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风来”不如“迎风开”|对外承包工程七大趋势
与发展同步 与项目同行
近年来,对外承包工程市场变化很快,少数引领市场趋势的大型承包集团可能称霸“江湖”。群雄逐鹿,风生水起,顺者“吃肉”,逆者“喝汤”。倘若不甘落入“食物链”或“价值链”的底端,就应密切关注并把握对外承包工程市场的动态和发展趋势。根据十多年来的服务经验和对市场动态的考察,笔者做出如下研判,希望对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有所启示和助益。
趋势一:
实体企业崛起
窗口公司一直是我国对外承包企业的领头羊,无论是产值、利润总额、利润水平还是合同额,设计、施工单位都难望其项背。但近年来,窗口公司的业绩大幅滑落,设计、施工单位等实体企业的业绩大幅增加,预计对外承包工程市场这一趋势还将持续。
窗口公司业绩滑落、实体企业崛起的原因主要有:
(1) 窗口公司不具备设计、制造和施工技术能力的局面并未改善。
(2) 中间加价导致承包合同价格人为提高的局面是客观存在、难以回避的不利现实。
(3) 相关政府和大部分集团公司放开对外承包工程的经营权,直接承接境外工程项目不再是窗口公司的特权。
(4)“走出去”时间早、有实力的设计、施工单位已通过分包或直接承接境外工程项目,获得了较丰富的国际经验,并积累了一定人脉,改变了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而信息不对称恰恰是窗口公司长期以来领先对外承包工程市场的根基。
(5)我国引领对外承包工程市场的央企承包集团,如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下称“中国建筑”)、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铁建”)、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中铁”)、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交建”)、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建”)、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能建”)、中国葛洲坝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葛洲坝”)、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化学工程”)等,都从传统承包商转型为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而窗口公司在投资、开发、融资、建设、运营等竞争中越来越“有心无力”。
面对上述不利局面,一些窗口公司采取了应对方案:一是继续利用已积累的海外人脉关系,开发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二是由对外承包工程向境外投资转型,虽然转型之路较为坎坷;三是开始转做国际贸易和国内市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MEC),开始多途径寻找发展空间,分散综合服务商带来的竞争压力。
趋势二:
母公司担保问题持续发酵
在传统实践中,我国对外承包企业通常向业主提交投标保函、预付款保函、履约保函和质保保函等银行保函,而极少提交母公司(集团公司)担保。自2014年以来,承包商母公司担保井喷式爆发,并在短短几年内成为境外项目业主的普遍要求。
其实,在国家外汇局于2014年5月颁布《跨境担保外汇管理规定》后,笔者就发文预测,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将有越来越多的境外业主要求中国承包商向其提交母公司担保,该判断已被近年来的实践验证。
提交母公司担保的做法,背离了集团制企业设立承包平台以隔离母公司风险的初衷,增加了母公司(集团公司)的债务担保负担。如果集团公司下属对外承包子公司都要求就其境外项目提供母公司担保,集团公司将不胜其累。可以预见,母公司担保问题将持续发酵,更加凸显。如何应对且防控母公司担保风险,成为我国对外承包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趋势三:
以资金拉动EPC承包
随着境外业主越来越多地要求承包商提供部分资金支持,以资金拉动EPC承包模式开始推广,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近年来国际能源、矿产和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境外业主的财务状况普遍恶化、支付能力严重下降,进而促使境外业主普遍对承包商提出资金要求;二是对外承包工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有实力的大型承包商主动向境外业主提供资金,以此作为更有利的条件获取境外项目。
我国承包商提供资金的方式有多种,但除了传统提供融资协助(如买方信贷)的做法,不外乎两种形式:其一,在境外业主为项目落实资金(特别是项目融资模式下的融资关闭)之前,先由承包商垫资开工建设;其二,要求承包商提供部分资金,以小股参股形式参与境外项目的投资运作,并以此作为将EPC工程项目授予承包商的前提。
根据笔者的服务体会,承包商向业主以上述形式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将大大加重承包商的义务和风险。
第一,与承包商垫资相应,境外业主越来越倾向在项目建设中“抢跑”,即在未获得相关政府许可(如环评许可、开工许可等)之前开工。这加重了承包商施工的合法性风险和工程款不能收回的风险。
第二,与承包商垫资相应的是业主提供的垫资担保, 承包商为保障垫资的安全,需要业主提供哪方面的担保? 担保的能力和可执行性如何?承包商如何识别和评估担保能力、可执行性?这都是承包商面临的新课题。
第三,以参股投资拉动EPC总承包,将改变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传统运作模式,迫使承包商进入陌生的境外投资领域。受知识结构差异、投资经验不足、投资风险管理能力欠缺、理念惯性等因素的限制,承包商可能难以应对境外投资风险管控的新挑战。
趋势四:
以前期规划拉动EPC承包
面对激烈的竞争,某些具有战略眼光的中国承包商开始另寻他途,向项目前端的前期规划延伸,从告诉境外业主“我能做”(如EPC模式)、“我为你找钱”(如F+EPC模式)、“我出钱”(如参股投资模式),到告诉境外业主“你需要什么项目”发展,为业主或东道国政府做项目前期规划甚至产业规划。
例如,2017年4月,我国多家大型承包商,包括葛洲坝、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土”)、中国电信国际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信”)、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恩菲”)、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长江设计”)、河北建投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建投能源”)等,由中非基金牵头,在约翰内斯堡设立了中国海外基础设施开发投资公司 (COIDIC),其股东架构图如图1所示。COIDIC拟股本规模5亿美元,是目前我国第一家,也是全球范围内资金规模最大的、专业从事海外基础设施前期开发的企业。
图1 中国海外基础设施开发投资公司股东架构图
根据COIDIC董事长周超的阐述,COIDIC的经营主业为“海外PPP基础设施项目开发”,即通过投入资金、整合资源,围绕工程技术、法律、融资三方面开展前期开发工作,将基础设施项目概念和规划蓝图转化为可投资、可融资的成熟项目,孵化和创造成熟基础设施项目供应,改变目前非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无效和低端供给的局面,推动中国企业开展海外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中国技术和标准“走出去”。COIDIC的目标是“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企业开展海外基础设施投资最具影响力的‘项目孵化平台’,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基础设施投资合作的‘桥头堡’”。
以前期规划拉动项目机会的项目运作模式,为我国对外承包企业提供了崭新的市场思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开花结果。
趋势五:
“投建营一体化”
“投建营一体化”已成为对外承包工程市场的重要趋势,无论中小对外承包企业是否认清、是否愿意面对、是否适应这个现实。如上所述,我国的顶级承包商,特别是“中字头”的央企承包集团,都已建立、健全综合服务能力,包括投资、开发、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等境外项目运作全产业链,出现了集上述能力于一身的综合服务商,如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能建、葛洲坝、中国化学工程等传统的央企承包集团。
与此同时,传统的境外投资企业,也在加强自身的工程建设能力,打造具备全产业链能力的综合投资商,如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等。这种全产业链的境外绿地开发建设运营项目,被贴上了新的术语标签——“投建营一体化”。
面对“投建营一体化”与超级综合服务商的强势竞争,我国对外承包企业的层次划分和鸿沟将更明显,中小企业的对外承包工程活动将更艰难,利润率将更薄,风险将更大,迈向“食物链”或“价值链” 高端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趋势六:
加快布局海外收购
以投资为主业的大型企业早就开始通过海外收购“走出去”。但对于中国传统承包企业来说,海外收购却是相对陌生的、新的交易模式。
近年来,积累了丰厚实力的对外承包企业,特别是“中字头”的央企承包集团,在夯实传统承包工程业务的基础上,开始尝试海外收购。例如,2017年, 中国电建收购了欧洲知名设计咨询公司意大利吉泰(Geodata),中国交建收购了加拿大知名工程公司爱康(Aecon)等。相信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承包企业加入海外收购的行列。
海外收购的目的:一方面,通过收购海外知名工程公司,获得境外优良工程资产,扩大资产规模,弥补产业链的缺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以绕过东道国关于当地工程资质的要求,利用被收购公司的工程资质,直接在当地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因此,我国具备条件的大型承包企业,特别是央企承包集团,不妨考虑采用海外收购的外生式“非有机”发展模式,加快国际化布局,特别是抢占欧美发达国家的工程承包市场。
趋势七:
基金助力项目融资
基金,特别是产业基金介入国际工程市场,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现象。基金并非以承包口径、而以投资口径间接切入,其主要功能是解决境外投资股本金不足的问题,协助业主获得债务融资(如银行贷款),尤以境外大型能源、电力和基础设施项目为典型,这为我国承包企业间接创造了市场机会。同样,对于以参股投资拉动EPC承包的项目,基金也能协助解决部分股权投资问题。
除先前设立的国家间政府层面基金(如丝路基金、中拉合作基金、中拉产能合作基金、中非发展基金和中欧“一带一路”产业基金)外,企业层面设立的该类基金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诸多“一带一路”主题的基金,如中信“一带一路”基金、光大“一带一路”基金、中融“一带一路”基金和国投瑞银新丝路基金等。相信基金的介入将成为国际工程市场的新常态,因此,建议企业主动了解基金的运作模式及其对境外项目的参与机制,并在必要时引入,实现在国际工程市场的多方共赢。
宋玉祥,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国际工程、贸易、投融资专家。
本期编辑 | 王兴钊
内容来源 | 《项目管理评论》2018年5-6月
《项目管理评论》2018年5-6月要目
▲ 封面策划
10/能解决问题的“中国好逻辑” 胡小兮/文
12/解决项目管理矛盾的太极逻辑 丁荣贵/文
▲ 特别关注
16/合规守约:企业“走出去”的盾牌与利器 马莹/文
20/法明还需令行——国际工程合规与风控的三大问题 朱树英/文
24/“等风来”不如“迎风开”——对外承包工程七大趋势 宋玉祥/文
▲ 高端访谈
28/大道至简,行者无疆——访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董事长张书豪 胡小兮/文
▲ 专家视点
32/PPP创新发展大方向不会动摇 贾康 刘薇/文
38/“智”在科技,“慧”在管理——项目管理为智慧城市保驾护航 葛亚力/文
▲ 案例
42/国内第一个全过程BIM应用项目路线图 杨淋/文
46/解码“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基于移动应用的进度管理 张殿元/文
▲ PgMP面对面
50/项目集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收益导向——访利得金融服务集团项目管理中心项目管理总监郑双华 王兴钊/文
▲ 理论探讨
54/建筑业营改增后电力工程计价方法探讨 任志博 张健/文
▲ 专题研究
58/BIM技术对于项目管理模式的促进 向敏 周丽琴 许慧颖/文
62/BIM在施工进度管理中的正确打开方式 王胜楠 李强/文
64/PMO成熟度模型之我见 白露/文
68/中国建筑企业运用PPP模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 赵国富/文
▲观点争鸣
72/Stakeholder译法商榷 傅永康/文
▲ 实践应用
74/榆横—潍坊特高压工程项目环保水保管理实践 刘搏晗 周万骏/文
76/民用飞机验证试飞项目管理方法探究 倪晔/文
▲ 职业脉搏
80/研发项目经理的自我修养 郑楠/文
▲ 荐读
84/玩转PMO的秘诀
85/全球最新PPP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 PM+
86/若把“上班”当种花 蒋兴强/文
87/英雄多用武之地 朱成玉/文
▲ 国际视野
88/IPMA理事会主席莱因哈特·瓦格纳:人乃项目管理之本 尉艳娟/文
92/项目管理点亮智慧城市 尉艳娟/文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订阅《项目管理评论》!