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0 岁创业,让机器有更灵活的「大脑」,他说强人工智能是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

2016-09-07 林亿 深圳湾



— shenzhenware 


「40 岁创业,我们没有赌徒的心态,就是要脚踏实地把工作做扎实,不能打马虎眼。在看得见的范围内,一步一步把实用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强人工智能不可能突然降临,是一点点解决问题长期积累的过程。」


创业是水到渠成,多年的经验积累让灵聚在大方向和决策上没有走过大的弯路


在成立灵聚信息科技之前,张胜就已有多次创业经验,早在 1996 年通过 FidoNET-BBS 结识了几位编程高手,接着成立工作室,试图开展程序定制开发业务。但接了两个项目之后,工作室不了了之。


在多次的经验总结后,张胜发现,如果在一个松散的环境下创业,没有一个绝对领导和明确的商业规划与目标的,不用开始就基本上可以被判死刑了。


1997 年,张胜进入了 IT  媒体行业,于 1999 年5 月创办『电脑自做 PCDIY』杂志,该杂志创造了国内科技期刊创办 6 个月销量即超过 7 万/期的记录。张胜也因此成为中国最早倡导电脑 DIY 理念的人之一。


正值 IT 媒体行业黄金时期的他又转而投身于游戏行业,至今还在做协助政府部门管理游戏行业的工作,做过多家公司的顾问,也在做高校的客座教授和创业导师。


说起创业,得从一次相遇说起,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张胜在广州碰上了同样是年过 40 岁的同道中人,他们在讨论中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 Siri 及其随后出现的语音助手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普及?他们分析了这些语音助手的短板并且认为,在未来两三年内,一定还会有新一轮智能助手的机会。


经过一番磨合后,他们于 2013 年 6 月在广州成立灵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和创新,自主研发多项独创技术,8 月份推出「灵聚人工大脑」。目前,灵聚智能引擎已经发展到了3.0 版本,其技术主要被应用在机器人、玩具、智能家居等产品中,还包括实现灵聚智能引擎的载体——机器人「NAO」。



· 张胜与他的机器人「NAO」


灵聚的商业模式主要聚焦在 B 端:采用 Licence、联合开发、主动定制服务(例如 NAO 解决方案)等方式。核心部分,灵聚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除此之外,将产品和行业切入应用都交给合作伙伴。


「创业其实是一种情怀,并且能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团队,这是一种机缘。我很反对为了创业而创业的行为,创业是风险极高的游戏,当团队经验和资源不足的时候,往往就只能靠天赋和运气来弥补。对我而言,四十岁开始创业,各种条件已充足并且水到渠成,是顺势而为。」张胜说道。


「我和 CTO 都是过 40 岁的人了,各自完成了 20 来年的经验积累,这里面有工作经验、方法论、处世哲学、技术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积累,自然也有大量的人脉。」


也正是多年的经验积累,灵聚在大方向和决策上没有走过大的弯路,整体布局和技术架构也是建立在总结近十几年的观察和用哲学方法对未来的预测上。


强人工智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步步解决问题和长期积累的过程


与其他人工智能引擎所走的通用化解决方案的路线(也就是提供通用化平台,通过统一的接口解决不同场景的人工智能需求)不同,灵聚人工智能引擎则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操作系统」,通过聚焦一个又一个实用场景,在落地的过程中完成变现和复制。


在张胜看来,强人工智能并没有捷径,而是一点点解决问题长期积累的过程。目前,灵聚已储备了许多技术,包括硬件所需的硬件技术。与同类产品的差异性表现在两个层面:


技术层面上:


1.无屏化智能交互,灵聚人工大脑可以支持所有内容和服务的无屏化智能交互;


2.初步的机器思维能力,当前灵聚人工大脑回答的知识性问题一部分是经过分析和计算后,由人工大脑自动生成的答案,而不再仅仅是对已有答案进行搜索和匹配(DeepQA);


3.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只要有明确的任务需求和应用场景,灵聚的多重技术复合使用,可以解决复杂的问题,最终实现产品聪明易用的体验。


4.机器人肢体语言能力,该能力已经体现在对机器人 NAO 的支持上,并且解决方案已经开始全面商用。使用灵聚人工大脑的 NAO 已经不再需要提前编写动作,面对海量信息的问答和闲聊,人工大脑会自己决定要机器人做什么肢体动作与正在说的话相配合。该能力可以扩展为对智能家居的统筹协同控制能力。


5.便捷的替换与开发,灵聚人工大脑的接入接口只有一个,所有的功能场景由人工大脑自动分析判断,无需人工依照语义场景分别对接。并且,灵聚人工大脑的大多数输出都是计算后的最终结果,而不是语义分析后的半成品。


应用层面上:


应用层面主要体现在商用化能力上,目前灵聚为机器人 NAO 开发的套件已经具有完整的解决方案,可以满足讲解、促销、主持、辅助教学等方面的商用需求,用户可以在完全不懂代码的情况下进行内容的自定义,这套方案能被快速的复制到更多的机器人和玩具产品上。


面对硬件嵌入过程中的问题,还是要一步步解决并进行技术升级


张胜表示,在现阶段硬件嵌入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因灵聚新的技术架构带来的沟通问题:


架构已升级:由单一的语义分析输出分词结果变成输出更为丰富的结果。灵聚人工大脑目前输出的结果已不再是单纯语义分析的结果,而是经过机器思维处理的结果。所以,其使用方式及工作思路也与此前单纯语义技术的接口大不一样。为此,他们近期也在计划与 Intel 合作共同向更多开发者说明。


控制命令已不再是简单的语音语义方式:基于传统语义接口技术研发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高智能产品的指令需要。目前,灵聚人工大脑实际上已经能提供基于上下文、多轮交互和智能场景的命令模式,可为产品提供前沿的用户体验。


但有些产品的自定义内容采用了命令词拦截的方式来实现,这就对嵌入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果进行拦截,灵聚人工大脑的动态上下文(年底将升级为全局动态跨场景上下文)、多轮交互及基于推理、联想、归纳和演绎算法的自动造句功能(年底上线)等将无法正常使用。


对此,张胜表示,对于原先已经做的内容和功能,可以继续保留和使用,并且还可以继续扩充,只不过前端的语义分析和业务逻辑处理都要交给灵聚人工大脑来统一协同处理,由人工大脑决定内容是指向本地的还是灵聚智能的云,这样才能确保更完美效果。


张胜进一步表示,在下个月的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他们将会发布灵聚人工大脑 4.0——摆脱了过去单一问答式的人机互动模式,还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对于灵聚来说,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版本,也将成为灵聚人工大脑步入强人工智能领域的奠基之作。


务实、清晰的布局思路、技术落地且具备盈利的可能性才是硬道理


2016 年 8 月,灵聚已完成 A 轮融资,据了解,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强灵聚的研发、市场和生态链建设和布局。


「每当我们取得技术突破,解决了一些问题之后,发现等待解决的问题不是变少了,而是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接下来,我们一方面将现有的成熟技术落地,为更多的方案商和研发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更多性价比好的智能产品上市;技术方面,将主要在深度学习、机器思维能力和情感能力方面做更多的研究,并且将不断完善应用场景和方案。」张胜说道。


「多年的媒体工作也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许多创业者并没有在艰难的起步阶段倒下,而是在获得第一笔大额投资的时候,把持不住内心的狂野和欲望,倒在了利益失衡、盲目投资与扩张的路上。在创业的道路上,创业者难免会面临各种问题和风险,实在不易。」


张胜还说道,投资人和被投资人之间还真的需要「缘分」,能理解和看好你的,即便你很坦诚的讲述自己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他也会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理解;反之,一些投资人会让你拿出各种证明来证明技术、产品有市场、商业模式等,在有些情况下,你越是急于证明,他们反而越怀疑。


被投资人是否务实,团队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公司稳定并且有发展的持续性,技术迭代的连续性和前瞻性、清晰的布局思路,这些都是投资人主要看重的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技术已经落地并且具备了清晰的盈利模式和盈利的可能性。


●  


本期「连线湾星人」将邀请到灵聚科技的创始人张胜一起,聊聊人工大脑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技术方向。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或长按图片中的二维码,参与 9 月 8 日(周四)晚上的「连线湾星人」在线活动,与张胜做进一步交流。




— shenzhenwar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