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活了20岁,但跟他相比,我们大多数人都活得太轻薄了
2013年8月21日中午,有一个叫程浩的年轻人悄悄地离开了人世。
同许多人一样,小编了解程浩,也是因为那年春天,知乎上那个关于“你觉得自己牛逼在哪儿?”的问题。
他的回答是:“真正牛逼的,不是那些可以随口拿来夸耀的事迹,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他用自己的生命去诠释活着的意义,他没有过于华丽的辞藻,但却打动了每一个读过这段文字的人。
程浩在知乎上的这个回答,被赞了七千多次,并被网友作为正能量广泛传播,激励了无数困境中的网友们。以下为“知乎”问答全文:
程浩上传的自己小时候照片,也是唯一一张。
有人说他很励志。可从小到大,他最讨厌别人给自己贴上“身残志坚”、“自强不息”这样的标签。
看似是表扬,实则是歧视。
他说:“活着,是每个人的希望;活得好,是每个人的欲望。这是每个活着的人都应该做到的。这样应当应分的事情,是不值得拿来夸奖的。难道因为疾病,每个人就要活得垂头丧气、萎靡不振的吗?”
程浩上传的自己被120拉走,抢救时扎的套管针一枚。
九岁那年,程浩父母收到他第一张病危通知单,之后,基本每年病危两次。
十二岁那年,他第一次胃出血,八天八夜水米未进,吃进去的东西原样吐出,医生断言:“再这样下去不是病死的,也是饿死的。”
他母亲守了他三天三夜,他求生意志强烈,逃过了死神,护士笑说他又活过来了,他说:“阎王嫌我太善良,上帝嫌我太混账,他们都不肯收留我,没办法我只能回到人间。”
此后出院,他能活动的范围更小,除了医院,常常三四个月才出一次门。
2013年8月21日,新疆博乐市,晴。正午时分,二十岁的程浩停止了呼吸。
这个自谑为“宅界巨子”、“职业病人”的小伙子,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程浩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是《地狱在身后》,他说:“也许我们无法明白‘活着’的意义,但是我们已经为活着付出了太多代价;也许我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我们已经为梦想流下了太多泪水。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绝不能回头。”
天堂未必在前方,但地狱一定在身后。
我们都追求与众不同,他却十分渴望与别人“相同”。
我们随意挥霍的今天,曾是他渴望的明天。
得知程浩去世的消息,数十万网友自发哀悼,东东枪、于莺、章诒和、李开复、蒋方舟、任泉等名人明星,也都在微博上感动留言。
“跟他比,我们大多数人都活得太轻薄了。”东东枪在微博写道。
演员任泉评论说:“你在这个世界上,有人知道你牛过!我算一个。”
程浩生前最后一篇博文《地狱在身后》里,有这样一段话:
“你咽下的药,扎过的针,吃过的苦,受过的罪,不都是为了活着吗?你若是畏缩了,胆怯了,不想活了,那从前吃过的苦就白吃了,受过的罪就白受了,所有付出的代价,都变得毫无意义了。你甘心吗?”
这是程浩的母亲李哲曾对他说过的话。
程浩6个月的时候,家人发现他躺在床上不太动,也站不起来,就把他带去石河子检查。
“当时石河子二医院说是脑瘫。我看着不像,孩子看起来很机灵。他们让我放弃掉,打一针,不要他了。到乌鲁木齐检查,医生说最多养到五岁。我不相信,孩子看着也挺胖的,也会说妈妈我们回家吧。孩子一说‘妈妈’,我就觉得我不能不要他。”
就这样凭着妈妈李哲的坚持,程浩一直走到了20岁这一年……
六岁,在石河子的酒店过生日,那时的程浩还能自己坐在凳子上
程浩不能行走,不能上学,妈妈李哲就充当老师,教程浩学习,程浩会认字后,就给他买了大量的书籍。
程浩没有办法像其他孩子那样玩,妈妈李哲就给他买了好多小车模,陪他到广场坐在轮椅上玩。
电脑刚出来时,妈妈李哲给程浩买了一台。
那时程浩才八九岁。妈妈每天上班走时把他放在床边,让他玩电脑。旁边用被子挡起来,害怕他歪到床底下。
程浩累了就给妈妈发短信,说妈妈快回来,我累了。妈妈就赶快回去,帮他躺下,或者换个姿势。
有一年,程浩有三个月都在医院。这三个月,李哲每天的生活线路就是办公室到医院,回家只是换个衣服。
医院上上下下没有不认识她的。清洁工见了她都打招呼。
有好几次程浩看起来已经不行了,但他看着她,像在跟她求生,嘴里不停地喊着妈妈,妈妈……她能怎么办呢,只能想尽一切办法救他。
还有一次病危,程浩整个人昏迷不醒,只能靠着输氧打液体。妈妈拿了一个医院的小木头凳子,趴在他床头,坐了三天三夜,没吃没喝没动。去商店的时候,因为坐的时间太长,直接从楼梯上摔了下去。
2013年8月21日中午,程浩看起来状态不错,没有病危通知单,只等着第二天出院。中午,妈妈李哲出去买饭。来回20分钟,都是用跑的。
但一回病房,看程浩就像睡着了一样,闭着眼睛。手还放在电子书上,但书已经变成屏保。
妈妈把饭放到桌上就去摇他,但他没有反应。他的左胸,几乎就是皮包着肋骨,心脏的跳动都能从皮肤上看到。她把他的衣服掀开,看不见跳动。
他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她的妈妈。
程浩和妈妈李哲是不幸的,20年的病痛折磨耗费了太多太多,但他们又是极其幸福的,全心全意守护的妈妈和体贴睿智的儿子互相取暖,带给了对方最大的幸福。
程浩去世第二天,李哲接到一个男孩哭着打来的电话:“阿姨,我真的对生活都绝望了,是程浩把我从病魔手里拉了回来,让我对生活恢复了信心。我没想到他竟然走在我前面。我心里真的特别特别难受,要不是他,我可能会走在他的前头。”
“生命之残酷,在于其短暂;生命之可贵,亦在于其短暂。”
程浩不惧怕死亡,但害怕上帝丢给他太多理想,却忘了给他完成理想的时间。
他的理想是做一个像斯蒂芬.金那样善于讲故事的人。
他给自己制定了更严苛的计划——每天必须阅读十万字,阅读的内容已从早期的韩寒郭敬明七堇年笛安,转变成《1984》《胡适文选》《民主的细节》等。
上午阅读,下午写作。
他已无法承受一本纸质书的重量,只能在网络上阅读或读电子书,他写作是用鼠标在软键盘上一个一个点出来,写得很慢,很吃力。
读书是程浩认真生活的表达方式,写作是他寻找到的一条“自我救赎”之路。他把尼采的话当成自己的格言:“凡是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强大。”
程浩的微博
“我未必能成为作家,未必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但是我必须坚持写作这个行为,因为我不想让自己身上的伤痕变得毫无意义。看着这些淤青,我就能想起曾经的日日夜夜,想起曾经的自己。若放弃写作,则是对之前付出的一切表示否定。”
程浩走后,母亲帮他整理电脑里遗留的文字。
没上过一天学校的他,写有专栏文章,有日记,有读书笔记,更有大量未完成的作品,大概44万字。
这些作品,都是他在生命最后两三年用鼠标一下一下点出来的。
程浩生前最大的心愿是出书,“你看别人都说自己惨,等他们看到我,就不会觉得自己惨了,我没有白出生。”
“如果有一天,我出书了,我会取名叫《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母亲帮他完成了这个心愿——
《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这本书的封面上,这朵梵高底色的玫瑰花是他生前所绘。
程浩还有一部十余万字的日记——《生命的单行道:程浩日记》。
有人问:“人终有一死,现在的奔波劳累有什么意义?”
他反问:“难道因为死亡是人生的终点,我们就要放弃生命的过程吗?”
命运是不公平的!每个人在生命中都不可避免会面临风风雨雨。在残酷的命运面前,我们都是最普通的凡人。
但残酷的命运却并不等于悲剧的人生,快乐和幸福可以靠自己来争取。微笑面对生活吧!像牛逼的程浩和他的妈妈李哲一样。
如果这个故事打动了你,
请将它分享出去,
让更多身处困境中的人,
感受到力量!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