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捡垃圾有辱师道尊严?他却坚持捡了12年,改变320名孩子的命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而当一位老师,跑去捡垃圾卖钱时,是否就是“不务正业”,是否“有辱师道尊严”呢?
今年44岁的黑龙江省望奎县灵山乡中学老师何春雨,就曾遭遇过这样的质疑。然而,他却用12年的坚持,不仅粉碎了所有质疑的声音,还帮助320名贫困生改变了命运,为“教师”这个职业,增添了一个最温暖的注脚。
在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第215期正能量评选中,何春雨老师,也赢得了所有评委的尊重,高票当选一等奖。
《生活报》总编辑黄连成在给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
每天清晨,每天傍晚,乡间路上,操场的垃圾箱旁,总能看见他低头找寻废品的身影,玻璃丝袋子成了标配,弯腰的背影成了最暖心的冬日一景。
从被别人说不务正业,到帮着他捡拾废品的队伍壮大,从一名被资助上大学的贫困生,到成为教师,他用自己的力量反哺自己的学生,帮助更多可爱的孩子完成求学梦。
望奎县灵山乡中学何春雨老师,用实际的暖心行动诠释着心中的无限正能量。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品读何春雨老师的故事:
办公桌下面的玻璃丝袋子
“铃~”,中午下课的铃声响起,值日的学生拿着班级的垃圾箱到学校附近的垃圾点去倒垃圾。此时,何春雨也回到了教师办公室。他不是准备去吃午饭,而是拿出办公桌下面的玻璃丝袋子,进行每天的例行工作,到垃圾点去回收塑料瓶和其他废品。
捡了十几年的废品,何春雨早已摸清了规律。
他说:“学生们一般是每天早上到校或者是放学时倒垃圾,每个班都有垃圾箱,集中处理,早上倒的垃圾是头一天班级没来得及倒的,中午和晚上放学时倒的垃圾和废品比较多,赶到这个时候捡往往能捡到不少塑料瓶。”
背着他中午的“劳动成果”,何春雨回到学校一楼楼梯间的小仓库,这是学校特意分配给他的,里面已经堆了几百个矿泉水瓶,还有纸壳和书本等其他杂物。何春雨说:“好几天收废品的没来了,所以积攒了不少,今年废品的行情好,这些废品能卖个好价钱。”
不想看贫困生辍学
何春雨今年44岁,身材健壮。1998年,他在牡丹江师范学院毕业回到望奎灵山乡中学任教,一晃近二十年。说到捡废品助学,还要从他当年上学时说起。
何春雨说,他上学时也是贫困生,靠乡亲接济才上完大学。他家是灵山乡后头村人,“家里面人口多,总共七个孩子,生活条件相当困难,上学的时候衣服和书包都是亲属或者是乡亲给买的。”
后来何春雨考上师范,每年学费和生活费加一起要近万元,又是亲属和乡亲挨家凑,总共凑够了3万元,何春雨才顺利念完大学。这些钱,他上班后还了十多年才还清。
“上班之后,我发现学校里有一些孩子的确是因为家庭困难继续不了学业,这些孩子怎么办,不能因为学费的问题辍学,可是我又没有办法。”何春雨说。那些年,他的工资才四五百元左右,很难拿出多余的钱来帮助这些贫困的孩子,何春雨急在心上。
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年一个叫小陈(化名)的孩子,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两位老人又缺少经济来源,总是为学费的问题纠结,小陈又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时常因为筹不到学费抹眼泪。
“碰到这个学生我就开导他,别着急老师当年上学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学校会帮你解决的,可是怎么解决?只做思想工作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我想干脆做点实际的事情吧,别的不敢说,利用业余时间捡点废品卖钱,能帮孩子一点儿忙,也比束手无策强。”何春雨说。
从此,灵山乡中学里就多了一个捡废品的老师。
从被说不务正业到开始帮忙
看到何春雨在学校里捡废品,周围的人并不理解,“许多人说我不务正业,捡废品挣钱,还有的人挺生气,说我。”
面对周围人在背后的指指点点,何春雨没有分辨,只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最早是在2005年,我那时候就习惯在办公桌下放个玻璃丝袋子,没想到这一捡就捡了12年。”何春雨说。
刚开始捡的时候他也不好意思,怕别人看见,起早贪黑趁没人时捡,像做贼似的。这样偷偷摸摸地捡,一学期下来废品卖了198元,他向校长提出捐给贫困学生,校长大力支持他,通过班主任推选出了第一批贫困生。当他给贫困生发放捐助物资时,全体师生都明白他捡废品是为了什么。
有了领导的支持和第一批受捐助学生的笑脸,何春雨的干劲更足了,同事们戏称他为“破烂王”。有些同事也开始帮着他捡,有的学生干脆就把废瓶子攒起来直接交到他手里。
受其影响 学校成立助学基金
2009年,何春雨的事迹在当地的电视台播出了,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在灵山乡中学召开了现场会,并举行了爱心阳光救助活动,成立了救助基金,当年总共捐助了十余万元,何春雨卖废品的钱也并入了基金。
据何春雨介绍,他每年能捡塑料瓶一万多个,还有废旧的书刊纸箱等,有时一年能捡五六百元,有时是七八百元,这些钱总共捐助了大约300名学生。
何春雨说:“其实这点儿钱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对学生来说,他就能通过这些小事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重视,增加他们坚持下去的勇气,许多学生可能就会因此把学业继续下去,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
(文章来源:生活报)
一万元天天正能量一等奖奖金,
代表万分敬意,
献给这位可爱、可敬的师者!
接下来,
继续分享本期二、三等奖的正能量故事
▼
潘铁姬:带捡来的爷爷游全国
七年前,84岁的李景海老人因家庭变故从盘锦流浪到锦州,之后一直在凌海市以乞讨为生。作为锦州市心连心爱心协会会长的潘铁姬得知后,特意找到了他,帮他核实身份、寻找亲人几个月未果后,锦州民政部门提供了救助办法。
可和潘铁姬已经熟悉的老人却小心的提出,自己并不想去救助站和养老院生活,“我也活不了几年了,剩下的这几年你管我行不?”
因为接触照顾老人的这段时间已经有了感情,看着老人带着询问、小心翼翼的眼神,潘铁姬点头同意了,“拒绝太难了,所以我选择接受,给老人一个家。”而这一接受,就是七年。
如今,她还想趁老人身子硬朗的时候,带他出去多走走看看,用近一年的时间,把老人想去的地方都走个遍。
潘铁姬经天天正能量评委投票,成为215期二等奖,奖金5000元。推荐媒体:辽沈晚报
带着自己的父母出游天经地义,而对于一个素昧平生的老人,热心公益的她不仅收养照顾了七年,还要带着老人游山玩水,说大爱、博爱一点不为过。一腔热血谱写无私大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赵会刚:守护洱海13年 唯愿清波留后人
“小时候,我家住在洱海边,海边有沙滩,死亡的水草被风浪吹到沙滩上,起到了自然净化的作用。那时候洱海水是I类水,可以直接喝,我们到洱海里去打鱼,直接舀一瓢洱海水煮鱼,非常鲜美。最近20年,沙滩没有了,洱海水质慢慢不行了。我自愿报名来参加滩地管理员,就是要保护好洱海,不愿意洱海被污染。”
2004年,48岁的赵会刚自愿报名,当上了一名洱海滩地管理员,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坚守在滩地管理员和水面保洁员的岗位上。
13年来,无论抗击蓝藻,还是打捞水葫芦,都有他的身影。守护,是他对陪伴自己生长的洱海,最长情的告白。
赵会刚经天天正能量评委投票,成为215期二等奖,奖金5000元。推荐媒体:春城晚报
在水污染危机日趋严峻的今天,正是这样一个个平凡的“江河卫士”,默默地付出着青春和汗水,守护着我们生命的源泉。奖励他,致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护水人。也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持之以恒,还生命一份清澈与纯净。
依斯汗·波列克拜:52年30多个孩子寄养她家
在广袤的阿勒泰草原,87岁的依斯汗·波列克拜老人的家,就像一个爱的驿站。
生活在牧区的牧民,追逐水和草而生,每年都要不断转场,上学的孩子因为没人看管,为了不耽误学业,有些牧民会把孩子寄养在朋友、亲戚家里。而为人热情真诚的依斯汗家就成了当地牧民孩子的驿站。
在依斯汗的记忆中,从1960年开始,家里就陆陆续续来一些上学的孩子。当时依斯汗在大家眼里年轻、漂亮又能干,她和丈夫肯杰汗,都是牧场职工,工资并不高,自己还有孩子要抚养。但对于找上门来需要寄养的孩子,夫妻俩全都应承下来。条件好一点的牧民送孩子时,会带来面粉、肉等食品。
52年来,有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四个民族的30多个孩子在老人家寄养,现如今孩子们已经长大。依斯汗的“儿孙”达128人,他们跟阿帕(老奶奶的意思)像亲人一样经常走动,成了当地民族大团结的典范。
依斯汗·波列克拜经天天正能量评委投票,成为215期三等奖,奖金1000元。推荐媒体:新疆都市报
那是物质极为贫瘠的年代,人心的淳厚却让我们感动至今。牧民逐水草而居,孩子要上学,那就到依斯汗家里去。半世纪,四个民族,面对领到门前的每一个孩子,她都笑脸盈盈 ,尽心照顾。孩子们来来去去,她的发渐白、背已弯,眼里的真诚和温暖却始终不变。
倪新国:收到半斤黄金 一波三折还原主
天上掉馅饼,砸中了绍兴小伙倪新国。10月31日傍晚,在同城买了一个价值150元的手机原装充电器,却收到两个包裹,多出来的这个,里面装着亮闪闪的黄金饰品,足有半斤多重。价值超过7万元。
倪新国没有被这从天而降的金子“砸晕”。“这么贵重的东西寄丢了,失主可能还不知道,需要赶紧联系他,另一个想法就是同情快递小哥,怕他担责任赔偿,毕竟打工不容易。”面对着半斤多的黄金饰品,倪新国连家都没回,就待在单位里开始追查寄件人。
11月1日,这一大包黄金饰品,在派出所的见证下,物归原主。
倪新国经天天正能量评委投票,成为215期三等奖,奖金1000元。推荐媒体:钱江晚报
一次乌龙快递,让我们发现一颗平凡面容下,比金子更闪亮的心。给最善良“剁手党”点赞,一个举动,暖了两个人,也让这世间多了些简单的信任。
崔朝:捡到4万救命钱 残疾低保户如数归还
11月1日下午,因家人患病要在西京医院做手术,王先生从银行里取了41000元现金,装在手提袋里匆匆赶往医院。
当时他骑共享单车到开远门地铁站,再转乘地铁去医院,结果在地铁站门口将装有现金的手提袋落在了单车的车筐里。
“手提袋里面的钱是救命钱,发现手提袋不见了,我想死的心都有。”王先生说,没想到第二天上午,他竟接到了派出所民警的电话,民警告诉他,他丢的钱被一位好心人送到了派出所。“我赶到派出所一看,钱一分没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王先生在派出所见到后好心人,被彻底感动了:“他身体有残疾靠低保生活,这样的人见钱能不动歪心,还四处寻找我归还,我给的感谢钱他也不收,他是我们家的恩人!”
崔朝经天天正能量评委投票,成为215期三等奖,奖金1000元。推荐媒体:西安晚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朴实的西北汉子说不出多么惊天动地的话语,但他的足迹却绘成了两个字,一个叫“诚”,一个叫“信”!
以上,就是天天正能量第215期的6位获奖者。
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平凡人,
却终以最朴素的情感,
昭示了人性的光辉,
诠释了人性本善。
他们的故事,如涓涓细流,
温暖着我们心。
社会需要更多这样的人,
奉献自己的力量,
拿出一点点的温暖交予这个世界。
我们相信,当善行成为你我生活的常态,
爱心便有了不断生长、传递的希望。
— END —
一声巨响,店面爆燃,他们不顾劝阻冲进火场,救出两个孩子悄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