多数人欣赏紫砂,首先是看值不值钱,值钱就是好东西,这是钻入了误区。紫砂给人精神方面带来的享受,要远远超过它的经济价值。



之前拍卖会本人拍摄(顾景舟作品)虚扁壶


  我们谈鉴赏,首先要对鉴赏对象有深入的了解,针对紫砂来讲,要了解它的特性,是一种什么样的泥,有什么特征;要了解紫砂发展历史,各个时代的特征,有哪些作者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必须多学多看,读专业典籍,到博物馆看标准器,学习了以后才能动手,否则还没学会走就想跑,那,跌跟头是难免的。




现在要想在市场捡漏,机会是微乎其微了。把握比较大一点的,还是去拍卖市常当然拍卖市场也不是全部保真,而且价格也不低了。如果你有钱,想收点好东西,可以去市场看看。如果经济有限,我看,也不要勉为其难。有一句话叫“眼见即拥有”,喜欢的话,看看,玩玩,就行了,不一定非要据为己有。

好眼力是锻炼出来的,好心态是培养出来的。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进行紫砂鉴别就心里有底了。鉴定壶要靠长期积累的经验,但是也要不断地学习。




好友杨逸雯作品(静逸壶)


  经常有人微信找我,请我看壶。有些人对壶的感情真的很深,令我感动。但是看看他们的壶,有些实在不怎么样,有些是仿品,甚至于怪胎。这个就很令人替他们惋惜。有的人对壶的感情不深,对钱的感情很深,他关心的不是壶怎么样,加了我私人微信上来就先问:欧阳大哥,我这个壶值多少钱啊?碰到这样的人,我真是连话都懒得讲(所以我也拒绝给壶友鉴定任何壶,看下图你就明白了)。


先不说这个壶友的素质,就看这个壶,他坚信是顾景舟的作品,顾景舟能做出这样的壶吗?我也是醉了。说了一句实话就爆粗口......


  玩壶,最最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喜爱。你说什么叫值钱,什么叫不值钱?有些名家的壶我几年前几千块买的,现在市场价好几万了,如果什么都以钱来衡量的话,当初也不用去收,现在也不会有这些藏品了。所以说,一定要是内心真正地喜欢,不管外界如何风云变幻,不管市场怎么起起落落,始终坚持自己的爱好,最后才会有成果。紫砂收藏是一条漫长的路,不是你学三五个月就能速成的,没有捷径可以走,非得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才行。所以我再三告诫初学者,不要老想拣漏,不要过分自信,一定要多学多看,先学会了走才能开始跑。



若愿与我成为朋友可加微信,验证暗号:壶友

微信号: 6677703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