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就算顶着「抄袭」的帽子,Facebook 也要用 AR 和黑科技硬件打通人与人的连接

2017-04-21 双双 深圳湾


- shenzhenware -


一个月前,深圳湾(公众号 ID:shenzhenware)曾在文章《AR 眼镜?手机?读心术?Facebook 神秘部门 Building 8 可能推出这些产品》中预测过 Facebook Building 8 部门将在 F8 上发布与 AR 社交、医疗有关的产品。基本上,两天的 Facebook F8 大会的主题主要分为两个—— AR 和硬件,毫无疑问的是,部分产品融合了 Facebook 巨大的社交优势,而且吃瓜群众们也能够看出,医疗也将会成为未来 Facebook 发力的主要方向之一。


下面,深圳湾将从 AR 和硬件两个方面为各位读者解读今年的 F8 大会。


VR 社交 FacebookSpace


在今年的 F8 大会上,Facebook 终于放出了 VR 社交 Facebook Space 的 beta 版本。通过 Oculus Store 提供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在 Facebook Space 虚拟空间内创建并自定义自己的身份,为你的虚拟形象选择不同的外观,查看 Facebook 内容、视频以及360度全景相片,然后邀请自己的朋友在虚拟世界里互动娱乐,在玩到开心的时候还能启用自拍杆应用,为自己的虚拟形象来张「自拍」。


为了让虚拟世界显得更加真实生动,Facebook 不仅为人物加上了表情引擎,还增加了物理反馈。在 Facebook Space 里,虚拟形象会眨眼睛,用户在说话时,虚拟人物也会跟着语音做出大概的发音嘴型,而且用户还可以通过 Touch 手柄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和表情。


另外,HTC Vive 用户安装 Revive,就可以在 SteamVR 启动器的 Oculus 应用列表中找到 Facebook Spaces,当然,体验不会像 Oculus 那么好。



相机打造成第一个增强现实平台


在第一天的 F8 大会上,小扎宣称 Facebook 的 AR 计划是:「我们会将相机打造成第一个增强现实平台。」


为此,小扎发布了 Camera Effects AR 平台。它能够让用户在照片上编辑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各种贱贱的动画效果,以及图像增强和美化。小扎这么做 Snapchat 跟美图应该会很抓狂吧。


随 Camera Effects 放出的,还包括 Frame Studio 和 AR Studio 两款开发者工具。AR Studio 是面向开发者的一套工具,暂时只向申请的开发者开放,它能够让用户构建自己的 AR 体验,实现各种动画效果。Frame Studio 是一种基于 Web 的工具,向所有人开放,用户可以上传简单的静态重叠图像过滤器。



光场相机类似的 360 相机


F8 的第二天,Facebook 推出了「Surround360 x24」和「Surround 360 x6」一大一小两款 360 相机,前者拥有 24 个摄像头,整体比人的脑袋还大,后者拥有 6 个摄像头,体型更加小巧。这两款相机能够捕捉深度信息,提供六自由度追踪画面,同时允许用户在 VR 视频里走动。


这两款摄像头最大的突破是能够让用户在 VR 视频中自由移动,自由转换视角,并且可以跟环境互动。实际上,Facebook 的工程师计算了场景中每个像素的深度,一旦确定了像素的位置,用户可以从任何角度观察它,就跟现实世界中的一样。在深度计算的过程中,Facebook 利用自己的云计算处理视频,然后用户可以使用 Adobe、Foundry 等软件编辑视频。


其实这两款相机的原理跟光场相机有相似之处,图形技术供应商 OTOY 也是 Facebook 的合作伙伴之一。OTOY 的 CEO Jules Urbach 表示:「这基本上就是一款光场相机。」



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


研究脑机接口技术似乎成为了国外科技大佬们共同的爱好。继「钢铁侠」马斯克后,小扎也在 F8 大会上公布最新的脑机接口技术进展。Facebook 神秘硬件部门 Building 8 工程副总监 Regina Dugan 宣称,Facebook 希望通过一种「知道你在想什么」的技术解决当前 AR 输入的问题,即所谓的「脑机接口技术」。


此前脑机接口技术一直应用于医疗领域,主要针对一些会使身体行动不便的疾病,但 Dugan 表示,在消费者领域,脑机接口技术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Facebook 的脑机接口项目的目标是让用户能够每分钟输入 100 个字,据报告称速度比智能手机上的输入速度还要快五倍。所以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医疗领域,同时还能够造福所有的人。


不过,和马斯克不同的是,Facebook 的脑机接口技术不会在用户的脑袋中植入芯片,而是以非侵入式的方法读取脑电信号。


目前这项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仍有很多技术问题等待解决。


动皮肤「听到」声音


Building 8 第二个项目是通过皮肤传感器获取语音信息的计划,此概念受布莱叶盲文系统的启发。


通过大会上的展示视频可知,两名 Facebook 员工已经能够通过触摸来进行简单的交谈。一位员工手臂上带着电子设备,另外一名员工通过 APP 将压力信号发送到设备上,通过施加在胳膊上的压力读出传递的信息。


该技术模仿盲文,用人类皮肤上的神经网络代替耳朵,将信息传递给大脑,这将打破语言的障碍,帮助聋哑人或者身体障碍者与人沟通。


关于这项技术,Dugan 没有透露太多,同时,她还表示目前还不会推出具体的应用产品。



袭?突破?


除了上述的新品之外,Facebook 还发布了 Messenger 2.0 版本,其重点是聊天机器人(Chatbot),新功能大多围绕着提升聊天机器人的消费者、企业端体验而展开。好玩的是,某些开发者认为,这是在抄袭微信的小程序。


另外,Facebook 展示的 AR 产品也跟 Snapchat 以及美图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不过,在 Dugan 看来,不论是 AR 社交、Messenger 2.0、360 相机、黑科技「听音」设备,甚至是 Facebook 命运多舛的无人机计划,都是以打通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为目的,这也符合 Facebook 的理念。就像 Dugan 所表达的愿景一样,「我们只专注于让人们更好地沟通。」(本文作者:双双 @深圳湾)



· ● 近期热点 ● ·



4 月 27 日,深圳湾(公众号 ID:shenzhenware)联名活动「 AI & ROBO CLASS」开讲:国内机器人自主移动解决方案的代表企业爱啃萝卜 CEO 佘元博,与大家一同分享人工智能技术下的机器人自主移动解决方案的机遇与挑战。长按图片扫描二维码,即可参与活动报名。


● ● ●


深圳湾(公众号 ID:shenzhenware)将持续关注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智能驾驶、智能家居等领域的新锐产品和初创团队,欢迎联系我们。微信私人客服:小炫(ID:warexx)。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