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父母老了,需要人照顾时, 怎样才算一个合格的子女?

2017-11-15 阿里巴巴 天天正能量


昨天,天天正能量推送的一篇《娘亲进京》,看哭许多人。


一篇《娘亲进京》传遍网络,看完已是泪眼朦胧



其实,在天天正能量平台上

类似这样直抵人心的故事

几乎每天都能读到


当父母老了,需要人照顾的时候,

我们能否扮演好一个合格的子女?


父母恩重如山,儿女当报勿迟。

下面,正能量君就从我们的官方微博上

整理了一些好儿女的真实故事

不做为标准,只做为参照

相信定有一个,能够触动你心


【01】

年近九旬的母亲病了

54岁的云南男子汪克武

用婴儿背带背母亲到卫生室打针

卫生室距家5公里

母亲患高血压、慢性胃炎20年

每当母亲犯疼痛病时

汪克武都会这样背母亲去看病


图片来源:云南网(网友 张小瑜 供图)


“儿时您背我,老时我背您”


【02】


不忍89岁的母亲在家看电视消磨时光

重庆54岁的老段一路自驾北上

载着老母亲来了次“半个中国行”

每到一个地方

母亲高兴得像个孩子

不停拍照发朋友圈

老段则把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


图片来源:重庆商报


“你带我来到这世界,

我带你出去看世界”


【03】


母亲得了阿尔茨海默症

女儿李佳毅然辞去工作专职照顾母亲

41年前,母亲李治碧

从车站捡回了李佳

如今,李佳每天都守护在母亲身边

她说:这是上天给我回报妈妈的机会


图片来源:重庆晚报


“你抱我回家,我陪你变老”


【04】

手撕包菜炒海米、蒜蓉葱花炒虾皮……

自从把母亲接到身边

2年,700多个日夜

47岁的李爱军每天自己买菜

为88岁的母亲做饭

他说:对爸爸我有遗憾

我不愿意将来对妈妈也有遗憾


2017年7月,李爱军获天天正能量特别奖


“时间真的不等人,

最让人害怕的是,

你永远不知道滴答声会在哪一刻停止”



【05】


浙江男子张永康抱着80岁的母亲

在江边唠嗑的图片火了

母亲患心血管病不能走路

抱母亲在江边散步成为他的日常

母亲偶尔会摸摸他的手

他说:自己小时候就像这样

躺在母亲怀里


2016年9月,张永康获天天正能量特别奖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这简单一抱,又有几人能真心做到?



【06】


地铁上,疲乏的老父亲

在儿子怀中安稳地睡着了

看多了父母搂着孩子

但看到搂着老父亲睡觉的

还是第一次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

这次换我来照顾你”



【07】


85岁的母亲患老年痴呆

因为不放心母亲

贵州大学老师胡鸣带母亲上课4年

自己走到哪,母亲就跟到哪

他说:母亲在自己目光所及的地方

自己才能更安心地讲课

聪明是一种生存的能力;而智慧则是生存一种境界。世界上聪明人不多,估计十中有一;而智者就更罕见,估计百里无一。你看,连公认的智者苏格拉底都自认为,按照智慧的要求,自己是无知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吃亏的是聪明人;而能吃亏的是智者。聪明人和别人过事儿总能保全自己利益。比如做生意,他们做生意都能把利润赚足;而智者绝不追求生意的最大收益,有些生意甚至赔钱也做。聪明人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智者明白自己不能做什么。聪明人能把握机会,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而智者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手。因此,拿得起来的是聪明,放得下的才是智慧。聪明人总把自己闪光的一面表现出来,也就是脱颖而出;而智者是让别人把闪光的一面表现出来。比如在一个聚会里,聪明人嘴忙,往往侃侃而谈,因此是茶壶;而智者耳忙,注意聆听别人,因此是茶杯。茶壶里的水最终要倒进茶杯里。聪明人聪明人注重细节;而智者注重整体。聪明人多烦恼,失眠较普遍,因为聪明人比常人更敏感;而智者能远离烦恼,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物外之境界,因此智者吃得下、睡得着。聪明人渴望改变别人,让别人顺从自己的意志;而智者多能顺其自然。因此,聪明人的人际关系容易紧张,而智者的人际关系多和谐。聪明多数是天生,得益于遗传;而智慧更多靠修炼。聪明能获得更多知识,而智慧让人更有文化。反过来,一个人知识越多越聪明,而文化越多越智慧。聪明靠耳朵、靠眼睛,所谓耳聪目明;而智慧靠心灵,即所谓慧由心生。科学让人聪明,哲学教人智慧。聪明能带来财富和权力,智慧能带来快乐。因为聪明人往往有更多技能,而现实中这些技能只要机缘巧合,就能转化为财富和权力。但是财富和权力与快乐很多时候并不成正比,快乐来自人心。因此,求才,聪明足矣;求脱离烦恼,非修智慧不可。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更难”。其实,郑氏的“糊涂”是需要智慧的“糊涂”。所以,“难得糊涂”翻译过来就是“难得智慧”。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古人的话,我听过最伤感的一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今人的话,我听过最伤感的一句,是“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包容父母,这是一个最常面对,却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其实再严重不过。它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成色,以及他人生的底色。孟子言:“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对父母的态度,关乎的不止是孝顺,还是仁义。包容父母,就是最好的孝顺《诗经》中有一首送给父母至为沉痛的挽歌,名字叫《蓼莪》。里面有句话,感人至深:父兮生我,母兮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爹爹呀你生下我,妈妈呀你喂养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报爹妈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听来几乎让人落泪。比起这样的深恩,儿女就算多付出点,又算什么?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像我们自己。所以父母需要包容我们,我们更需要包容父母。而在这一点上,子女做到的,永远比不上父母。有的父母爱唠叨,有的父母脾气不好,有的父母观念落后,有的父母固执……特别是父母年老了,头脑不好用了,脏了,臭了,脾气更坏了……他们有多这样,你就有多不耐烦。而生活就在这些琐碎的小事上、每天的细节中。人最真实的感受、最真切的心情,也是从小事和细节中来。能够照顾好那些小事和细节,就是安顿好了父母一生的心情。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的呢?有一个公益广告,文案打动了无数人:永远不要嫌弃你的父母行动迟缓,因为你永远想象不出,你小的时候他们是如何耐心地教你走路;永远不要嫌弃你的父母学不会电脑,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在你小的时候他们是如何不厌其烦地教你认字。没有人不会为这些话语动容。所以《礼记》中说到“孝子之养”,首先就是“乐其心”,让父母心情快乐。生活是细水长流的照顾和陪伴,能够包容父母,就是最好的孝顺。包容父母,最能体现人品什么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品?其实就是一点:对待父母的态度,以及对待伴侣、孩子的态度。因为他们都是我们最亲的人,而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忽视最亲的人,并在他们面前随便和放纵。这态度,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包容上。父母、伴侣因为爱而迁就我们,孩子因为敬畏而顺从我们,他们对于我们是“弱者”。人对弱者的态度,比什么都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中庸》讲“慎独”——一个人的修养怎样,看他独处时是不是跟在人前一样,有秉持,不放肆。父母家人是与我们难舍难分的人,与我们是一体的,所以对他们的态度,完全就是“慎独”的应有之义。君子慎其独。所以君子,才是人品的典范。包容父母的人,才大气人生是一场修行,而父母正是我们修行的最初对象,也是最重要的对象。一个连父母都不肯包容的人,他的心中是缺乏爱的,他的胸怀是不够大气的,他在其他人面前肯定也是一个斤斤计较、眦牙必报、不大气的“小人”。做人如此,做事更是如此。没有大气,没有心胸,没有气魄,何以成大事?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也完全可以说“父母尚且不容,何以容天下”。所以《孝经》才会开宗明义地指出,孝,“始于事亲”而“终于立身”。包容父母,就是改变命运的第一步。胸怀大志的人,首先要从容得下自己的父母开始做起,这是修行的第一步,也是真正的修行。包容父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三字经》云:“子不教,父之过。”对一个人最大的轻蔑是什么?没家教。孩子有没有家教,则全看父母。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为什么?就是因为四个字——“言传身教”。从心理学上讲,孩子的成长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最多、最深的人是谁?自己的父母,因为父母是他们接触最多、最亲近的人。请所有父母牢牢记住一句话:孩子在童年时期所经历的,将深刻地影响他的一生,从性格到行为。这已经得到心理学上的一再证实。别给你的孩子留下一生的阴影。所以父母对于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定要慎之又慎。特别是在对待父母这样重要的问题上,不仅会影响到孩子日后对你的态度,更会影响到孩子的品性。我们自己不在日常生活中包容体谅父母,孩子熏染到的就是一种冷漠和自私,而这样的人从来都是难以为人所容、走不远的。反之,则就是最好的日常教育。可以让孩子在一种耳濡目染之中,熏陶出一种对他人对世间,温暖的爱意、融融的善意和宽容的胸怀。《增广贤文》所谓“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很多对父母态度不怎么好、不够包容的人,其实都是无心,只是因为完全的信任而完全的放得开。但那放得开的正是自己不足的修养,对父母的伤害也是真真切切的,所以不能作为开解自己的借口,安慰自己的理由。

图片来源:贵州都市报(网友@trueissundog供图)


“你没有缺席我的成长,

我也不想错过你的衰老”



【08】


31岁的李兆新与肾病抗争了8年

不久前他病情恶化需要做肾移植手术

10岁的三胞胎孩子抢着为父亲捐肾

他们说:不跟同学比吃穿

只想有一个健康的爸爸


图片来源:齐鲁网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如若需要,义无反顾”



【09】


父亲患脑梗瘫痪

陈春林从15岁起就带父亲上学

一边读书一边照顾父亲

虽然生活困难,但陈春林认为

父亲在,家就在


“父母在的地方,才叫家”



【10】


她叫张志菊

刚出生2个月就被亲生父母遗弃

是张成贵收养了她

2016年,养父被确诊患癌

张志菊辞去工作,回老家照顾养父

她说:“我要成为爸爸的肩膀

我就是爸爸的依靠!” 



图片来源:新华网


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如今我也要延续你的生命


【11】


桂林这位50多岁的大叔

常年穿着旗袍带母亲去逛街

多年前妹妹病逝

母亲伤心过度精神失常

一次偶然机会他穿上女装扮作妹妹

母亲就变开心了

从此他女装一穿就是20年

我为了老人家,怕别人笑什么呢?


图片来源:梨视频


只要母亲开心,

我何惧千夫嘲笑?


【12】


19岁重庆女孩杨丹,身患晚期肿瘤

她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

母亲撒手人寰后

她害怕终有一日会把日渐年迈的父亲独自留在世上

生死边缘,她希望能给父亲找一个贤惠妻子

“我不想我走后,爸爸孤独一人”


这世间最残忍的事情,

莫过于最爱的人孤独终老。


【13】


父亲因病瘫痪22年

女儿岳晓秋从3岁开始照顾父亲

擦脸喂饭、帮翻身、按摩,从不喊累

2004年母亲突患急病去世后

父亲怕拖累女儿一度想自杀

所幸被她及时发现

她哭着劝父亲:

你要不在了,我在世界上就彻底没有亲人了…


2016年3月,岳晓秋获天天正能量三等奖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14】


27岁北大才女王帆在演讲中说:

“父母后半辈子能依赖的只有我。

赡养父母不是把钱给他们,

让他们独自面对生活,

而是我们参与他们的生活,

和他们一起享受生活。”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501e5laex&width=500&height=375&auto=0

王帆演讲视频



小时候,

父母是我们的依赖;

长大后,

我们是父母的靠山。


当父母唠叨的时候,

请给他们足够的耐心;

当父母需要你的时候,

请给他们足够的关心;

当父母的脚步不够利索的时候,

请给他们足够的爱心。


请记得:

你对父母的爱,不是施舍,

而是对他们曾经的付出

最微不足道的回报。


你养我长大,

我陪你变老。



— END —



推荐阅读

双十一过后,为这些满满正能量的快递小哥打call

弟弟结婚,做记者的姐姐一封932字长信刷爆朋友圈!有个姐姐,真好

人间有魔鬼,但更多的是天使。

从重度脑瘫患儿到哈佛硕士,看这位平凡母亲,如何带着儿子逆转人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