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工站建设一年•案例丨在少数民族地区铺设乡村幸福路

文薇 谌永莲 中国社会工作 2022-10-15


2020年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在全区9个市建立110个乡镇社工站,桂林市选取了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集中的龙胜县作为乡镇(街道)社工站的试点县。社工站注重本土少数民族社工培养,着力民族文化传承,深入乡村实践,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资源“传帮带”,培养本土社工

民政部门在龙胜镇、龙脊镇、平等镇、瓢里镇、马堤乡5个地区设置社工站点,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引入龙胜县幸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这家本土机构开展服务。
乡镇社工站运营需要有一支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在多民族地区,培养本土社工尤为重要。
桂林市、龙胜县民政局看到了本土社工专业基础薄弱的实情,联动社会工作先发地区,为龙胜县引进了“粤桂牵手”“三区计划”等帮扶资源,使龙胜县幸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顺利入驻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工作孵化基地,并得到广东佛山市禅城区社联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广西社工服务机构佳和社工服务中心(5A级)的督导支持。
有了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发达地区同工的先进经验,通过团建、培训、督导等一系列措施,社工站社工迅速成长起来。一年的服务中,社工完成小组活动5个,社区活动25场,个案15个,引入慈善资源13.5万元,服务了2278名服务对象。

本土社工架起服务群众爱心桥

龙胜县聚居着苗族、瑶族、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针对不同民族地区的语言和民俗文化,每个社工站点安排了2名本民族的“老乡”社工。这样一来,没有语言、文化隔阂,社工很容易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能够聚焦需求,精准施策,开展服务事半功倍。他们凭借着一股韧劲访遍了家乡的每一个村落、每一户人家,用真情和爱心架起一座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
项目执行期间,社工累计入户探访留守老人、分散供养特困老人628人次,开展高龄津贴入户核查764人次,高龄政策宣传112次;服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621人次;开展社区活动23场,累计服务4286人次;发展志愿者154人,累计服务时长2785小时。
乡镇社工站的建立,在龙胜培养了一支有组织、有能力、能干事的少数民族社工人才队伍,群众渐渐接纳了社工,乡镇政府渐渐离不开社工,社工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助力者。

▲本土社工与村民拉近距离,了解需求

社工走村寨,孤僻老人解心结

 “小杨来啦!”龙胜县平等镇罗汉村的特困老人杨尊成热情地跟社工打招呼。谁能想到,就在一年前,这个老人可是村民眼里的个性孤僻的“哑巴”。2020年11月,平等镇社工站社工杨森量来到罗汉村坝胜组探访分散供养特困老人杨尊成。杨社工用当地方言和老人交谈,老人举止拘谨,也不配合,他觉得老人家有心事。此后每次路过这个村子,杨社工都会到老人家中坐坐,自说自话地和老人攀谈。 
一天,杨社工听说老人家中有喜事,提着礼物就去家中道贺。多次陪伴和关心,老人家知道这个社工是“自己人”,终于在酒后吐露了心声:“我做不了事,赚不到钱,身体也不好,大家看不起我,全靠侄子养着,我不敢提任何生活要求,也不想和谁说话,生怕做错事或说错话,怕侄子嫌弃我,他不养我,我就要饿死了。”老人单纯质朴的一番话,让社工落了泪,他意识到党的惠民政策落地多么重要。
第二天,杨社工再次来到老人家里,把在镇政府查阅的相关信息反馈给老人:老人是特困人员,按国家政策,每月发放津贴575元,农村养老金120元,加上一些其他补助,每个月差不多有800元,民政办按时发放到他的个人存折。侄子是赡养人,就是用这笔钱养他的。得知是国家出钱供养他,老人的心结终于解开,原来自己不是没有依靠的“废人”,从此后,老人开朗起来,逢人就说自己有党和政府可以依靠,社工也靠得住!

▲社工上门探访高龄老人,为他剪指甲

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

“我是土生土长的平等侗族人,从小在这里长大,对家乡充满了感情,现在社会发展太快,很多传统的东西都被忽略了,我们民族的好东西应该要传下去。”平等镇社工站驻站社工石身娥说。
龙胜县是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侗族的芦笙还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民族文化传承,乡镇社工站投入了极大热情,开展了“文化传承”“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少数民族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让村民尤其是孩子们更加认同民族身份,弘扬民族文化,更重要的是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播种到他们心中,让新一代成长为爱国爱党的有为青年。

社工开展侗族文化传承小组
一年多时间,龙胜县依托乡镇社工站立,打造出了一支执行能力强、业务素质硬的少数民族社工团队。本土智慧+专业理念+乡镇社工站平台,三位一体,紧密联系了服务对象,拓宽了服务范围,本土社工在家乡的土地上,谱写了一出壮美的奋斗者之歌,走出了一条乡村实践幸福之路。


作者:文薇 谌永莲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END



责编:张世华

制作:谢霄


往期推荐



社工站建设一年•案例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居民的“七彩生活”

社工站建设一年•案例丨“三无”老旧小区的“智治+自治”






立即关注在这里,了解社会工作全行业发展

投稿平台:

tg.shehuiwang.cn

今日头条:中国社会工作

抖音:中国社会工作

微博: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