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选择 32 线激光雷达作为入局的起点,这个海归创业团队意在角逐量产车市场

2017-03-14 Jes 深圳湾


- shenzhenware -


在各大传统汽车厂商、科技巨头掀起的自动驾驶之争中,作为自动驾驶感知周围环境的重要技术,激光雷达不得被多次提起,奔驰、宝马、Google,百度等大公司均采用这一方案,国外已有 Velodyne,Ibeo 等这样的老牌激光雷达技术公司,而就在这几年来,国内几家相关的初创公司也相继浮现。


因起步较晚,国内厂商似乎大多还处在继续闷声研发技术的过程中。而就在去年 11 月份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一家此前从未露面的初创公司——禾赛科技瞬间成为了业界的焦点,这家成立于 2013 年的公司与大家初次见面就拿出了水平视场角 360°、垂直市场角 30°、采用固态混合设计(机械旋转机构存在于内部,从外部看不到旋转部件)的 32 线激光雷达,并现场展示路试视频。



入局就挑战高起点


要知道,国内没有几家能将激光雷达做到 32 线的水平,大多还聚焦在 16 线激光雷达技术的研发,能现场展示 Demo 更是少之又少。


此前,禾赛科技一直致力于激光传感器的研发,主要应用在天然气安检、雾霾检测,直到 2015 年底,团队才正式启动激光雷达项目,一年后则以惊艳的姿势出场。


2016 年 2 月,禾赛科技与大疆合作推出无人机载天然气安全巡检系统


「因为都是研发出身,团队希望做一些门槛足够高的技术,或者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事情。」禾赛科技 CEO 李一帆表示,团队之所以从一开始就选择这么高的起点,也是希望向行业里的 NO.1 看齐。


也确实,跟众多硅谷创业团队一样,这个在硅谷起家的公司同样有着闪耀的明星背景:团队有 50 人左右,成员多毕业于斯坦福、清华等名校,研发人员来自苹果、泰克、联影、中科院光机所、技物所、半导体所等著名公司和机构。

 

「只有成为最好的企业,并且提供好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事实上,很多投资人会因为一家公司(指的是排名第一的公司)而看好一个行业,并退而求其次的投资那些靠前但不是排名第一的公司,这样做往往很容易碰上泡沫。」


什么激光雷达的线束越多,越考验技术


李一帆进一步表示,要将激光雷达应用在自动驾驶汽车上并确保有足够的安全性,至少得使用 32 线,在线束不足的情况下,无人驾驶车辆会因为检测的遗漏或不到位而碰到许多「盲点」。



众所周知,激光雷达线束越多,采集的信息点也就越多,相应的技术壁垒也会更高,当然,价格也更为昂贵。


「无人驾驶激光雷达需要测量 150 米以外的距离,发射出的光大部分已经被淹没在阳光、噪音中,再折回时的强度也仅仅只有原本的十亿分之一,使得传感器提取信息的难度更大,所以,捕捉到反射回的微弱信号对光路设计和电子系统设计会有非常高的要求。


那多线束的激光雷达又考验哪些技术呢?李一帆讲解道,首先在测量技术上,系统对光测量的响应速度要足够快,且误差不能超过 1 厘米。


同时要将所有激光的光束及其子系统集成在一个高速旋转又密闭的狭小空间里,还要确保相互之间的磁场不能受到干扰,「就相当于将多根激光雷达塞进一个小盒子里,而每条激光分到的体积也非常狭小,每根激光的采光度都会因此受到影响。」


其次,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要做到几厘米级距离的分辨率,就要求电路系统进行每秒十亿次的采样。此外,无线供电、无线通讯电路的设计也是其中一大需要克服难题。


总而言之,极好的光学性能、电子性能(用于采集、放大数据)以及软件系统(收集、识别数据)则是一款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应具备的要素。


标是将激光雷达应用在量产车中,国内并不是没有追赶的机会


李一帆表示,他们的终极目标是和整车厂商合作,将激光雷达应用在量产车中,而公司也已经收到一些主流整车厂、无人车测试开发公司、机器人公司、高校无人车队和实验室、测绘等多个潜在客户的试用申请。预计在这个月底,公司将开始陆续为各个合作伙伴进行小批量供货,据说产品性能较之前展示的也有了一些更新,具体会届时公布。


目前,激光雷达在市面上并没有现货,而能够实现大量供货的基本只有国外两家厂商。李一帆认为,虽然国内在整个行业里处于起步阶段,国外因产业发展的早而领先布局,但并不代表国内没有追赶的机会,「我们完全可以发挥工业上优势将产品做得足够好,事实上,国内激光雷达厂商之间也无所谓竞争关系,而是一齐让更多人认识、认可激光雷达这一技术。」(本文作者:Jes @深圳湾)


· ● 相关阅读 ● ·



滴滴 | 在美设立研究院,加入自动驾驶之争

丰田 | 如何在自动驾驶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MaxiEye | 靠一枚摄像头实现自动驾驶

MINIEYE | 他们的 ADAS 能够应对中国花样式路况

图森互联 | 深耕 B 端市场,推出商业化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 ● ●

深圳湾(公众号 ID:shenzhenware)将持续关注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智能驾驶、智能家居等领域的新锐产品和初创团队,欢迎联系我们。微信私人客服:小炫(ID:warexx)。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